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覃小平先生是畫友、酒友、鄉友。更重要的因緣我倆是報友,都在報社做美術編輯。我倆的關系一直很好。
小平先生為人仗義厚道、率性如鏡的品格為人稱道,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兩家報社任美術編輯,工作上倒是少有交織,多在酒局中相遇。我比小平先生年齡大些,但我們友情無間隔,一任酒興舒展,經常酒后找不到回家的門,小平先生率性揮觴不失真誠,隨著酒興,語速不斷加快,音頻不斷升高,那種“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的境界令人不可忘懷,我從內心喜歡這種人。
在紅塵中覃小平先生被當上了一家報紙的總編輯,這種榮升在我看來未必有多幸運。小平先生獨具藝術家的本色,感情奔放,富于幻想,對報紙總編這一嚴謹的工作崗位,需要謹小慎微表現出妥妥的不安。
隨著時代前進,新媒體不斷發展,傳統的平面紙媒有些力不從心、紛紛停刊,報界一片狼藉,小平先生供職的報紙也在其中。小平又回到了畫畫的隊伍,重新操起畫筆寫生作畫。在一次酒局中,小平舉起酒杯對我說,還是畫畫去,聽到這話我極高興,這是他天性的覺醒。“畫畫去”和“吃茶去”一樣平淡,又一樣深刻,一樣的瀟灑悠然。
小平先生進入畫畫的角色,其暴發力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年他帶領一幫畫友,南下北上,采風寫生一百多次,行程一萬多公里,寫生作品上千幅。小平先生現在是省直書畫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南大學中國式現代化品牌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
小平先生的油畫寫生作品,是他人生轉場成功的體現。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東方藝術家秉持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對西方油畫的駕馭能力,是一個獨具藝術氣質的人的綜合表達。寫生要抓住第一瞬間的印象,和光影變化搶速度,難的是在光影變化后還能始終追摹第一印象并完美呈現出具有個人理想的畫面,在云南寫生的一幅油畫,模式構圖,天空占畫面的三分之一,畫面前面部分二層山坡和由近向遠的樹林,左邊獨立的樹其樹姿極美。但最美,最精彩,最抒情的是對天空的描繪,作者的彩筆猶如音樂指揮棒在空中揮舞,最亮的色彩在遠山與白云之間,直接把深遠推向極致,畫面立刻通透響亮,精神飽滿。這種美麗又在前景的水溝中再現一次,既是對上部分天空的呼應,又是一種了強調與重視。小平先生的寫生既忠實自然風光,更是把自己對大自然的觀照,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和悲天憫人的情懷融入作品之中,其美學品格在“似與不似之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層面,并不追求狂、怪或荒誕的效果。小平在江西、云南、貴州、湘西等寫生的一批油畫作品有其代表性、色彩感覺十分到位,是迴異于他人描摹自然的嶄新印象。是一種動人的力量,是一種紅塵中的逍遙。
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一方面是業界大家同道的欣賞與推介,但時運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好夢醒來難,覺悟遇真如。小平先生回到畫畫的隊伍,時運在冥冥之中推波助瀾,使他安心于藝術,使他的藝術天性得到極大的發揮,得到自在逍遙。
小平先生的逍遙是那種“濃茶喝出淡味,紅塵出入自由的逍遙”。
作者張楚務簡介:美術評論家、畫家,曾任三湘都市報副刊部副主任,《?楓林美苑》專版主編,現任?省直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湖南省九歌書畫院副院長,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