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在各種影視劇中,國軍大多是軍官懦弱無能,士兵死膽小的狀態。一上戰場就就是軍官向后跑,士兵原地投降。
相比之下我軍則十分光偉正,也正是因此許多人認為我軍擊敗這樣的國軍是理所當然的。
但這種形象歷史更多的是因為影視劇宣傳需要,盡管國軍后來是我們的對手,但是我們不能依靠著丑化我們的敵人來消解戰爭的嚴肅性。
相反,只有正視我們的對手,才能夠知道在那個時代能夠打贏這些戰爭,能夠贏得新中國的成立是多么不容易。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國民黨之失敗其實從來都不是因為軍事。
如果單純從軍事上來說,同樣有一批勇敢善戰的將士的國軍其實并沒有那么差。
國民黨真正失敗的地方,其實是在于政治上的全面失敗,在國家治理上的全面失敗,最終導致了軍事上的崩盤。
01、國軍的戰斗力究竟怎么樣?
不可否認國軍中大部分地方軍閥確實都是一灘爛泥,打起仗來朝天放槍。
但是老蔣的嫡系軍團中央軍,以及傅作義的晉綏軍、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其實從來都不差。
其戰斗力即使在我軍中都不能說差勁。
以淞滬會戰為例,國軍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抗日戰場上最勇敢的軍隊了。
按照德國顧問的建議,國軍始終堅持以八十七師、八十八師、三十六師等幾個主力師為第一線作戰部隊.
后續部隊則不斷補充到第一線作戰部隊的幾個師里去,就這樣幾支一線部隊幾乎都補充了數次。
比如后來被人嘲笑的逃跑將軍孫元良,到淞滬會戰結束時,他的八十八師所部經歷了補充達到8次!
8次補充代表8次重大傷亡,8次幾乎被打殘了建制,這樣意志頑強的軍隊即使是在我軍中也是十分難得的優秀部隊了。
1937年的淞滬戰場幾乎就是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中國軍隊每沖上去一個師就打殘一個師。
在日軍的空中和海上優勢下,國軍冒著慘烈的傷亡堅持了下來。
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老蔣把自己的嫡系部隊全部投入了戰場。
中央軍幾乎被打廢,黃埔系的中下層軍官陣亡無數。
可以說每一個沖上淞滬戰爭的國軍都是最勇敢的中國軍人。
除了中央軍,淞滬戰爭上的其他地方軍閥部隊同樣損失慘重。
20軍打得還剩不到一個師,67軍從軍長到士兵全部陣亡。
李宗仁、白崇禧的王牌21集團剛上戰場幾天就陣亡了7個旅長。
在這種殘酷的戰場上,能夠堅持三個月不動搖,國軍的戰斗意志可見一斑。
在這種戰場上以落后的武器去硬抗日軍的飛機軍艦,可以說國軍上層指揮差勁,老蔣指揮差勁,但是實在無法去說國軍普通將士懦弱無能,他們已經盡力了。
到了解放戰爭初期,雖然國軍是我們的對手,但是依然要說一句國軍其實很能打。
東北國軍杜聿明所部將林彪從山海關一路攆到了松花江,林彪都做好去蘇聯打游擊的準備了。
華北傅作義在大同集寧戰役和張家口戰役重創我軍,奪下了我軍在解放戰爭初期占領最大城市張家口。
華中地區雖然粟裕在蘇中地區打了一個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撤出了蘇中根據地,退到山東和陳毅部會合,陳毅部更是連丟淮安淮陰。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解放戰爭第一年我軍在各方面都處于絕對劣勢。
國軍在正面戰場一直占優,解放區持續被壓縮。甚至即使是我黨內多數人都認為暫時不具備與國民黨對抗的實力。
可以說國軍單從軍隊本身來說從來不差,他們有一群非常優秀的士兵,也有一群非常優秀的中高級指揮官。
那么為什么國軍后期會突然崩盤?這就不得不說是國民政府其他系統的徹底崩壞。
02、政治崩壞
戰爭從來都不只是軍隊的事情,尤其是近代戰爭,考驗的是一個政權的組織能力,而這一點國民黨可謂是爛到了極點。
首先國民政府只是名義上的統一,實際上地方從來就沒有統一過。
雖然在抗日戰爭后各地小軍閥開始消失,但是西北馬家軍、云南龍云、廣西桂系幾乎仍然存在的。
尤其是桂系更是勢力龐大,掌握了多個省份。
可以說絕大部分時候,國民政府的組織系統在地方上都是失靈的,只能依靠各地的軍閥。
如果只是軍閥也就罷了,關鍵是國民政府直接官僚系統也是腐敗到了極點。
解放戰爭初期看上去國民政府轄區人口有3.39億人,幾擁有國內幾乎全部的近代工業區,實力龐大但是用不出來。
國統區的各路官員橫征暴斂,從來沒有想著怎么搞經濟。
能把資本家都逼得去投共了,可見國統區官員的離譜程度。
以對軍隊最重要的軍工產業來說,本來國民黨掌握有很多的工業基地應該軍工產業遠超我軍才對。
但是國民政府的官員硬生生把很多原本經營良好的兵工廠都搞破產了。
日軍侵華時在中國修建了上百所兵工廠,有著數萬工人。
原本抗日戰爭勝利后都交給了國民黨接管,結果國民黨直接把這些工廠工人全部遣散了。
國軍其實很能打,但是奈何遇見了這樣奇葩的組織度極低的政權和政黨,這導致國軍幾乎沒有什么補充。
東北戰場上的遠征軍精銳越打越少,武器裝備越打越少。
別說美械,甚至是國械日械都沒有補充,到三大戰役時我軍的火炮竟然已經遠超國軍,這讓國軍怎么打?
03、國民黨的失敗
打仗打得從來都不是軍隊,而是經濟、是政治、是一個政權的組織度。
在解放戰爭初期國軍其實比我軍更能打,但是這種能打僅僅是軍隊自身的能力。
在國民黨那個腐敗的政權下,那些能打的國軍沒有補充,沒有后備兵員,沒有足夠的武器彈藥,也沒有足夠的糧食補給,只能越打越爛,最終徹底崩盤。
國民政府其實遠遠怪不到國軍的頭上,實事求是的說,老蔣在大革命時期依靠黃埔軍校組建起來的這支部隊還是能打敢打的。
但是奈何國民政府基本上所有系統運轉都已經失靈了,經濟、稅收、教育、地方上的治理全面失敗,這才是國民黨失敗的根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