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常說,能夠做到“謹言慎行”的人,大概率是高人?
能夠做到謹言慎行,這種人,往往是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看明世事的人,洞悉人情世態!
所以說,做到這一點的人,一定是高人。
他們說話做事慢一點、慎重一點,避免說話得罪人,避免做事毛躁,做人穩、做事準,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不管在職場還是生活中,可以說都過得順心如意。
反過來,你再看看周圍那些混得不錯的人,他們往往在“謹言慎行”這方面,做得往往很差,不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四處得罪人,就是做事毛躁冒失,費力不討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可以說,為我們詮釋了謹言慎行的重要性。
隋朝時,有一位大將軍總是在抱怨,抱怨自己的官位比別人低,抱怨自己生不逢時!
愛抱怨的人,往往口無遮攔,說話難免會夸大其詞,往往會張嘴閉嘴自己很厲害,別人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那不就是暗指領導有眼無珠,識人不明嘛!
這樣的人,不就是自以為是,罵領導是睜眼瞎,自己這千里馬居然沒有被伯樂發現。很明顯,暗指領導不是伯樂!領導是小可愛!
這種脾氣,口無遮攔,自然也是免不了出口傷人,把周圍的同事都得罪了,跟上面的領導也經常頂嘴。
這樣的人,你覺得能有好果子吃嗎?
他的這些言行,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最終還是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自然不會慣著他。
讓相關部門把他扔到監牢里,讓他清醒清醒,一段時間之后,他才被放出來。
如果不是念在他是一個有功之臣,就他這德性,墳頭的草都長一丈高了。
皇帝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長點腦子,不要自以為是、目無尊長,說話更是要注意分寸,不能整天含沙射影、含屎噴人。
如果這家伙想明白這里面的門道,他自己也就收斂一下了,但是,這家伙腦回路清奇,他覺得連皇帝也認可自己的看法,不斷向別人夸耀自己的功勞卓著,言語中還不掩飾自己跟皇族的親厚關系,還厚著臉皮說“太子跟我都親如哥們,很多高度機密的事,也不避著我。”
最終,他的話又被有心人利用,被皇帝打發回去養老了。
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說話沒有分寸,大放厥詞,結果給自己帶來了禍端。
自己給自己挖坑,被別人一推就掉進去了。
問題是,掉坑里之后,居然沒有人拉他一把!
嘴巴太臭,得罪的人太多了,哪怕他是好人,別人也不愿意沾著因果了。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我認為為我們詮釋了這個道理“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說出來十句話,哪怕有九次都是對的,也不一定會得到人們的稱贊,但是,如果你有一句不對,那么,你就會受到眾人的指責;你十次謀劃有九次成功,領導也未必贊賞你、認可你,但是,有一次失敗了,那么,各種顏色的大帽子,就會扣到你的頭上。所以說,我們要像君子那樣,“寧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寧可顯得笨拙也不自作聰明”。
正所謂“十年辛苦無人問,一朝出錯天下噴”,那些謹言慎行的人,一旦出錯,都免不了被人噴,更何況那些整天大放厥詞、四處得罪人呢?
所以說,為人處世,謹言慎行,自然是沒錯的,尤其是在說話方面,我們更要懂得謹言慎行,少惹麻煩。
禍從口出,鍋從天降呀!
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觀看更多經典名句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