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出生于陜西米脂,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的骨干將領,曾深得蔣介石的信任與重用。
當蔣介石在民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之時,杜聿明從副排長做起,一路晉升到副司令,多次帶兵參加大型兵團作戰,甚至還重創過日軍中素有“鋼軍”之稱的第五師團。
蔣介石全面挑起內戰之后,杜聿明四處為其救火,可終究難抵人心所向,在歷史的洪流之下,蔣介石節節敗退。
尤其是遼沈、淮海、平津戰役之后,蔣介石已回天無力,而杜聿明也在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所俘虜。
杜聿明被俘后被關押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由于改造良好,在1959年被特赦,后來便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中,還當選為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常委。
1981年,杜聿明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再三囑咐妻子曹秀清:
一直留在大陸,不要離開,更不要回美國或臺灣。
高奏悲歌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
而在杜聿明逐步成為國軍重要將領的路上,曹秀清一直在背后支持著他,并時刻提醒他一定不能做傷天害理之事。
當杜聿明考上黃埔軍校第一期而加入國民黨時,追求進步的曹秀清則加入了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清黨運動,曹秀清也因此被清了出來,她因此去尋找丈夫,此后便做起了全職太太。
1934年,米脂共產黨員高敏夫被國民黨逮捕,高敏夫的親人便找到杜聿明請求搭救,杜聿明不敢做主,便與曹秀清商議。
曹秀清覺得一定不能袖手旁觀,兩人多次私下請求憲兵司令部的韓處長,最終將高敏夫保釋出獄。
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之后,曹秀清為丈夫憂心不已,早已經接受共產主義信仰的她,早已經明白民心所向的無窮威力。
果不其然,杜聿明被俘虜,曹秀清的擔憂成了現實,她立即從上海趕到南京要求面見蔣介石,讓蔣介石還她的丈夫。
她一路高喊,不顧一切,似乎在為蔣家王朝高奏悲歌,只是蔣介石始終未曾見她聽她的數落。
艱難生活
曹秀清大鬧總統府無疾而終,這也使她徹底看清了丈夫所走的路是多么錯誤,內心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沒有了丈夫的庇護,曹秀清該何去何從,她內心搖擺不定。
恰逢此時,國民黨內部傳出消息,聲稱杜聿明已經被中共處決,曹秀清信以為真,在國民黨的逼迫下,與國民黨其他高級干部的遺孀一起被騙著去了臺灣。
曹秀清帶著孩子和婆母到了臺灣之后舉步維艱,沒有生計來源的一家人只能處處看別人的臉色。
1956年,曹秀清的長子杜致仁考上了美國哈弗大學,曹秀清無力支付學費,只能向銀行貸款,在他還有一年畢業之時,銀行卻突然終止放款。
曹秀清無奈只得向蔣介石寫繼續借款3000美元的報告,結果蔣介石只批給了她1000美元,還是分兩年付清。
杜致仁看著母親借回來的500元,徹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他服用安眠藥就此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消息傳來,曹秀清悲慟不已,對蔣介石政府僅存的一點幻想,就此完全破滅。
回歸大陸
1957年,杜聿明的母親去世,蔣介石卻一反常態給杜母安排了高規格的葬禮。
只有曹秀清明白蔣介石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她的大女婿楊振寧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蔣介石此舉的目的自然是想讓曹秀清出面,將楊振寧勸到臺灣做貢獻。
曹秀清便將計就計,向蔣介石保證自己如果能到美國,一定會勸楊振寧回臺灣,為建設寶島做貢獻。
蔣介石信以為真,為曹秀清安排了行程,而這一去就再也沒回去。
曹秀清見到了女兒和女婿,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丈夫杜聿明還活著并且已經獲得了特赦的消息,她喜極而泣,淚如雨下。
她要回祖國,要去尋找她日日思念的丈夫。
在楊振寧的幫助下,黨中央高度重視曹秀清的回歸,最終她如愿回到了祖國,甚至還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夫妻兩人在祖國度過了人生中最為愜意的最后時光,在杜聿明臨終之際,他擔心妻子再遭遇生活的磨難,便再三囑咐她:
我死之后,你要一直留在大陸,不要離開,更不要回美國或者臺灣,兒女雖然不在大陸,但政府會照顧你的,共產黨待我不薄,我們不能忘恩負義……
曹秀清含淚送走了丈夫,并遵從他的交代在國內定居。
1982年6月,曹秀清在香港見到了已經闊別20多年的兒女,他們一致邀請母親去臺灣安享晚年,可曹秀清寧愿舍棄天倫之樂,也不愿意離開祖國,最終病逝于香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