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離開了家,離開我,我看你拿什么活著!”
男人冷笑著說出這句話。妻子的心徹底死了,她終于看清了自己在丈夫心中的位置與形象,對這個昔日恩愛體貼的丈夫也失望透頂了。
這個心灰意冷的女人叫李國秦,他的丈夫,也就是這個小看女人的男人,是我國第一個從哈弗畢業的留學生張福運。兩人曾被稱為是“民國模范夫妻”,是許多人向往與追求愛情和婚姻的模樣。
可現如今張福運為何會說出如此冰冷的話語,他與妻子的感情又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這里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郎才女貌,引眾人羨慕
1911年張福運作為庚子賠款赴美的最后一批留學生,帶著從國外學習的新思想新知識,懷揣著報效祖國的心回到了中國。那時的中國迎來了一批懷著愛國之心的有志青年,他們都在為建設一個心中理想的中國而努力著。
值得一提的是,張福運是我國的第一個拿到哈佛學士學位的優秀人才。對于這樣的人才,國家是非常珍惜的。所以,面對國外的高薪聘請,張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因為他的心中懷有祖國,他要回來用自己的方式建設自己的家鄉。
回國后的他擔任了北京大學的法學教授,致力于為國家培養一流的法律人才。幾年后,張又在北京組建了清華委員會,聯合各大高校的青年學子們,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與報效祖國的決心。不僅如此,他還身兼數職,擔任外交代表團秘書。在美國華盛頓會議上據理力爭,時刻捍衛祖國的利益。
這么看來張還是一個有志向,有擔當的愛國人士。他與妻子李國秦的相識,來源于自己岳父的一場盛大的“招婿”。
李國秦是揚州出了名的大小姐,她的父親李經灃是當地有名的鹽商,家財萬貫,母親更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李國秦從小就精通詩書,她的父母把她培養的知書達理、溫婉如玉。是名副其實的揚州名媛。
追求李國秦的男子自然是不少的,但她都看不上他們。她有一個自己的擇偶標準,并且標準還很高。作為父親的李經灃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希望女兒可以尋得良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為女兒的年紀著想。
為了能盡快找到女兒所中意的人,李經灃便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招親”。凡是能通過李國秦所出問題的,便能夠獲得與李國秦相識的機會。這樣的消息一出,便驚動了一大批想與李家攀上親家的男子們。大家紛紛前來試上一試,萬一自己真的可以獲得李大小姐的芳心呢?
作為當時國民政府稅務委員的張福運,對這樣的“招親”很感興趣,他早已聽聞李國秦的芳名。便與眾多知識才俊一起赴會。沒想到,他與另一位學士在眾多才俊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與李單獨相處的機會。
兩人的初次見面,便互相贏得了對方的好感。李被張的才華與氣度所吸引,張見到李的那一刻便被她的相貌與智慧所迷住。兩人相談甚歡,很快便墜入愛河確定了關系。對于張這個女婿,李老也是贊不絕口,畢竟當時的張是真的很優秀的青年才俊,看到女兒找到幸福李老很是高興,第二年便將女兒許配給張,并為兩人舉辦了盛大的婚禮。
婚后的兩人更是如膠似漆,感情持續升溫,張的公務比較繁忙,經常出席各種社交場所。為了避免有人故意造謠和避嫌,張每次都會帶著妻子去參加這種場合,給妻子足夠的安全感,夫妻二人形影不離,常常被稱為是“民國模范夫妻”。
收養女兒,埋下隱患
現實總是不如意的,張和李結婚后一直沒有兩人的孩子。起初,張還沒有在意這些,但是一次聚會上,有位好友開起玩笑問李什么時候要孩子,李只是笑笑說順其自然就好。可這卻讓張留了心,他這才察覺到自己與妻子結婚三年,還沒有自己的孩子。
心里犯嘀咕的他便帶著妻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結果令他大失所望,妻子被診斷為不能受孕。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如同晴天霹靂,這輩子不能做母親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她看著張,狠狠心做下了一個決定。她告訴張讓他另尋他人,她不能耽誤他。沒想到張卻信誓旦旦的表示,有沒有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二人可以在一起,這就足夠了。
看著丈夫的體諒與安慰,李此刻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她自己沒有嫁錯人。可張雖然嘴上這么說,心里還是會因為沒有孩子而感到惋惜與遺憾。
幾年后,張突然跟李說想要收養一個孩子,李聽后先是微微一愣,但一想到自己沒能給丈夫留下個一兒半女就覺得有些愧對于丈夫,便答應了收養孩子的要求。于是,他們便收養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是因為戰亂失去父母的,碰巧張和李兩人有收養的意向。幾經輾轉,他們見到了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孩子。
這個女孩叫葉奕華,兩人見這個孩子的身世可憐,不愿她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四處顛簸,就收為養女,視如己出。李也終于有了做母親的感受,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兒,張看到自己溫馨幸福的家也很是高興。
可隨著女兒越長越大,張發現她越來越粘著他了。起初他只是以為女兒愛撒嬌罷了,但是有一天他在房間里休息,女兒偷偷跑進來親吻他的額頭。他不敢出聲,不知道該怎么辦。可在養女葉奕華看來,這個收養她的父親風度翩翩,博學多才。一開始她只是覺得父親很厲害,對父親有仰慕,崇拜之情。她只覺得自己以后也找一個像父親這般的男子就好,可越是這樣想,她就越對父親產生了別樣的情愫。
一開始她只是有意無意的靠近張,故意制造一些獨處的機會。后來,她發覺這樣并沒有人發現覺得不妥,她就更加大膽了。她不僅在張處理工作的時候,以請教功課為由與張緊密接觸,還會在張睡覺的時候,偷偷溜進他的房間。
漸漸地張也察覺出不對勁,但他并沒有聲張,而是放任自己的養女這樣做。是的,他也動搖了,雖然他心中有自己的妻子,但他還是對養女超出了父女之情。終于,在李外出的時候,兩人發生了關系,這不但沒有讓兩人覺得羞恥,反而還使兩人都覺得很刺激。他們開始背著李偷偷的幽會。
可是好景不長,葉奕華懷孕了。張是又高興又害怕,他高興是因為他終于有自己的孩子了,害怕也是因為這是一段見不得光的關系,他們的這段關系終究是不會被認可的。可眼見葉的肚子越來越大,怎么都是瞞不過去的。
于是張便一不做二不休,他把妻子叫到房間,對著妻子說:“奕華懷孕了,這個孩子是我的。國秦,希望你看在我們夫妻這么多年的情分上,照顧奕華直到這個孩子平安出生,畢竟這個孩子也來之不易。”
李聽到這消息如五雷轟頂,她只覺得天都要塌了。自己最親愛的丈夫和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她看著在一旁默默低下頭的養女,一時間心如刀絞。過了許久,李口中緩緩吐出兩個字——離婚。隨后,便走出房間收拾自己的東西,她要和張徹底斷絕關系。
張沒有想到妻子會如此決絕,他當下慌了神。連忙追了出去,看到正在收拾行李的妻子,他脫口而出的卻是:“你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離開了我,你怎么生活,你怎么養活你自己?”張覺得,妻子應該理解他,就像古代的正妻會允許丈夫納妾是一樣的道理。
李愣愣地看著自己的丈夫,看著這個曾經深愛過的人。她反問他,既然執意想要自己的孩子,為何當初不與她離婚另尋他人?這下張無話可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妻子離開這個家。從此,兩人形同陌路,這場曾經令人羨慕的婚姻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離婚后的生活天壤之別
兩人離婚后,李就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張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到處散播李不能生生育的事情,并且聲稱葉是因為遭到了歹人的侵犯所以才懷孕的。一時間流言四起,但人們很快就發現了事情的真相。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上當面質問他。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壓力,張只退出教學崗位,帶著養女離開上海,幾經輾轉到了美國生活。兩人在美國相依為命,葉奕華的孩子也沒能健康長大,早早的夭折了。葉奕華也香消玉殞,只有張一個人孤獨的度過剩下的日子。
再看李離婚之后的生活,她離開上海后,只身來到香港。本想著憑借自己的所學的才識可以謀一條生路,不曾想她找工作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幾經波折下,朋友給她介紹了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這才解決了在香港的溫飽問題。
可是好景不長,李又查出了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可是高額的醫療費不是現在的李能夠承受的。就在她走投無路之際,一位叫屈光映的法師出現在她的生命里。在得知李的遭遇后,法師慷慨解囊替李掏了全部的醫療費用。
出院后,李去拜訪法師,法師告訴她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他希望李可以廣結善緣,以慈悲之心面對人生。聽了法師的話,李覺得茅塞頓開,在法師的引導下皈依佛門。成為了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
張在得知李出家之后,還多次在美國寫信給李,希望她可以原諒自己。但每次的信都如石沉大海般沒有任何回應。張知道他再也找不回李了,在臨終前,張不斷地喊著李的名字,悔不當初。可那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是張咎由自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