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庇護港灣的家,卻成了吞噬童真的深淵。山西男子顧某收養5歲女童小優后,長達數年的侵害直到孩子中學時才因一句無心之語暴露,而調查牽出的真相更讓人脊背發涼——這個披著養父外衣的惡魔,竟對多名未成年人伸出了魔爪。這起案件撕開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傷疤,更讓強制報告制度如何守護孩子安全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
據7月6日的報道稱,故事要從2020年說起。離異單身的顧某憑借不錯的經濟條件,從福利院順利收養了5歲的女孩小優。起初他表現得十分溫情,帶孩子吃大餐、買新衣服,扮演著合格養父的角色。可隨著小優逐漸信任依賴他,顧某的獸性開始暴露。他開始在夜間帶著小優同床,用買零食、買玩具作誘餌,給孩子觀看不良視頻進行洗腦,最終在小優懵懂無知中實施了性侵。那時的小優還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只覺得“爸爸”這樣做后會給自己獎勵,這種扭曲的認知讓侵害持續了數年。
直到小優升入中學,一次和同學閑聊時,她無意間提起“和爸爸睡覺不穿衣服親親”的事,以為這是正常家庭的相處模式。同學卻意識到事情不對,立刻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追問小優后,迅速按流程上報學校政教處,校方向司法所求助后,司法工作人員當天就向派出所報了警。警方介入調查后,顧某不僅承認了對小優的長期侵害,更交代出在收養期間,還通過其他途徑對4名未成年女孩實施過性侵害。最終,顧某因強奸罪、猥褻兒童罪被法院判處死刑,這個結果讓不少知情者直呼“大快人心”。
案件曝光后,網友們的憤怒幾乎要溢出屏幕。“披著養父皮的禽獸,連收養的孩子都下得去手,死刑都便宜他了!”有網友如此痛斥顧某的惡行。更多人則把關注點放在了小優的同學和老師身上:“多虧了那個同學有常識,老師也沒當小事處理,不然這孩子得被折磨到什么時候?”“學校的處理流程太關鍵了,從學生報告到報警,一環扣一環沒耽誤,這才是保護孩子該有的態度。”還有人聯想到強制報告制度:“以前總覺得這制度離生活很遠,現在看真是救命的防線,要是沒人敢報告,多少孩子還在黑暗里受苦?”
值得深思的是,小優從5歲到中學,長達數年的侵害為何直到青春期才被發現?有網友分析:“小孩子哪懂什么是性侵害,只知道‘爸爸’對自己好,這種長期洗腦太可怕了。”也有人感慨:“很多受害孩子不是不懂,是被威脅不敢說,多虧同學和老師接力報警,這才撕開了惡魔的偽裝。”更有法律從業者強調:“顧某案里,學校嚴格執行強制報告制度是關鍵。2020年九部委出臺的制度明確規定,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人員發現線索必須報警,這次老師和學校沒猶豫,才讓更多孩子免受傷害。”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這起案件最讓人揪心的,是小優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卻在“父愛”的偽裝下承受了難以想象的傷害。顧某被嚴懲是罪有應得,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何讓更多“小優”遠離傷害。強制報告制度不是一紙空文,它需要每一個可能接觸未成年人的人——老師、醫生、社工,甚至鄰居——都繃緊一根弦:當發現孩子身上有異常傷痕、行為舉止突然變化時,多問一句、多報一次,可能就會挽救一個家庭。
未成年人保護從來不是單一主體的責任,它需要社會織就一張細密的防護網。顧某案里,同學的警惕、老師的擔當、學校的流程、司法的介入,環環相扣才讓惡魔落網。這也提醒我們:對孩子的保護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讓強制報告制度真正融入生活細節,讓每個成年人都明白:及時報告不是多管閑事,而是守護生命的底線。畢竟,每個孩子都該在陽光下成長,任何試圖玷污這份純凈的行為,都應受到最嚴厲的懲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