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事關民生福祉,綠水青山需要司法守護。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營造“愛家鄉、愛沈陽”濃厚氛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沈城,日前,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會同沈陽市人民檢察院在七星濕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開展“黨建聚力促發展 綠水青山繪新景”環境資源民事公益訴訟示范庭審活動。
沈陽市人大代表韓洋,沈陽市政協委員李楊,沈北新區農業農村局、沈北新區河長制辦公室、沈陽盛京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皇姑區人民檢察院、于洪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及市民代表受邀觀摩庭審。
本案由沈陽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賈宏斌擔任審判長,與副庭長史致鶴、四級高級法官董鳳瑞及4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7人制合議庭,依法對市檢察院提起的非法捕撈水產品和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制品的兩起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審理。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袁明濤,檢察官助理丁顯超、高巖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席庭審。
案例1:
2023年6月28日4時許,被告張某某在渾河附近,使用皮艇、刺網等禁用網具在禁漁期內捕撈野生魚74公斤,經生態損失評估鑒定認定損失不低于6000元。張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市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市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庭審中,張某某當庭認錯悔改,同意通過增殖放流方式足額承擔生態修復責任,如未履行或履行不到位,同意支付相應損害賠償費用。
案例2:
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7月19日間,紀某某通過微信轉賬、支付寶轉賬等方式,先后10次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珊瑚、玳瑁制品,經鑒定,造成生態損害賠償金數額為23271元。該違法行為破壞了國家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平衡,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庭審中,紀某某當庭認錯悔改,同意足額支付生態損害賠償金。
經審理,兩起案件被告均當庭向現場公眾賠禮道歉,雙方當事人均當庭達成和解,并簽訂調解協議。
沈陽市人大代表韓洋:
本次庭審活動對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了“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近年來,沈陽中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懲破壞生態、污染環境行為,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同時,沈陽中院能夠積極開展環境保護普法宣傳,廣泛傳播環境資源司法理念,為沈陽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審判長賈宏斌:
此次庭審是沈陽中院“七星濕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建立后開展的首次公益訴訟公開庭審,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司法實踐,也是環資庭黨支部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沈陽提供司法保障的創新舉措,我們將更加積極主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進程,聚焦打造“安瀾、生態、宜居、智慧、文化、發展”的幸福河湖,依法打擊生態破壞行為,全面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來源: 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核丨黃艷輝
編輯丨秀 姿
制作丨李 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