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第六飛雖已謝幕,但仍有疑云待散。最近有專業星艦粉發現,一臺猛禽發動機疑似兩次出現在B12、B13火箭。一旦證實,這意味著SpaceX已開始實測驗證猛禽發動機的復用性。
作為專業星艦粉@Raptor Tracking ringwatchers長期專注于追蹤和報道猛禽發動機最新動態,11月23日在X平臺上發布一連串貼文:據他發現,一臺編號為R387的猛禽發動機,看起來先后出現在星艦第五飛B12和第六飛B13。通過對比兩次發射前發動機噴口的內部標記,指出標記匹配。這支持了復用猛禽的猜想。如果證實的話,表明SpaceX首次重復使用猛禽發動機。
但隨后引發不小的質疑。有人認為,SpaceX并未對這一潛在的突破進行公開宣傳,這顯得十分反常。以SpaceX的一貫風格,他們對復用技術的進展通常會大張旗鼓地宣傳,比如第一次復用獵鷹9號一級火箭的場合。
也有人為此辯解,SpaceX對此保持沉默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單臺發動機復用僅限于內部測試,復用能力尚未完全驗證。不必高調宣傳。②此次復用可能仍處于實驗階段,尚未達到需要公開宣傳的成熟度。③如果復用的表現不盡如人意,SpaceX或許不想在可能出現問題時冒宣傳風險。
但更多人則支持一個觀點:發動機編號可能被錯誤讀取,兩臺編號只是標記相似而已。圖像顯示的猛禽編號看起來好像是相同的R387,但無法排除是“0”或“6”,這種錯誤解讀的可能性不能被忽視,因為視頻畫面的清晰度可能不足以支持精確分析。
就在星艦粉熱烈討論之際,11月24日最初發現者@Raptor Tracking ringwatchers,經過多方求證,B12使用的是編號R367猛禽發動機,并不是B13使用過的R387。盡管讓少數人有點兒失望,但事實就是事實,水落石出的真相才最重要。
圍觀到這里,三體引力波做如下補充性評價:
目前測試主要目標掌握星艦系統發射與回收技術,至于回收再利用是下一階段目標。因此沒必要冒險實測單臺猛禽的復用能力。在V3版本準備好之前,不會冒險再利用V2版本,因為這會引入不必要的風險和數據混淆。目前,B12、B13都還是使用V2版本的猛禽,而V3版本還未準備好用于發射。最近在麥格雷戈火箭測試基地V3試射失敗,表明V3仍在開發中,距離批量使用還有一段時間。明年第二代星艦亮相發射——星艦第七飛可能無緣使用V3。
至于,X平臺上對這一事件的熱議,反映了公眾對SpaceX在火箭重復使用技術上進展的高度關注。一旦R387證實被復用,標志著猛禽在快速翻新方面實現了相當程度的突破。這不僅是火箭再利用技術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實現星艦愿景(高頻次低成本星際飛行)的必然路徑。
當星艦實現快速完全復用且進入航班化運營階段以后,星艦發射效率將大幅提高和成本大幅降低。據估算,重復使用次數達50次以上,復用周期一天,星艦發射價可降至1億美元,進入LEO的發射價將降至1000美元/公斤甚至更低。目前獵鷹9號LEO發射價為2940美元/公斤,重型獵鷹LEO發射價1520美元/公斤,這是全球現役火箭發射價格最低的。馬斯克給予星艦的長期目標:每次發射價1000萬美元。以100噸運力來算的發射價低至100美元/公斤,以150噸運力來算的發射價只有66.67美元/公斤,這將擊穿航天運輸的價格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