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璟怡、張揚瑄
如果有一間環境小巧精致、顧客僅限女性的健身房,在這里,你可以摒棄穿衣羞恥、擺脫不友好的騷擾和凝視、避免與異性發生尷尬的肢體接觸。你會掏錢辦卡嗎?
實際上,這種以「女性友好」理念運營的健身房已經不算新鮮。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健身運動中,傳統健身房漸漸無法滿足她們日益豐富的運動需求。女性健身房便應運而生,但爭議聲浪卻不絕于耳。
「不被看見」的健身女性
「未能收集到有關女性及其生活的數據,就意味著我們繼續正當化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歧視——與此同時,我們卻似乎根本看不到這種歧視。」
佩雷斯在《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呈現的困境同樣適用于健身領域。
在大眾健身房,許多器械都是按照男性的身體條件而設計形成。比如高位下拉的平均高度是210-220cm,而一名身高一米六的女性正常站立摸高是205cm左右。身處同一空間,女性健身卻需要「夠一夠」、費點勁。
這樣的數據缺口在健身房屢見不鮮,而整個行業對于女性的系統性忽視,往往導致她們無法獲得最佳運動體驗。詢問了多位在健身房鍛煉的女孩后,發現其實她們對這樣的「勉強」早有察覺。
從第一次做高位下拉時,教練就開始幫小宇拉下頭頂的握桿,再放入她的手中。
「小土豆夠不到啊。」教練說這句話時,小宇感覺怪怪的,但還是接過桿子接著練。她和教練好像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一遞一接。直到她提出疑問:為什么不把桿子放低些呢?
圖源:小紅書@居居
教練的回答讓她語塞:高了你能夠夠,放矮了,男生徹底沒法用。「所以為什么不想一想女生怎么用呢?」小宇依然不解。
有人「解釋」這是因為健身房里男性含量更高,生產適配男性的器械是商家的順勢而為、明智之舉。
關于缺少「適女」器械,部分網友的看法
事實的確如此嗎?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健身房消費者人群畫像》,當年的健身房消費者中,女性占比為64.2%。
圖源:艾媒咨詢
按照上述評論「少數服從多數」的邏輯,健身房是否應該配備更多把女性作為「標準人」的器械?但顯然,即使女性已經成為健身群體中不容忽視的存在,健身行業依舊很少能看到她們的需求。
健身器械——這個健身房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就已經成為女孩們運動時需要翻越的第一座山。
一位女性健身博主曾說:「我希望做高位下拉時不用踩在墊子上,做山羊挺身時不需要往腳底墊片。」如此樸素的心愿,卻道出了許多運動女孩的苦惱。
健身女性的苦惱
除此之外,浸滿汗漬的健身器材、被霸占的力量訓練區域、月卡里需要主動剔除的生理周期、密閉空間里的異樣目光…都讓女性在健身房前望而卻步。這些不是沒來由的「神經敏感」,也并非能夠被輕巧文字一筆帶過的顧忌,而是健身女性時刻存在卻常被漠視的困擾。
「其實我的需求就是安安靜靜鍛煉。」小宇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在健身房被「指導」動作,也記不清有多少人在「指導」后要求互換微信。她不明白,健身房這樣寬闊的場地,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但為什么總有人想撕開口子,硬闖進別人的領地?
「忍忍就好」、「調一調其實也能用」…現有的健身房構造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撼動的約定俗成。有時候,就連女孩們也默默咽下既定的「不適」。
但作為健身房的消費者和公共空間的共有者,健身女性的需求本就該被看見。
女性健身房會是答案嗎?
的確,女性健身房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眾健身房的缺陷,也切實回應了一部分健身女性的需求。
但它真的是標準答案嗎?
「全女」模式,意味著將來自于另一個性別群體的收益拒之門外;面對女性群體,還需要在大眾健身房的基礎上做出服務增量。為了持續運營,女性健身房很可能和「更高價」掛鉤。
帶著誠意來的女性友好空間,女孩們自會欣然接受,并痛快買單。
作為國內首家芭桿健身品牌——MYbarre通過優雅形態和有效鍛煉的雙重作用、柔和內裝與燈光營造的暖意氛圍、在接待區設置的休閑社交環境…為女孩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整潔的理想運動空間。
圖源:MYbarre脈芭
除了符合傳統認知的「柔性」運動,其實力量訓練也逐漸成為現代女性所追求的主要鍛煉方式之一。
創辦上海普琳女子拳擊館的毛毛是一名退役運動員,自身的專業度為硬核的課程內容提供了保障,不斷吸納著女孩們參與到這項刻板印象中「和女性不適配」的運動中來。
毛毛曾在采訪中提到:「我覺得隨意窺視對訓練的人很不禮貌,所以我們禁止參觀。上課就是上課,體驗就是體驗,無論性別。」
圖源:PRINCESS普琳女子拳擊
14年如一日的穩定運轉,時間成為了女性友好拳擊館最好的見證。
但是,部分女性健身房依舊存在噱頭蓋過「內容」的現象——
簡單摒除運動場景中的男性人物、僅僅將健身器械和房間裝潢打造成粉嫩風格,并不是真正的「適女化」改造。用「女性友好」的口號將運動女孩聚攏的同時,又用同質化的服務搪塞她們,這種被形式主義包裹的「換湯不換藥」,往往將女性消費者再次引入粉紅稅的陷阱中。
而負面影響可能還不止于此。
當女性健身房變成一種常態,大眾健身房便自然而然被定義為男士優先。談及此話題,那位博主講出了自己的顧慮:「試想,如果以后在普通健身房遇到不文明的情況時被甩一句‘那你去女性健身房練呀’,怎么辦?」
舒適的運動環境和良好的運動體驗是女性在大眾健身房就應該擁有的權益,女性消費者的合理訴求,應該通過更完善的管理細則和更「適女」的健身器械實現,而非讓渡自己在公共空間中的權利。
我們深刻理解女性遭遇的種種不適,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退讓只能暫時規避困擾,但總歸是治標不治本的隔靴搔癢。長此以往的讓步,只會任由本就狹小的空間繼續被擠占。
再回到那個問題——「受不了這些,那你為什么不去女性健身房?」
因為女性不需要向下的自由。
女孩不下場
記錄女孩兒們的體育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