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們對粟裕的認知,更多地停留在他解放戰爭時期的輝煌表現上。而對于粟裕在抗日戰爭中到底表現如何,卻有些不甚了了。其實,粟裕抗戰表現同樣也非常高光。這種高光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粟裕是為數極少的在抗戰第一線打滿全場的將帥,粟裕的新四軍一師是公認的戰力最強打仗最多的部隊之一,粟裕創建領導的蘇中抗日根據地是承壓最重但卻是建設得最好的根據地之一。
第一,在十大元帥和十大將中,粟裕是為數極少的打滿抗戰全場的將帥。
縱觀整個八年抗日戰爭,由于異常艱苦殘酷,由于抗戰時間較長,作為八路軍、新四軍的高級領導人,能夠堅持打滿抗戰全場的將帥可謂是寥寥無幾。十大元帥中,包括最初的八路軍三個師長林彪、賀龍、劉伯承,都沒能打滿全場。而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于1943年9月離開八路軍總部去的延安。新四軍代軍長陳毅于1943年“黃花塘事件”后便去了延安,直至抗戰勝利。129師副師長徐向前于1940年6月從山東返回延安。115師副師長、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于1943年8月去的延安。這樣算下來,只有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一人打滿全場。
十大將中,也僅只粟裕、黃克誠打滿全場。包括打鬼子名氣很大的386旅旅長陳賡,也沒能打滿全場。他是于1943年11月前往的延安,之后便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并參加了“七大”。
眾所周知,黨的“七大”于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黨的高級領導人以及各大戰略區的主要負責人,絕大多數都參加了這一歷史性的盛會。而此時粟裕率領的蘇浙軍區的部隊,正在打天目山第三次反頑戰役。因為蔣介石于5月23日命令上官云相指揮第三戰區10個師的兵力,大舉向蘇浙軍區進犯。戰役打到最艱苦的時候,部隊都到了沒糧吃不上飯餓肚子追擊敵人的地步。然而,在粟裕和葉飛、王必成、陶勇的正確指揮下,戰勝各種困難,最終打了個大勝仗,給黨的“七大”獻上了一份厚禮。
我們說,一直戰斗在第一線,一直領導著一個戰略區堅持抗戰,一直指揮新四軍一師及地方武裝以各種斗爭形式堅決打擊日寇,并且一氣堅持打8年,僅憑這就絕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就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戰斗經歷。這是殊為難得和不易的。
第二,在新四軍七個師中,粟裕的一師是公認戰力最強打仗最多的部隊。
新四軍共有七個師。就戰力而言,當屬粟裕的第一師和黃克誠的第三師最強。這一點,《新四軍戰史》描述得很清楚。一師的戰略任務是這樣明確的:“擔負著堅持蘇中抗日游擊戰爭和作為新四軍主力部隊進行機動作戰的任務”;而三師的戰略任務則是這樣明確的:“擔負著堅持蘇北抗日游擊戰爭和作為新四軍主力部隊進行機動作戰的任務”。我們對比新四軍七個師的戰略任務,只有粟裕的第一師和黃克誠的第三師被稱作新四軍的主力部隊,也只有這兩個師擔負有機動作戰任務。其他的五個師并沒有這樣的戰略任務表述。
而就打仗而言,粟裕的一師則是七個師中公認打仗最多、戰績最好的部隊。劉少奇作為新四軍的政委,他在做新四軍工作報告時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一師幾年來工作是獲得了最大的成績,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而華中幾次反摩擦的主要決戰,又是一師部隊擔負的......在無數次的反掃蕩戰斗中,一般都獲得最大的戰果與勝利”。
后人在提及劉少奇和粟裕的關系時,都覺得二人工作和個人關系都不錯。其實,粟裕與劉少奇歷史上交集并不多。主要就是“皖南事變”后到劉少奇離開新四軍回延安這一段時間。而恰是在這一段時間,粟裕以他的工作實績、以他打鬼子的厲害贏得了劉少奇的高度贊賞。
我們看一下粟裕在抗日戰爭時期,主要組織指揮了哪些戰役戰斗:韋崗伏擊戰、官陡門奇襲、小丹陽戰斗、黃橋決戰、三倉爭奪戰、豐利爭奪戰、斜橋伏擊戰、謝家渡戰斗,車橋戰役、南坎戰役、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高郵和隴海路東段戰役…......紀念新四軍建軍6周年時,粟裕領導的新四軍一師公布了戰績統計:“大小戰斗5386次,斃傷日軍官兵13541人”。
第三,在華中幾大抗日根據地中,蘇中根據地承壓最重但建設得既堅強又可靠。
蘇中抗日根據地,其作戰活動于東瀕黃海、西抵運河,南臨長江,北至淮安、斗龍港等區域。該區域與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和汪偽國民政府駐地南京及上海隔江相望。蘇中抗日根據地的這種“臥榻”與前哨的特殊戰略位置,客觀上決定了它承受的戰略壓力最重、打仗最頻繁、斗爭最殘酷。我們僅以蘇中的三倉和豐利兩個要點爭奪戰為例,三倉爭奪戰反復打了有七次,豐利爭奪戰反復打了有五次。八路軍曾打過“百團大戰”,而粟裕曾在蘇中抗日根據地組織打過“十團大戰”。
我們看,蘇中抗日根據地就在這承壓最重的情況下,卻在粟裕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下(粟裕身兼蘇中黨委書記、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一師師長兼政委),堅持武裝斗爭、堅持原地斗爭,積極開展反掃蕩、反清剿、反清鄉,大力抓好根據地各項建設,把整個蘇中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和打仗開展得有聲有色。蘇中抗日根據地因之被稱為“漢高祖的關中”。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之一的鄒韜奮在參觀考察蘇中抗日根據地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在談參觀考察的感受時這樣說道:“我在蘇中看到了新中國的光明”。可見,對蘇中抗日根據地評價有多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