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迎來12月首飛開門紅:刷新復用火箭新紀錄——一箭24飛。美東時間2024年12月4日5:13:20(北京時間12月4日18:13:20),位于佛州卡角40號發射位,SpaceX首次采用24手火箭(編號B1067.24),托舉全新二級火箭以及24顆V2迷你版星鏈升空,打出今年第122發獵鷹火箭,開啟代號為Starlink Group 6-70發射任務。發射升空視頻▼
▲升空8分13秒后,編號B1067.24一級火箭穩穩落在距離發射場約600公里的ASOG【缺少莊重感】無人海上回收平臺上,由此打破SpaceX火箭回收最高次數紀錄——一箭24回收。
這枚一級火箭從2021年6月4日首飛至今,42個月飛行及回收24次,平均1.75個月一次。具體來看發射/回收履歷表▼
B1067一級火箭從2021年6月4日的首次發射到2024年12月4日,共完成24次發射,涵蓋多種任務類型,包括2次載人航天(Crew-3/4)、2次貨運補給(CRS-22/25)、7次商用衛星發射(Galileo、Hotbird、O3b、Turksat、Satria、Merah Putih、Koreasat)、13次Starlink星鏈部署。這表明SpaceX獵鷹9號火箭具備高度靈活性,可以快速適配不同任務需求。
B1067火箭的最短復用間隔為23天(第23次到第24次發射任務),最長為161天(第1次到第2次發射任務)。大多數復用間隔在30至60天之間,展現出較為穩定的快速周轉能力。而且總體呈現縮短復用間隔趨勢,從早期的幾個月間隔逐漸縮短到幾周甚至更少。表明SpaceX在火箭檢查、翻新、測試等環節實現了顯著優化,提升了復用效率。
2024年12月4日,B1067一級火箭成功完成第24次任務,創造了火箭復用次數的新紀錄。這一里程碑表明SpaceX徹底掌握了一級火箭高頻次的重復使用技術,也標志著其在降低航天發射成本和提升發射效率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更是全球航天事業向可持續、低成本方向發展的重要標志。SpaceX的成功推動了全球航天企業加速研發可復用火箭技術,引領了行業新標準。
除了復用一級火箭,復用整流罩、龍飛船也都在不斷刷新紀錄。比如,單片整流罩最高使用次數已達21次;今年122次獵鷹火箭發射任務中多達117次重復使用整流罩;龍飛船最高使用次數5次。SpaceX最新復用回收最新統計表▼
●SpaceX發 射成本到底是多少?
火箭復用是SpaceX實現低成本發射的核心策略。通過不斷提升復用次數,單次發射成本得以大幅削減,隨著復用次數的增加進一步降低了單次發射的成本,,進一步增強SpaceX在全球航天市場的競爭力。
▲全新獵鷹9號火箭與復用火箭發射成本構成
根據可靠信息綜合分析,大抵可以繪制一張全新獵鷹9號火箭與復用火箭發射成本構成表:全新一級火箭生產成本約為3000萬美元,占比60%;二級火箭生產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占比20%;整流罩生產成本約500萬美元 (新版整流罩最初600萬) 占比10%;燃料費約為40萬美元,占比0.8%;相關發射費用 (測控、翻修、場地) 約為460萬美元,占比9.2%,總計5000萬美元。
復用火箭發射成本構成:重復使用一級火箭成本約為0美元(翻新費用計入相關發射費用);二級火箭生產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占比66.6%;整流罩成本約0美元(打撈回收費用計入相關發射費用)占比10%;燃料費約為40萬美元,占比2.6%;相關發射費用 (測控、翻修、場地) 約為460萬美元,占比30.6%,總計1500萬美元。
這正是馬斯克曾給出的復用邊際成本 (Marginal Cost) 大約 1500萬美元,即發射一次復用火箭所需的增量成本 。當復用次數10次以上平均復用邊際成本越接近1500萬美元。如今已達24次復用火箭的邊際成本約等于1500萬美元。 而實際對外商用發射價通常則是6700萬美元。
據可靠信息綜合估算,重鷹火箭平均每次發射成本約為6000萬美元,包括火箭成本、發射操作、維護、管理以及其他相關費用。對外商發價9700萬美元,對于政府和軍方發射價則高達1.1~1.6億美元。這意味著每次重鷹火箭發射凈利潤約為3700萬~1億美元。據悉,重鷹火箭研發總費用約為7億美元,目前已發射11次 (10次付費發射) ,總利潤早已攤銷完研發費。
從2017年首次復用火箭算起,SpaceX迄今總計重復使用349次一級火箭、復用整流罩270次。假如按照每枚6200萬~ 6700萬美元新火箭發射價累加計算,商業發射總價200多億美元。實際則 為SpaceX節省上百億美元發射成本,由此占據全球90%太空運力。
一箭24飛絕非復用頂點,SpaceX目標是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并將獵鷹火箭第一級復用頻次提升至至少40次。此次B1067的成就為這一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經驗積累。不久的未來,快速完全復用的星艦系統必將強力支持更多深空探索任務,包括載人登月和火星移民。為未來更加頻繁、經濟的太空探索鋪平了道路,為人類邁向更遙遠的星空提供了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