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十個人:汪東興(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陳錫聯(交給他軍權)、華國鋒(接任周總理)……
(來自人民網:揭秘毛澤東晚年最信任的十人)
毛主席曾經說過,自己一生中批評最多的同志是汪東興,但最信任的也是汪東興。他的一生,始終圍繞著對毛主席的忠誠守護以及對黨和國家的責任擔當。
1916年,汪東興誕生于江西省弋陽縣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生活的貧苦如影隨形,但即便身處這樣的困境,少年時期的汪東興依然有幸接受到了進步思想的洗禮。也正是從那時起,一顆追求革命真理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種下,并開始生根發芽。
1931年,懷揣著對革命的熱忱與向往,汪東興加入了共青團,次年,他又光榮地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開啟了自己為革命事業奉獻的漫長征程。
后來,汪東興投身紅軍隊伍,在長征這一艱苦卓絕的歷史考驗中不斷成長,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干部。跟隨紅軍隊伍抵達陜北后,他憑借自身的能力與表現,擔任起了基層領導骨干,在不同的崗位上為革命事業繼續發光發熱。
1947年,汪東興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他被調往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在那撤離延安、轉戰陜北的特殊時期,毛主席突然點名讓汪東興擔任中共中央機關直屬隊三支隊司令部副參謀長。之所以選中他,除了其豐富的革命經歷以及過硬的政治素質外,想必還有其他諸多因素。
初到中央機關工作時,汪東興主要肩負著外圍的警戒工作,而他對待這項任務可謂是全力以赴,憑借著高度的責任心和出色的執行能力,將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
毛主席雖說知曉汪東興這個人,但尚未對他予以重用,然而,隨后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讓汪東興贏得了毛主席的賞識。
那是在中共中央準備撤離王家灣之時,有人問汪東興:“汪東興,你敢不敢留下來等敵人?”汪東興毫不猶豫地回應道:“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等敵人。”
毛主席聽聞此言,轉過頭看向汪東興,臉上流露出了贊許的目光。而汪東興也的確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在執行后續任務時,面對敵人,他帶領著一個加強排英勇作戰,最終僅有一人受到輕傷,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9年冬,毛主席率中共代表團第一次訪問蘇聯,這一重要的外事活動,安全警衛工作至關重要。而毛主席親自選定由汪東興負責警衛工作,從這一安排中,足以看出毛主席對他的絕對信任。
1955年,汪東興憑借多年來的貢獻與功績,被授予少將,同時兼任衛戍區高干,全權指揮中央警衛部隊,并且依然堅守在毛主席身邊擔任衛士長這一重要職務,繼續守護著毛主席的安全,為黨和國家的核心領導保駕護航。
1958年,毛主席出于對干部培養鍛煉的考量,決定將汪東興下放到地方鍛煉一段時間。離開中央后,汪東興始終心系主席,也心系著基層的發展情況。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追悼大會結束后,“四人··幫”加緊了奪權的速度,妄圖擾亂黨和國家的正常秩序,給黨和國家的穩定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一直以來忠誠保衛毛主席、對黨和國家有著高度責任感的汪東興,敏銳地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在這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帶領著中央警衛團的同志果斷采取行動,一舉逮捕了居心叵測的“四人幫”,成功粉碎了這場動蕩,使得國家重新回歸安寧。經此一事,汪東興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不久之后,他憑借著自己的威望以及對黨和國家的貢獻,被選入政治局擔任常委,成為了國家領導人之一,肩負起了更為重大的責任,繼續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1980年,汪東興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決定,他主動辭去了一切職務,選擇安心頤養天年。晚年的他,居住在西單某處小胡同里,過著平淡而寧靜的生活。平日里,他種種花草,在花草的芬芳中感受生活的閑適。
雖然他深居簡出,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但每年那些與毛主席相關的特殊日子,汪東興總會穿戴得整整齊齊,出門前往毛主席紀念堂獻花,懷著崇敬與思念之情瞻仰毛主席的遺容。
2015年,汪東興因病離世,享年100歲。臨終前,他直言自己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那便是保衛毛主席,話語雖簡,卻飽含著他對自己一生使命的深刻認知以及無比的自豪與光榮之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