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新政發布已經一個半月,不少投資者在急漲急跌以及近期板塊快速輪動中,又陷入了階段性迷茫。高的不太敢追,低的嫌漲得慢。
在這個時候,我們依舊還是建議用好“一籃子股票”投資工具ETF。除了ETF具有低成本、分散投資、實時性強、流動性高、透明度好、操作簡便等諸多優勢外;同時,相對于個股的選擇、學習成本,挑選ETF會更加方便。
甚至在近一個月表現中,ETF能快速跟上當下市場的上漲行情,是更好的進攻型資產。尤其是“20cm”的創業板相關ETF讓人印象深刻。
9月24日至10月8日,創業板指在6個交易日大漲66.63%,其中10月8日更是以17.25%的漲幅刷新歷史單日最大漲幅。而經過一段時間回調后,創業板指10月18日7.95%的漲幅仍然具有較大彈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至5日,創業板指數兩天合計上漲7.82%;甚至截至6日發稿前,創業板再次上漲超2%。
總體來看,自9月24日行情啟動以來創業板指引領市場,現漲幅仍超過50%。
那在這一眾創業板ETF中,要怎么選?一看業績,二看費率。
在規模大于5億的同類創業板基金中,平安創業板ETF(159964.OF)的收益是最高的,在近一年、今年以來的業績排名中位列第一。同時,即使在近兩年市場震蕩中,其業績依舊屬于同類產品前二。
為何同樣是跟蹤創業板指,每只ETF業績還會略有不同?其實主要是基金經理對跟蹤誤差的管理,而跟蹤誤差來源包括實際組合與標準指數組合構成的差異、基金的管理費、指數成分股的分紅、調整等。
除去近兩天的上漲數據,我們取至前期震蕩期間10月25日的數據或更為真實,以平安創業板ETF為例,該產品自2019年3月15日成立以來收益率達43.51%,超越業績基準(35.68%)近8個點;近一年收益率達22.01%,亦超越業績基準(20.13%)近2個點。
基金經理通過建倉時配置部分市場表現更好的股票,或在交易時進行波段交易拉低成本,這都能讓產品業績超越業績基準。因此,在創業板ETF選擇中,可以優先挑選以平安創業板ETF為首的管理費率低、業績表現更好的產品。
另外,相比于場外ETF,我們更建議大家直接選擇場內ETF,其中原因有兩點,一是場內ETF交易成本比場外指數基金更低;二是場外ETF比場內ETF更容易產生跟蹤誤差;行業規定場外ETF必須預留不低于5%現金應對贖回,因此導致場外ETF業績表現都會整體不如場內ETF。
而在費率方面,與最近一個月開啟“降費潮”的各家基金公司產品不同,平安創業板ETF自成立之初其費率就是同類產品中最低的(0.15%的管理費,0.05%的托管費),讓便投資者以更低成本參與,這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我們在和大家聊一下在眾多寬基ETF中為何選擇創業板ETF?
如果說中證A500指數是中國版“標普500”,那么創業板指數就相當于中國版“納指100”。創業板上市的1350余家公司,主要分布于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通信、機械設備等行業,這與國家支持的新質生產力大方向不謀而合。
而反映創業板市場整體表現的創業板指(399006)則由創業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前100只股票組成,能夠全面反映創業板市場的運行情況,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成長性突出。比如新能源產業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互聯網金融龍頭東方財富,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企業邁瑞醫療等等都在創業板上市。
回顧歷史,成長股在歷次牛市中表現占優,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展現了一定的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創業板指數自2011年以來的年化收益率為11.3%,高于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等指數,展現出較高的收益彈性。
最后,從市盈率來看,截至10月25日,創業板指市盈率(TTM)為31.32,估值處于指數發布以來不到12%歷史分位,對比同期滬深300(9.16%)、中證500(7.90%)的十年估值分位點,創業板指估值更低,也更具投資優勢,投資性價更高。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