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2024年12月1日報道:
刀郎廈門演唱會引發中國文化共鳴
兩岸歌迷齊喊“兩岸一家親”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
《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會廈門站》昨晚精彩開演,刀郎激起了來自民間的山風,讓社會大眾看到了生長于內地流行音樂的“本土性格”,他唱出人生感悟,引發兩岸歌迷共鳴共情。有臺灣“刀迷”特意從臺灣飛到廈門看刀郎的演出,亦有臺迷隔著海峽也要支持刀郎的巡演。臺灣“刀迷”認為刀郎的歌曲觸動了中國人靈魂,引起共鳴是必然的!有臺灣音樂人直言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改變不了臺灣同胞的中國文化基因!
昨晚,《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會廈門站》在廈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鳳凰體育館開演,除場內1.8萬張門票售罄外,當晚場外還聚集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歌迷,再現大合唱盛況。還有不少“刀迷”從臺灣遠道而來。
臺灣歌迷期盼刀郎赴臺開唱
演唱會正式開始前夕,會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刀迷”們自發在場外唱歌,有來自臺灣臺北的“刀迷”表示,“已經不自覺沉浸在感動的氛圍中了”,并和大陸“刀迷”齊喊“兩岸一家親”,超燃場面見證同胞情。
演唱會內場,隨著《沖動的懲罰》清唱唱起,身穿黑T恤、休閑褲的刀郎緩緩出現在舞臺上,身后是編制整齊的年輕樂隊,這是《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會廈門站》的開場。隨后,《情人》《關于二道橋》《黃玫瑰》一首首經典歌曲引發全場一輪又一輪的大合唱,現場天南地北的歌迷共同追憶似水流年。
演唱會開始后,沒有買到當晚門票的歌迷也沒有離去,自發在場外組織起了合唱。《草原之夜》、《西海情歌》等經典旋律回蕩在廈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鳳凰體育館上空。參與合唱的歌迷中,不少已經喜愛刀郎多年。有在廈門的臺灣同胞激動地表示,“我已經喜歡刀郎近20年了,沒買到票也沒關系!在場外唱唱歌也很開心!是一種對偶像的致敬和追隨,也是一次實現自己心愿的旅程。”
大陸流行文化深受臺胞歡迎
“這次我的父親特意從臺灣飛過來,就是為了看刀郎的演唱會,他是刀郎的歌迷。我們都很期待刀郎有機會去臺灣開演唱會。”廈門臺商林宗龍如是表示,刀郎的《西海情歌》在YouTube上有較高的點擊率,不少臺灣同胞都是刀郎的歌迷,會自發在上面留言。林先生說,不少臺灣歌迷都很期待刀郎去臺灣開演唱會。臺灣和大陸,本就是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流淌在兩岸同胞血脈里的中華文化基因綿延幾千年,注定了彼此擁有相似的審美趣味、相通的文化取向。
兩岸流行文化相互“感染”。近年來,兩岸在影視、旅游、文學、流行文化上始終保持著交流態勢。今年初,風靡大陸社交媒體的舞蹈《科目三》火到了臺灣,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也被“感染”,跟著臺灣年輕人的示范即興跳了一段;8月,《黑神話:悟空》游戲在臺灣火爆“出圈”,掀起了一股“悟空熱”;國慶期間,大陸1256個A級景區對持首次辦理臺胞證的臺灣同胞一年內到景區游覽減免門票費用,受到臺灣同胞的熱烈歡迎。
臺胞打破“民進黨”信息繭房
島內著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更是在網絡平臺上專門做了一期節目,說刀郎的歌治好了他幾十年的“音癡”癥。黎建南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刀郎的歌聲像是一位老友,在耳邊輕輕訴說著那些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堅韌。”比如刀郎的一首《我真怕自己哪天倒下》里面的歌詞“我真怕自己哪天倒下,誰撐這個家;我真怕自己老了病了,沒人會牽掛;我真怕自己拼命賺錢,養不起全家;我真怕自己傾盡所有,沒人在乎啊”讓大家產生了共鳴,讓兩岸聽眾在他的歌聲里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與情感,讓更多人在他的音樂中感受到了一份希望和勇氣,彷佛看到了自己,笑中帶淚。
黎建南表示,過去8年,民進黨不斷推動“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大搞“倚美謀獨”,致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局面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但是在民進黨執政下,無論如何防范,大陸的磁吸效應是不減反增。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斷努力打破信息繭房,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真實的大陸,看到大陸的發展現狀。比如最近,他認識身邊不少的年輕人就通過各個渠道看珠海航空展,真的感到“揚眉吐氣,與有榮焉。”加上刀郎的歌曲在臺灣民眾中引發共鳴,正是中華文化共通性的生動體現。這些事實都說明,兩岸同胞在文化上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人為的阻閡和對抗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臺胞的中國文化基因改變不了!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臺灣民眾對刀郎最耳熟能詳的一首歌,應該就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刀郎以沙啞高亢的嗓音以及歌詞語境,讓人從情感深處找到共鳴。而去年因新歌《羅剎海市》大火的他,更是用獨特的音樂風格和深邃的詞曲結合,吸引了臺灣歌迷的眼球,豎起耳朵用心聆聽,令老中青三代皆蕩氣回腸。廈門演唱會的熱鬧背后,既有兩岸歌迷對歌星的深情支持,也有刀郎個人魅力與作品力量的強力支撐。
“《如是我聞》把《金剛經》玩轉編曲、《世間的每個人》匯合龐雜音樂景象、《山歌寥哉》把玩聊齋文本和民間曲牌……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中年‘刀迷’回望過往,刀郎的歌聲歌詞、起起伏伏與我們的人生際遇一路同行,那些舊時記憶與深刻情感就會翻涌而來。”來自臺北的歌迷王思齊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解釋他喜歡刀郎的原因。王思齊還表示,他在在線聽了刀郎2024巡回演唱會澳門站演唱的曲目《臺灣當歸》,他說:“歌曲唱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正能量滿滿,隔著那海峽的牽掛放不下,觸動了中國人靈魂,引起共鳴是必然的。”
臺灣音樂人、臺灣民生黨主席張穆庭受訪時也說,刀郎的歌曲唱出了人生的酸楚與共鳴,而且在臺灣各大KTV都點得到刀郎的曲子,證明兩岸音樂相通,不是臺當局“去中國化”可以阻擋的。張穆庭認為,文化的穿透力遠比政治力強很多,歷史與文化不會因為短時期的政治改變而變化。“兩岸從來是一家,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改變不了臺灣同胞的中國文化基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