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期節(jié)目之前,叨姐就說過,李嘉格之所以情緒問題這么大,是在婚姻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情緒價值,又不敢索取,只能把所有的矛盾都歸結(jié)到母女矛盾。
因為,只有媽媽是她可以隨意傷害但不用承擔后果的對象。
看完最近這幾期節(jié)目,這個感覺更明顯了。
雖然李嘉格一直努力營造出自己的婚姻很幸福,只要媽媽不摻和她就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很多細節(jié)騙不了人。
就算薄永霞女士真的退出李嘉格的生活,過自己的小日子,李嘉格內(nèi)心的空洞就能被填滿嗎?
不見得吧。
在第8期節(jié)目里,有幾個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
在李嘉格和霞姐因為她婆家羞辱她父母的幾個細節(jié)爭執(zhí)之后,李嘉格說,自己現(xiàn)在非常喜歡工作,“給我正反饋的都是我的工作人員,我很難從家庭去汲取情緒價值,我沒有”。
她還表示:其實我老公也不是一個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人,我的父母也不能,現(xiàn)在我的孩子能。
在后面的一次聊天里,李嘉格也說,自己演出的時候不愿意父母和老公在臺下看,因為媽媽和老公都會挑她的刺。
這就很有意思,既然媽媽爸爸和丈夫都不給正向反饋,為什么在李嘉格的嘴里,錯的只有霞姐呢?
爸爸和丈夫又去哪里了呢?
黃圣依是聰明人,她認為李嘉格母女的問題很難解決,除非有外力介入進來。
她沒挑明,但當李嘉格說,應該讓車澈去哄霞姐的時候,她馬上說:對啊,其實這個是唯一解決辦法。
黃圣依覺得,霞姐現(xiàn)在希望有人能把她當“母上大人”看待,但李嘉格又不想做這個角色,那總得有一個人做,最佳人選就是車澈。
“母上大人”聽起來高高在上,但其實不過是要求李嘉格和她的婆家給霞姐基本的尊重罷了。
所以,黃圣依才會說,其實每個媽媽都希望被這樣對待,因為她們不可能希望自己比孩子還卑微。
就差明確地說霞姐在這段關(guān)系中很卑微了。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哪怕霞姐的脾氣再壞,但在李嘉格的這段婚姻里,欺負人的一直是她的婆婆,“幫兇”是她和她的老公。
李嘉格的態(tài)度也印證了這一點,她當場就說:車澈做不到。
有趣。
為什么只是尊重岳母,他都做不到?
而且,一個不能給妻子情緒價值,也不調(diào)和媽媽和岳母的關(guān)系的老公,要來干嘛?
其實很想知道,李嘉格真的認為媽媽遠離她的生活,她的情緒空洞就能被填滿嗎?
哪里來的自信?她自己都說,除了工作之外,只能在孩子身上找情緒價值。這跟她描述的霞姐又有什么區(qū)別?
在之前的節(jié)目里,李嘉格說霞姐總是push她好好工作,這讓她壓力很大。
自相矛盾的是,李嘉格目前能夠得到情緒價值的途徑是工作,說起自己沒有什么演出,顯得也很悵然。
可見,她也知道工作的重要。
那么請問,霞姐讓她拼事業(yè),錯在哪里呢?
或許李嘉格自己也知道,嫁給現(xiàn)在的老公雖然得到了一定的資源,但真想要日子過得好,找到自己的價值,還是得工作,只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選擇沒有那么正確罷了。
實際上,不管李嘉格是否承認,她的婚姻肯定沒有那么幸福。
她在節(jié)目里哭訴:我有的時候特別愛喝酒,因為我只有喝酒的時候,才能讓自己變回孩子,才可以肆無忌憚地要東西。
請問哪個婚姻幸福的女人會因為不住在一起的媽媽不滿意自己的婆婆而借酒澆愁?
而且,為什么喝酒之后,她找回的是“當孩子”的感覺,并且覺得只有這樣,才可以肆無忌憚地要東西?
這是不是恰恰說明了,她自己也很清楚,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媽媽給予了無條件的寵溺,她要什么都可以得到滿足,也可以放心大膽的要,而不會被說貪心。
這種無條件的寵溺和愛,是她在婚姻里沒有得到的待遇。
所以,有時候真的覺得李嘉格很忘本。
第9期節(jié)目,在講完脫口秀回去的路上,霞姐剛夸了一句黃圣依,李嘉格就翻了臉。
即便霞姐馬上開始夸獎她,她也擺出拒絕的態(tài)度,把臉撇在一邊,擺手說:沒有用了,已經(jīng)沒有用了。
她表示,她就想聽媽媽直接表達,我閨女最棒。
叨姐就很好奇,如果把霞姐換成她的婆婆和老公,他們會第一時間給予她贊揚嗎?如果不會,她還會這么不講情面嗎?
李嘉格總是在節(jié)目里說,霞姐從來不給她正向反饋,但其實母女關(guān)系破裂的節(jié)點就是她的婚姻。
她自己也沒有辦法否認,媽媽曾經(jīng)給予她很多愛。
在她小的時候,媽媽總是夸她,說她是最棒的,這給了她自己是特別的女孩的自信。
她也承認,媽媽的愛支撐她走了非常遠的路,讓她度過了非常多不順遂的年頭,即使到了現(xiàn)在,也依然是她最堅強的后盾。
所以,她到底是以什么樣的心情,說出媽媽沒有愛她,沒有給她無私的愛呢?
就因為霞姐在她婆家受了委屈,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心里有所不滿,她曾經(jīng)的愛和付出就都一筆勾銷了?
理解不了一點。
或許霞姐確實因為李嘉格結(jié)婚之后胳膊肘全拐向了婆家,跟自己離心而傷心,不滿,失落。
李嘉格又何嘗不是因為自從自己結(jié)婚,媽媽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包容,鼓勵,贊賞和滿足她,而傷心,不滿,失落呢?
這兩者雖然看似一樣,也有不同。
霞姐的訴求是得到應有的公正待遇,消除跟女兒的隔閡,兩人重回同一個陣線。
不管這個訴求合理與否,起碼是邏輯自洽的。
而李嘉格的訴求是,一方面要求媽媽咽下對婆家的不滿,遠離她的小家庭,不干涉她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希望媽媽像過去一樣,無私地愛她,包容她,夸獎她,給予她足夠的情緒價值,不放在第一順位都不行。
這不是既要又要嗎?
甚至,可能她還很贊同程瀟媽媽說的,母親應該在孩子婚姻幸福的時候退出她的人生,萬一她婚姻失敗,再無條件為她托底。
可是,憑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