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文的公開,南京首版國土空間規劃很多細節都拉滿了。今天,繼續解讀系列之二。
第一,馬鞍機場的民用之路:有野心,不激進。
規劃中提到:適時啟動馬鞍機場民用跑道建設,開通民用航空。
意味著南京朝著雙機場城市繼續邁進。放眼全國,也只有上海、北京、成都三地擁有兩座大型民航機場。
可能有人會問:你怎么知道馬鞍機場能夠成為大型民航機場?
拋開輻射范圍和客流預測不談,且看馬鞍機場的配套,有野心但拒絕雞血。
1,六合西高鐵站。
雖然不是無縫換乘,但稱六合西為馬鞍機場的高鐵配套絕對沒問題,畢竟距離上很近。
規模上看,六合西可以接入寧淮、北沿江和寧啟線,有做大的潛質,能給為機場輸入穩定客流。
2,地鐵14號線。
本次規劃中我們看到了14號線,此前已經公示的六合區國土空間規劃,更是強調了要”通過14號線和S8線形成的軌道網絡串聯全區重要組團“。
整體看,14號線串起了馬鞍機場、六合副城、龍袍新城和棲霞區,拉近了六合與江南主城的距離。同時,這也是南京跨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要提到跨江想到的就是江北直管區和鼓樓、建鄴。
3,不打”18號線延伸到馬鞍機場“的雞血。
已獲批未開工的地鐵18號線,一直被傳要延伸到馬鞍機場,而且呼聲還不小,但這次規劃沒看到。
按理說,這種遠期規劃先放進去是可以起到”打雞血“效果的,但南京沒有這樣做。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充分考慮到了合理性的問題。
由于寧淮城際、滬渝蓉高鐵(北沿江高鐵)共站引入六合西站,意味著六合西到南京北站有兩條高鐵相連,確實沒有必要再修一條市域快線。
第二,九大新城的初心不變:求合理,不混搭。
九大新城的規劃,大家應該很熟悉,但是有一個曾有過變數——淳化新城。
淳化新城的存在感確實很低,經常被誤記為”湖熟新城“或”方山新城“。其實,方山新城的說法也確實有。
(江寧區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稿)
在江寧國土空間規劃的公示稿里,方山新城就疑似取代過淳化新城。由于這個規劃是在南京國土空間規劃之后公示的,一度被解讀為”方山取代淳化“。
現在看,原先的規劃還在、初心不變!雖然方山名聲更大、距離淳化也很近,但為了規劃的嚴謹性并沒有把他們混搭在一起!
第三,大廠副中心變預留:實事求是,為未來留有彈性空間。
(獲批版本)
(此前公示稿)
細心的朋友應該也發現了,公示稿中提到的大廠副中心,最終變成了高新副中心(遠景預留)。
這也是務實的體現,自從江北新區獲批以后,浦口和六合之間的大廠板塊,無論是功能還是空間,都受到了擠壓。如若規劃為副中心,略為牽強。
當然,這個遠景預留的預期是什么?是江北新區發展太快,把高新區(大廠)納入新主城?還是新區發展沒那么強,六合和直管區之間再次需要這個副中心來承接部分功能?
這些,就看個人理解了!
未完待續。
以上綜合整理自公開消息,觀點部分僅代表個人。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評論區分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