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民主黨遭遇重創,失去白宮和眾參兩院的控制權。這一結果與外界普遍預測的“勢均力敵”相去甚遠,是什么導致了民主黨的慘???
一、候選人選擇問題
(一)拜登退選過晚與初選缺失
對于慘敗的結果,民主黨高層首先想得就是推人出來“背鍋”。事實上,民主黨高層大搞“閉門政治”,無視民主程序和選票強行逼宮拜登下馬,就已經為后續的失敗與分裂埋下了禍根。
佩洛西等認為,如果拜登早點退出選舉,或許能有更合適的候選人通過符合民主程序的初選產生。然而,拜登與 7 月 21 日才退出總統競選支持哈里斯,此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僅剩不到四個月,民主黨已沒時間進行黨內初選。
這使得哈里斯在接棒后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整合因拜登而分裂的民主黨以及在有限時間內闡釋競選綱領。
二、競選綱領與政策問題
(一)哈里斯綱領模糊
哈里斯從大選開始到末尾,實際上都始終未能形成清晰的競選綱領。
多項民調顯示,超過半數選民認為她缺乏明確政策主張,其政策被視為拜登政策的延續。在選民渴望國家治理方式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哈里斯拒絕與拜登 “切割” 的姿態對其競選極為不利。
(二)未能回應選民核心關切
1. 經濟問題
經濟是選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39% 的美國選民認為這是 2024 年國家面臨的頭號問題。盡管目前美國通脹有向目標回落趨勢且經濟增長良好,但選民對通脹、食品價格和住房成本上漲感受強烈。
拜登政府曾稱通脹是 “暫時的”,但這種說法無法彌補現實生活的成本,因此哈里斯提出的 “讓美國再次快樂” 口號在選民基本經濟關切未解決的情況下顯得空洞。
這導致了民主黨在經濟政策上向中上層選民傾斜,忽視了工薪階層和低收入人群對工資、就業保障和傳統制造業衰退等問題的關注,導致失去了傳統票倉,如拉丁裔和年輕選民。
2. 其他重要議題失焦
墮胎問題盡管民主黨將其作為重要議題,但一直大打身份政治牌的民主黨第一次嘗到了苦果。
相比之下,特朗普將選民對通脹高企、移民帶來的社會沖擊和犯罪等問題落實到具體政策,更能切中選民現實關切,而民主黨強調的捍衛美國民主等議題過于抽象,與選民日常生活聯系弱。
三、選民情緒與社會趨勢把握失誤
(一)忽視選民不滿情緒積累
事實是拜登與哈里斯這屆政府實在干的太糟糕,美國民眾本身就對此不滿。哈里斯作為拜登副手,背負了拜登執政四年間公眾累積的不滿。
拜登執政后期支持率低,民眾對國家現狀滿意度差、對政府信任度低。民主黨沒有有效回應這些負面情緒,導致選民在大選中用選票表達不滿。
(二)未能順應社會思潮變化
民主黨在過去逐漸向 “精英化” 發展,更多關注氣候變化、身份政治等中產階級和郊區選民關注的議題。這種趨勢始于經濟全球化浪潮,使民主黨與工人階層逐漸疏遠,工人階層因工會影響力減弱失去與民主黨聯系的渠道,更易轉向保守派團體。
同時,多元化少數族裔群體在這次大選中表現出為自身生活和利益投票的傾向,民主黨未能針對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尤其是拉丁裔選民。特朗普構建的 “跨族裔、跨階級聯盟” 贏得了大量低收入和有色人種選民支持,表明身份政治不再是少數族裔投票的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