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0軍180師被圍后,毛主席就一直為他們懸著一顆心,期間,他曾多次發電報到前線詢問:“60軍180師的情況如何?甚以為念。”
戰后,為了了解180師失利的詳細情況,毛主席于1951年6月下旬,在北京召見了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和60軍軍長韋杰等人。
那是一天晚上的11點半,韋杰接到了中南海的電話,隨后,他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準備好的檢討材料坐著汽車進了中南海東門,見到了14年沒見的毛主席。
毛主席告訴韋杰,他在此前已經和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談過一次了,但他仍感覺,有必要從3兵團的3位軍長口中了解更詳細的情況。毛主席鼓勵韋杰不必按照書面材料講,有什么就說什么?!澳闶乔熬€指揮員,我是后方指揮員,咱們都是指揮員嘛!”
在這次談話中,毛主席和韋杰一一分析了志司、兵團部、軍部和180師在這次戰役中所出現的一些不足。談話中,毛主席在房間里反復踱步,韋杰也難以控制情緒,聲音哽咽地說:“我請求主席給我處分。”
“180師的事情,各級都有責任。”毛主席說道:“志司早先在電報中已經向我和軍委作了檢討,你來北京前,志司又來報告,說他們感到慚愧,要以悲痛的心情來總結教訓。要說志司有責任,軍委也有責任,我也要總結。就兵團而言,主要責任,是在王近山身上?!?/strong>
韋杰也檢討了自己的問題:軍部沒有認真分析,就把兵團兩道互相矛盾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毛主席問韋杰:“180師師長鄭其貴這個人如何?他原來是哪個部隊的?”
韋杰簡單地向毛主席作了介紹,說鄭其貴是和他同年參加紅軍的老戰士;180師受挫,鄭其貴有問題,也有他當軍長的責任。鄭其貴對于軍部和兵團的命令,總是不折不扣地執行,這是好的。但是,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他應變指揮的能力不足,危急情況下不夠果斷,處置不夠堅決……
毛主席聽后嚴肅地說道:“看來,鄭其貴這人,不宜、也不能再擔任軍事指揮員了,應該撤職。但他畢竟是老紅軍戰士,今后安排他干其它工作好了。你回去之后,要發動大家總結教訓。要鄭其貴和那名副師長也認真總結教訓,進行檢討。他們的責任,不能推掉。”
韋杰將軍晚年寫回憶錄,在書中第八章《入朝作戰》中,認真總結這次失利的7點原因,其中第7條就是:“180師主要領導遇險慌亂,指揮失當。廣大干部戰士是好的……師主要干部……未能果斷地、沉著地指揮部隊堅決突圍,因而使全師遭到重大損失?!?/strong>
韋杰并不贊成此次失利應該完全由鄭其貴師長負責,但他顯然仍堅持認為,鄭其貴對此次失利負有重要責任。
隨著這些年來軍史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對此次戰役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應該說,韋杰將軍晚年的這個看法是有其依據的。
1951年11月24日,鄭其貴在180師連以上干部大會上曾檢討過自己在此次戰役中的不足,他說,自己在部隊被圍后,“首先表現出猶豫不決,只通報情況,自己不敢下決心,使下面沒有充分時間準備,但最后的決心也是錯誤的。”這些自我檢討,和韋杰所作出的“180師主要領導遇險慌亂,指揮失當”的結論是基本吻合的。
鄭其貴師長的第一個錯誤在于,他在戰役中犯了麻痹大意的錯誤。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迅速推進,讓他產生了盲目樂觀、輕敵大意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左右下,鄭其貴忘記了應該時刻保持對部隊側翼的警戒和關注。
事實上,在5月22日下午,180師副師長段龍章就向師部匯報了側翼63軍正在后撤的消息,但段其貴卻認為“敵人不可能有大的反擊”。
5月24日,180師后撤過程中,對友軍單純依賴,沒有主動聯系,了解情況,導致未能及時控制交通要地,未能第一時間及時組織部隊全力后撤。
據180師政治部主任吳成德回憶,5月26日,他聽到了北邊的山上槍聲不斷,“我問師長,怎么北山打槍?他說放心,那邊是179師”。走了沒多遠,“又打槍,師長又說放心,走。又走了十幾步,敵人打炮過來了……”
側水行軍在軍事上是非常危險,這個時候,指揮員必須提起十二萬分的小心,時刻注意戰場動態,但鄭其貴師長卻這個問題上卻缺乏應有的警惕。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180師首先是未能及時控制要點,其次是行動遲緩。在戰后的總結會上,大家指出,造成此戰失利的最關鍵原因,是我軍本來完全有可能在5月25日將主力轉移到馬坪里以北布置防線,但實際未做到,最終導致部隊被圍。
此外,正如鄭其貴師長所說的,他在被圍后,“表現出猶豫不決”。猶豫不決的結果就是,部隊沒有第一時間亡羊補牢,全力突圍,而是把時間花在了討論撤退計劃和等待上級命令上。最后,倉促中作出突圍決定,導致下面部隊準備不充分,突圍時出現了組織混亂的情況。
“但最后的決心也是錯誤的”。180師撤退的路線選擇也是有待商榷的?,F在我們已經知道,當時敵人并不知道他們包圍了180師,他們的包圍圈其實有很多空隙,如果此時我們組織力量順著公路堅決往出打,是有可能打出來的。但是,師部卻選擇了走山路突圍,不但戰士們的體力被大量浪費,而且行軍速度反而更慢了……
正如韋杰將軍所說:180師“廣大干部戰士表現是好的,許多指揮員表現出英勇頑強,堅決勇敢,艱苦奮戰,不怕犧牲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180師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光榮的部隊,今天我們總結這段沉重的歷史,絕不是為了指責某一個人,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歷史,總結經驗教訓,更好地走向未來。
在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每個指戰員,尤其是對部下負有責任的指揮員,應該時刻做到勝不妄喜,敗不惶妥,冷靜地思考,沉著地應對。我們要永遠牢記這一點,這是180師的上千烈士用生命告訴我們的珍貴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