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行亮和麥琳之間的問題,我之前寫過好幾篇文章分析,基本每一次都會提到一個點,就是讓李行亮平時好好跟麥琳“聊一聊”,哪怕只是聽她嘮叨嘮叨也好。
但遺憾的是,能夠理解的人不多,更多人還是沉浸在自己的認知里瘋狂甚至惡毒地輸出。
好在,在第七期下集中,麥琳和李行亮的和好親自證實了我之前的分析,他們之間的問題,真的可以通過“聊一聊”來解決。
在這一期,麥琳和李行亮兩人的共同的好友安安到來,兩個人也因此有了坐下來好好溝通的機會。
一開始,麥琳依舊很強勢和不可理喻,安安每提一個點,她都要反問一遍李行亮,讓人覺得她完全沒聽進去,安安也被搞得好幾次“仰天長嘆”。
但隨著溝通不斷深入,核心問題被一點點觸及,兩個人都慢慢開始有反思了。
最后,安安分別給他們提了一些建議。
對麥琳的建議是:
去媽味,不要總想著去控制別人,丟掉自己的負性思維,相信即使她不做那么多,李行亮也依然會愛她,可以嘗試著讓李行亮當爹,她來當女兒。
對李行亮的建議是:
允許自己做個人,要學會去感受和表露情緒,而不是總是像個機器人一樣冷冰冰的。
當天晚上,兩個人躺在床上,李行亮破天荒地向麥琳講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講起表露情感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所以他已經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情感。
而在李行亮的自我打開中,麥琳也終于理解他,心疼地抱著他,幫他抹眼淚。
最后兩個人相擁而眠,多日的矛盾在那一刻終于被解決。
很多人不理解,麥琳瘋成這樣,怎么可能突然有那么大的轉變呢?
這其實就是“聊一聊”的神奇之處!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一直說,希望李行亮別再搞什么打飛的到上海買青團、當眾表白這種大浪漫了,多關注日常的高質量陪伴,比整那些有的沒的有用多了。
這是因為,伴侶間一場高質量的聊天,真的會有非常神奇的療效。
首先,它可以滿足彼此的傾訴欲。
人都是有傾訴欲的,但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傾聽者并不容易,所以如果伴侶能夠經常聽自己說說話,能大大增加對彼此的心理依賴,好感度也會提升很多。
其次,它可以幫助了解彼此最近的心理動態(tài)。
兩個人剛步入婚姻時,基本上都會很確信自己很了解對方,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慢慢松懈。
但其實,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人的認知和需求都會改變,聊天就是了解彼此最新認知和需求非常重要的方式。
最后,聊天有助于增加自我了解。
聊天不僅可以了解對方,同時還能了解自己,因為傾訴本身就是一種向內照見自己的過程。
做過心理咨詢的人應該知道,咨詢過程中,咨詢師講的話其實不會很多,大部分都是來訪者自己在講,很多來訪者其實真的會講著講著自己就突然想通了,有答案了。
李行亮和麥琳其實也是這樣的,當他們在講自己原生家庭的時候,他們自己其實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
所以,我真心地建議伴侶之間平時一定要多聊天,尤其是那種只有兩個人在場,可以放心敞開心扉的聊天,真的會特別療愈。
可能有人疑惑,李行亮之前也找麥琳聊了呀,都向麥琳承認他有心理疾病了,麥琳也沒聽啊?
那一次沒有效果的原因,其實我前面也專門寫文章分析過了,簡單來說就是那場聊天有兩個致命點:
1、時間不對。
麥琳正處于情緒激動期,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多話是聽不進去的,而且李行亮當時說的兩件事其實都正踩在雷區(qū)中。
2、表達方式也不對。
李行亮當時其實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先吵一架,讓兩個人的情緒都發(fā)泄出來。
這樣即使麥琳第二天依然不原諒他,但因為情緒已經被放掉一些了,自控能力會稍微好一點。
而且麥琳其實在他們的關系中處于低位,李行亮發(fā)飆了,她其實反而會有所收斂的。
還有一個選擇是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現出來。
比如告訴麥琳他看到她那么傷心,他也非常難過,他也很想去安慰她,但是又實在不知道怎么做,覺得自己真的好笨。
就是要突出他很在乎她,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笨到沒有第一時間去照顧她的情緒,而不是直接說自己心理有病。
以上,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