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保護地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百度檢索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關資訊高達82條,內容褒貶不一。其實可能更多是觸動環境愛心人對自然保護地管理、民營資本參與生態保護等多方面的敏感神經。
在輿論的喧囂中,專家們紛紛站出來,從專業的角度深入剖析該起事件對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未來發展的影響,強烈呼吁將民營企業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為妥善解決廣東觀音山森林公園未來面臨的問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思路和方向。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展歷程可謂波瀾壯闊。
觀音山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最早自1993年由東莞市樟木頭鎮石新村委會利用村集體所有的山林投資開發,由于后續資金出現困難,在1999年11月以聯合開發的名義承包給了目前觀音山公園的法定代表人黃淦波先生。2000年12月,經東莞市人民批復設立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2002年10月,黃淦波先生注冊成立了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觀音山公司),由觀音山公司專門負責投資開發和經營管理。
2005年12月,原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成立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
25年來,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致力于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事業,2007年被原國家林業局發文稱贊為“全國的一個樣本”,2019年被《人民政協報》發文稱贊為“兩山理論”實踐的鮮活樣本,2021年《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分別發文稱贊觀音山森林公園所取得的成績。
2023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稱贊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文化活動多姿多彩,不僅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更讓大眾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至今,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廣東楹聯學會聯合舉辦的“觀音山上觀山水”征聯活動,為推動中國楹聯文化的傳承發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文旅結合的一個創舉和典型。
如今,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全國發展森林文化旅游事業的成功典范。
多年來,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民營資本的運作下,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旅游項目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性互動,為民營資本參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運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范例。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全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其發展歷程和成績值得肯定。
社會各界也應給予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更多的理解和鼓勵,讓其在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