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岑
特朗普提名福克斯新聞主持人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擔任美國國防部長,令五角大樓、參議院及媒體很多人感到意外,認為此提名不夠傳統。但對于特朗普支持者來說,這才是最符合MAGA議程或特朗普主義的內閣官員提名,因為他是特朗普忠實支持者,參加過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主張改革國防部,是最合適的國防部長人選。新一任美國防長未來將面臨巴以沖突、俄烏戰爭、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威脅、印太地區的中美博弈等挑戰。
不過,從特朗普的執政理念和用人標準來看,提名海格塞斯擔任防長,更多是為了整頓國防部及軍隊官僚系統,屬于“美國優先”政策視角,而非出于應對中俄等外部安全挑戰與軍事風險的緊迫需要。即便如此,海格塞斯的對華立場也值得關注。他的MAGA立場通過整頓國內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壯大自身實力,從而更高效地應對中國軍力發展帶給美國的挑戰。
“內向型”防長
現年44歲的海格塞斯是明尼蘇達州人,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并擁有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學位。他曾作為陸軍軍官在關塔那摩灣、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在服兵役期間,他被授予兩枚銅星勛章和一枚步兵戰斗勛章。2012年,他在家鄉明尼蘇達州短暫競選過參議員。2014年,他以撰稿人的身份加入福克斯新聞,并從2017年開始擔任福克斯王牌節目《福克斯和朋友們》(Fox & Friends)的聯合主持人之一,同時他還是一個退伍軍人倡導組織的執行長,主張退伍軍人事務部進行更大程度的私有化。
▲海格塞斯在伊拉克服役期間會見當地官員。圖片來源:美國陸軍
之前美媒報道的潛在國防部長人選包括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阿拉巴馬州聯邦眾議員羅杰斯(Mike Rogers)以及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的威爾基(Robert Wilkie)。其中,軍人出身的科頓是特朗普支持者,且熟悉貿易、中東和反恐等議題,是最有力的競爭者;羅杰斯則是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但特朗普在本周改變主意,最終選擇了海格塞斯。從特朗普發布的聲明來看,他選定海格賽斯的直接原因有兩個:一是忠誠度;二是他和萬斯一樣,也出了一本抨擊左翼的書。
特朗普在聲明中說:“他(海格塞斯)的著作《對勇士的戰爭》(The War on Warriors)6月出版后,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了九周,其中兩周位居榜首。此書揭露了左翼對我們戰士的背叛,以及我們必須如何讓軍隊回歸精英統治、殺傷力、責任感和卓越”。今年6月,特朗普在拉斯維加斯競選時曾號召支持者購買這本書,并承諾自己當選后“woke之類的東西將會在24小時內消失”。
海格塞斯自大學時期就在對抗“覺醒文化(woke culture)政策”,主張對美國軍隊內部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政策進行大刀闊斧改革。他認為,美軍不應該讓女性擔任戰斗角色,尤其在海豹突擊隊、陸軍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等作戰部隊,否則會影響美軍效力和殺傷力。他在上周的一檔播客節目中說:“覺醒這些東西必須消失,要么你去打仗,這是我們唯一關心的試金石”。“我們必須把DEI(多元化、公平與包容)和CRT(批判性種族理論)從軍事學院中剔除,以免年輕(男性)軍官接受這種思想的洗禮。”
傳統上,美國當選總統會提名退役軍官(至少已退役7年)和國會當中在軍事、情報委員會任職的議員出任國防部長。但特朗普選擇沒有軍事管理和決策經驗的海格塞斯出任防長,很明顯就是為了整頓國內的需要。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他曾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提到,美國保守派人士認為,這場戰爭“與我在街頭看到的犯罪、我在文化中看到的覺醒運動、我在錢包里看到的通貨膨脹、我關心的真正南部邊境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華爾街日報》11月13日報道稱,特朗普過渡團隊正在考慮一項行政令草案,以設立一個由退役高級軍官組成的戰士委員會,賦予其權力審查三星和四星軍官,以及給出罷免被認為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員的建議。特朗普驅逐非法移民可能也要動用國民警衛隊、甚至現役軍隊。
主張更聚焦中國
從他的以上言行可以看出,他很重視美軍的“實戰能力”,也就是要讓軍隊“能打仗”。不過,正如特朗普在提名他的聲明中所說,海格塞斯是‘實力促和平’政策的捍衛者,堅持不干涉主義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這就意味著他在對華議題上仍屬于鷹派。
軍人出身的美國政客,尤其是保守派,大多都是鷹派,而海格塞斯在服役期間就篤信自己是保守主義者。在普林斯頓大學期間,海格塞斯曾是保守派雜志《普林斯頓保守黨》(The Princeton Tory)的出版人。2003年,在目睹薩達姆的雕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被推翻后,他曾在該雜志撰文:“保守派的思想已經起了作用,正在起作用,并將繼續起作用。”
▲11月8日,海格塞斯在前海豹突擊隊隊員肖恩·瑞安(Shawn Ryan)播客節目中推銷自己的新書《對勇士的戰爭》。
這樣的保守鷹派人物更注重構建美軍實力。海格塞斯擔任福克斯新聞主持人期間經常對中國大陸在武器研發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表達過深度關切,曾建議美軍“武裝”臺灣。11月8日,他在前海豹突擊隊隊員肖恩·瑞安(Shawn Ryan)播客節目中推銷自己的書時表示,“中國正在建立一支專門用于擊敗美國的軍隊。”他說,中國海軍的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海軍,高超音速導彈的發展威脅美國航母,中國在技術上也處于領先地位。
海格塞斯在今年大選前的一檔節目中提到,如果哈里斯當選,中國將目睹美國軍隊繼續走向衰弱,“到那時,我認為我們將看到大陸收復臺灣。”在他看來,中國大陸拿下臺灣就是為了“壟斷未來的技術市場”。就俄烏沖突對臺海局勢的影響,他認為,國際社會的反彈可能會起到威懾作用,但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要高得多,可能不愿意像在俄羅斯那樣完全從中國撤資。
從他已發表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注重國家安全戰略的設計和大國地緣戰略博弈,而是注重軍事武器的升級和技術層面的突破。而特朗普主張的“美國優先”政策也可能阻礙他過度在印太地區展現美國軍力。他的立場基本和萬斯及特朗普任命的國安顧問沃爾茲立場一致。他作為將來的防長,注重軍隊戰備能力,但作為特朗普主義者,他也不希望和中國發生直接沖突。
事實上,再次執政的特朗普不需要一個制定戰略的國防部長,而是一個按照MAGA議程整頓軍隊官僚體系、清除左翼思潮的政策執行者。或者說,特朗普只是安插自己的親信耳目在國防部推動改革,而不至于遭受第一任期被兩位防長背叛的尷尬局面。確切的說,特朗普的這位國防部長是一個監督者和執行者角色。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