許三多先是被高城一頓罵,心里一下子不窄了,寬了起來,連干三人份的飯。隨后,又返回老家解決了家里房子被炸的問題,自己身上的盲腸算是徹底切除了。
結果他剛返回老A部隊,就接到了一個任務,代號Silence(沉默)。至于許三多是怎么說服的袁朗,讓成才跟他們一個小隊參與行動,這是后話,咱先放一邊。先說一下演習第一階段的最后,袁朗跟高城面對面站著,約飯:
“我酒量一斤,和你喝兩斤吧!”
“我酒量二兩,和你喝舍命!”
兩句話一出,這兩個人的表情也從嚴肅,突然就放松下來,并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顯然已成知己。那么,他們是怎么做到從互相看不上,到知己的呢?
楊角風談《士兵突擊》系列文章第24期:高城和袁朗曾互相瞧不上,為什么僅見三次面就成了知己?
一、
在《士兵突擊》這部劇中,袁朗帶領的老A部隊,曾經跟高城帶領的鋼七連和師偵營進行過三次軍事行動,其中有兩次是交手,一次是合作。
最開始的時候,高城跟袁朗并不認識,甚至高城都不知道有老A部隊的存在。所以,當那次702團和老A部隊的對抗演習時,高城那是相當的自信。面對王團長提到的,這里是山地作戰,山地的坡度超過了火炮的最大仰角,對我們不利時。
高城就相當自信,滿臉自信的向團長提到,鋼七連不怕:
“我們是裝甲偵查連,人是沒有最大仰角的!”
畢竟鋼七連是702團的王牌,十六個連隊里面它老大,并且還是裝甲偵查連。這也說明,這次跟老A的對抗賽,鋼七連是作為絕對主力出戰的。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按照王團長的安排,一營、三營還有鋼七連,作為先頭部隊,棄車接敵!同時,王團長也提到了,這支藍軍部隊的作戰手法相當缺德:
“已經有四支重裝部隊栽到了他們手里!”
這也導致,鋼七連跟老A部隊的對抗戰績不佳,為此高城也是相當懊惱。因為懊惱,也就有火沒處撒,后來聽說許三多抓了一個中校后,算是找到了撒氣的對象。
一見面,高城便居高臨下目視袁朗,在袁朗脫衣時,及時制止了他,并寒酸了對方一下:
“哎,哎,不用不用,衣服不用脫,您沒陣亡,你只是俘虜!”
二、
或許看出了高城的意思,袁朗無奈的一笑,說自己當俘虜這事有點冤。
高城自然也不慣著他,是啊,每個在戰場上掛了的人,都會說自己冤。袁朗此時大概明白了高城是來干什么的,也猜出了對方的身份,于是說出了自己的推斷:
“鋼七連的連長!”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袁朗知道高城是鋼七連的連長,而高城卻不知道袁朗?
很簡單,之前我們也解釋過了,可以說這次對抗賽,就是針對鋼七連來的。因為這次對抗結束后,軍隊改編的命令就下到了王團長手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鋼七連。這一點,在后來袁朗再回鋼七連,并邀請許三多去參加老A選拔時,就說了:
“我知道你們改編的事,被你俘虜的時候我就知道!”
可以說袁朗那么熱情的邀請許三多去老A,也有這一層意思在里面,因為他知道鋼七連就要改編了。所以才想利用這次對抗,選拔一些種子選手,不至于因為改編而埋沒。
既然老A選擇跟702團的對抗,就是為了讓他們暴露自己的不足,為以后的改編降低障礙。那么,在進行對抗之前,袁朗必然要查閱相關資料,也會很清楚702團里面的王牌便是鋼七連。后來齊桓來接袁朗時,見到高城,也知道他是高連長。
所以,面對來勢洶洶的高城,袁朗說的數據也是老A對抗鋼七連,而不是整個702團:
“還有一個小時對抗賽就要結束了,我和你的連隊打,戰損比高達一比九,我們輸了!”
三、
但袁朗的這種態度,在高城聽來卻是如此刺耳,是啊,袁朗也太凡爾賽了:
“你這不是寒磣我們嗎?你拿一個換我們九個,你這還叫輸啊?”
袁朗更凡爾賽了,說自己原本預計的是一比二十五,最好是零傷亡,也算是對鋼七連的戰斗力表示了肯定。當如此一來,高城臉上就有點掛不住了,想搞清楚自己面對的到底是什么部隊?
“我想知道你的來歷?”
結果袁朗依然守口如瓶,只肯告知自己的名字叫袁朗,至于來自哪支部隊,這可違規了,不能說。這下子把高城惹怒了,湊近了袁朗,看著他的眼睛說了這么一通話:
“很多人被踢出了這場演習,也許就再沒有機會參加了。”
很多人可能沒聽懂高城為什么要這么說,而袁朗為什么聽他這么說之后,違規告訴了對方自己來自于老A?
其實很簡單,鋼七連的信條就是“不拋棄,不放棄”,這次演習他最在乎的不是成才中槍,而是史今中槍。因為史今表現不佳,導致其繼續留在部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也是后來慶功宴上,他對著史今感慨的原因。
作為高城眼中最好的兵,可惜說話不算數,說照顧好自己的前程,結果呢?
“為什么不是你抓了那個俘虜?”
這才是高城面對袁朗時,咬牙切齒,追問來歷的原因。也正是袁朗帶領的老A部隊,將史今踢出了演習,讓他這輩子再沒有機會參加演習了。
四、
雖然袁朗告訴了高城,自己來自于老A,但第一次分開的時候,高城依然沒給好臉色,即使遞了煙,也不給火。
袁朗笑了笑,知道對方不服,臨走時還特意留了四箱啤酒,算是賠禮道歉了。
高城跟袁朗的第二次見面,是帶領師偵營配合老A,對許三多他們圍追堵截。雖然是合作關系,但從后來袁朗烤全羊,高城在一邊巴拉巴拉說諷刺的話來講,高城并瞧不上袁朗所做的一切。
要知道袁朗第二次到702團來是干啥的?
要人啊!
所以,高城的內心是比較矛盾的,既不想自己曾經的好兵被袁朗挑走,又怕自己曾經的好兵沒被袁朗挑走,內心斗爭很激烈。
一方面,高城離開702團去師偵營的時候,也想帶走幾個好兵,但直接被王團長拒絕了。可袁朗呢,他來挑兵,雖然一開始王團長也是抗拒的,但最終還是配合。而且,袁朗挑兵不是直接挑,而是要大家通過選拔賽,并只要三個。
所以從這一點上,高城心里是不痛快的,等于自己練出來的好兵,自己沒撈著,全給他了。這也是老A選拔賽結束后,高城逮著理了,跑到王團長那要走了甘小寧和馬小帥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高城也希望自己練出來的兵,能有個好去處。所以在選拔賽上,不僅王團長抱怨他們選拔條件苛刻,高城也想悄咪咪的給馬小帥放水:
“老七連兵活的不易,你別因為這個碰巧卡掉你的機會。”
五、
事實上,這一次選拔賽,高城依然看不慣袁朗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選拔的規則:
“整個裝甲偵查營加整個老A,掃你們一小股潰兵,有什么規則,有屁的規則,規則?”
后來高城將馬小帥帶到營地后,見袁朗在烤全羊,他就問為什么不去指揮呢?
袁朗樂了,有啥好指揮的,不是有你高大副營長在嘛,有你們在,他放心!好嘛,這通話一說,可把高城氣壞了,合著好人你來做,淘汰人的事我來做?
“慶祝唄,慶祝我們剝奪他們的機會!”
結果袁朗說,這羊啊,是烤給被淘汰的人吃的。高城一聽,看來袁朗也是對淘汰了他們而愧疚,于是來了一句:
“道歉啊?”
沒想到,袁朗根本不是道歉,是啊,道什么歉啊,給誰道歉啊?
等到袁朗說出,大家都餓了一天了,給他們加道菜,就這么簡單。而且,這也是你我都該做的事啊,這才說到了高城心里。
所以說,高城跟袁朗的第二次見面,雖然還有瞧不上的成分在里面,但倆人已經有點共同語言了,比如對待士兵上面。再加上高城說自己要徇私舞弊,袁朗卻說信任他不會這樣干,可見,倆人之間也有了基本的信任。
若不是因為這次選拔賽,將高城第二稀罕的兵,也就是伍六一給搞殘廢了的話,說不定就沒有第三次見面時的劍拔弩張了。
六、
高城跟袁朗第一次見面,廢了自己最好的兵,也就是史今。高城跟袁朗的第二次見面,廢了自己最強的兵,也就是伍六一。那么,他們的第三次見面,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第三次見面的時候,袁朗、許三多、成才和吳哲,依然低估了高城,以及他的師偵營。當時他們四個隱藏著有可能被敵軍占領的淪陷區,等到第一輪戰事結束后,給予對方出其不意的打擊。當時他們四個很樂觀,尤其是許三多,竟然認為高城以及他們的師偵營已經完蛋了:
“聽說連長和他的師偵營也參戰了,不過他是敵軍,在這激烈的戰情預設中,很可能已經犧牲了,不,他是敵軍,他被擊斃了。”
看了沒有,在他們開戰前的戰情預設中,竟然是第一輪打擊中就將高城擊斃了。
他們低估了高城,同樣高城也低估了他們,師偵營早早布下埋伏之,開始守株待兔,希望將老A小分隊一網打盡。就像許三多說的高城被擊斃一樣,師偵營這邊的目標也是將袁朗,老A的隊長擊斃。
所以,當袁朗第一個放棄戰斗,暴露自己后,高城十分不解,并不接對方遞過來的煙,只是在問:
“為什么,你為什么放棄了?”
見袁朗沒說話,高城繼續發問,沒有你,他們倆能行嗎?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袁朗又來寒磣高城了,之前跟鋼七連對抗時,是自己帶隊打了個一比九。這一次,自己主動放棄,讓兩個隊員來打,意思是說照樣能贏你高城。
七、
袁朗之所以主動暴露目標,我(凡是賬號名非楊角風發作均為抄襲)覺得,無外乎以下幾個理由:
一是,他想看看沒有自己帶隊的情況下,成才和吳哲是否能完成任務,同時通過觀察他們倆的表現,完成對成才的終極考核。
二是,袁朗放棄前接到了許三多的通訊信息,為了讓許三多完成炸毀陣地雷達的任務,他選擇暴露自己,吸引高城這邊的注意力,便于許三多行動。事實上,高城確實上當了,只注意監測成才和吳哲了,忽略了許三多。
第三,估計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原因,或許想再次寒磣一下高城。告訴他,就算自己不帶隊,兩個兵照常贏他,跟高城較勁吧!
等到高城接連損失戰斗小組后,一開始他以為是許三多,后來才知道還有成才。于是苦笑一聲,許三多是從自己這出來的兵,成才也是自己推薦的。
袁朗估計聽出了高城的苦楚,趕緊搭話,說自己要謝謝他,感謝他幫自己帶出來這兩個兵,等演習結束,請高城吃大餐。
高城一聽這話,哈,還是這么自信啊:
“不用,半個小時后我請你們宵夜,就在我這食堂,我跟所有的俘虜兵會餐!”
但等到許三多“陣亡”之后,高城知道自己又輸了,是被自己帶出來的兵打敗了。但是,他心里也明白,自己帶出來的兵,自然也會跟自己的戰友在一起,不拋棄,不放棄!
八、
所以,最后高城大筆一揮,不僅將袁朗放了,還送了一條小艇,以及應急藥包。雖然臨走時,還不忘過一把嘴癮,拿袁朗是戰俘諷刺了一番,但早已對他心服口服:
“中校,你跟他們一塊走吧,要是真打仗的話,他們一定會舍命把你從戰俘營里搶出來。”
這既是對袁朗的肯定,也是對自己帶出來的兵,成才和許三多的肯定,亦是對自己的肯定!
隨后便有了約飯的那段話,能喝一斤喝二斤,能喝二兩卻舍命。倆人相視一笑,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倆人都是信心滿滿,神采飛揚。同時也是惺惺相惜,奉對方為了知己,倆人此時對對方可謂是心服口服。
那么,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為什么高城跟袁朗僅見了三次面,就成了知己呢?
首先,高城是常規部隊里面的高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在成長。袁朗是特種部隊里面的高手,同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在成長。高手過招,心意相通,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越打感情越深。
其次,在對待士兵的態度上,他們倆更是驚人的一致。都是懷著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對待士兵一個像自己的孩子,一個像自己的弟弟,用心呵護。
高城可以記住鋼七連每一名士兵的名字,他會為了史今淚流滿面,想方設法延緩他的離開;也會為了伍六一,求遍了整個部隊,就為了給他安排一個司務長,能不走;同樣,他也會為了鋼七連的最后一個兵馬小帥,放棄自己的原則,想悄咪咪放水。
九、
袁朗同樣對待士兵很好,就像大哥一樣,這從他坐在草地上跟大家說的話就能得知:
“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個考驗,隨時隨地,一生!”
鋼七連跟老A對抗后,袁朗因為淘汰了高城的人,最后送了四箱啤酒,算是表達了歉意;同樣,在老A選拔賽上,他會親自烤全羊,也為了慰勞一下落選的士兵;他也會為每一個淘汰出老A的人,感到惋惜和不舍,也會對這些人的人品表示認可,不會控告自己:
“我不相信這四十二個人里面,就有那么沒出息的家伙!”
其實是對待許三多上面,他會為了留下他,先是放一個月假,后又到處舔著個臉借錢。最后許三多在演習中負傷,睡了過去,他跟高城都是一臉緊張的守在跟前。一個像看自己的孩子,一個像看自己的弟弟,甚至怕吵醒他,倆人都壓著嗓子說話。
再有,他們兩個還有著相同的信仰,不管是鋼七連,還是老A,都是把“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刻進了骨子里。鋼七連這里自不必說,從始至終就在宣傳這六個字,并一直言傳身教的傳遞這六個字。
老A部隊同樣尊崇這六個字,甚至齊桓勸許三多想開一點時,念的詩都是鋼七連的連歌。
事實上第一次交戰時,高城就通過老A不拋棄戰友的行為,看出來了這支部隊跟鋼七連的相同點:
“這有點像怎么七連的作風啦,不過這活的背個死的,這一下廢兩個!”
十、
也正因為“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讓袁朗對拋棄七連,拋棄伍六一,拋棄拓永剛,拋棄大家的成才意見頗大,說什么都不想要他。
同樣,也因為“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讓高城即便是被成才“背刺”了,依然選擇將他作為先進射手報到了軍部,再次送到袁朗身邊。
也正是在許三多的不斷游說,高城的行為表現后,袁朗才更深刻理解了這六個字的內涵,并最終在離開時,對成才送出了橄欖枝:
“你的路還很長,成才,比許三多要長的多,同時你的迷茫要比他多得多。如果這是你的路,你愿意來老A嗎?”
最后,袁朗跟高城的定位,也有點類似于許三多和成才。高城跟許三多一樣,心思很純,讓人一眼就能看透,喜歡牛人,越牛越好。袁朗又跟成才一樣,想的多,心思重,反而更喜歡許三多這樣的純人。
所以,一開始高城不喜歡慫兵許三多,即便許三多最后成了牛人。同樣,一開始袁朗也不喜歡成才,即便成才已經痛改前非有了平常心。
面對許三多,袁朗沒辦法切除他的盲腸,但高城可以。面對成才,高城沒辦法消除其心結,但袁朗可以。
這才有了,許三多從老A回到草原五班時,高城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咬牙切齒的樣子。同樣,成才從草原五班殺回老A時,袁朗也是一副咬牙切齒,氣急敗壞的樣子。
一個是常規部隊的優秀指揮官,一個是特種部隊的優秀指揮官,而特種部隊的優秀士兵,又是從常規部隊里面選拔的,比如許三多和成才。
所以,他們倆要是不算知己,又有誰有資格跟他們當知己呢?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士兵突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下期更加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下期預告:
士兵突擊:袁朗帶大家撤退時,為什么對成才說他的路比許三多要長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