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又到冬季,那位一統南北的街頭點心冰之女王,冰糖葫蘆,她回來了。
從外形到味道,冰糖葫蘆都堪稱冬日的最佳代言小吃。
紅彤透亮,酸甜昂揚,無論是出現在玻璃推車中、炒貨店里、集市攤頭,還是成為影視劇集、小說里的符號,它都能迅速喚起人們的饞涎。
連續幾年冬天,冰糖葫蘆必然會沖一次SNS話題熱榜;近年來,她在海外遠征,也帶來了多方位的超凡影響力。
今天這篇內容,就想與大家一同探索小小冰糖葫蘆的無窮魅力。
01 冰~糖葫蘆,還是冰糖~葫蘆?
最早關于冰糖葫蘆的書面記載,出自清代的《燕京歲時記》:
冰糖葫蘆乃用竹簽,貫以葡萄、山藥豆、海棠果、山里紅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涼。冬夜食之,頗能去煤炭之氣。
原來早在那時,冰糖葫蘆就已經有這么多豐富選項了。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記錄的北平糖葫蘆,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大糖葫蘆,在80年代新年的廠甸盛行,麥芽糖飴裹著長串的山里紅,越長越引人注目。
另一種則是白糖和了粘上去的,像果子表面結了層霜。我們那邊也管這叫山楂雪球。
而第三種,正是冰糖葫蘆,且是最高規格的!
薄薄一層糖殼,透明雪亮,裹的餡料也最為豐富多樣,又以山里紅為經典。
冰糖葫蘆四字,你是怎么斷句的呢?
在北方,有不少人是“冰~糖葫蘆”這樣來斷句的,因為是冬季的路邊零嘴,糖葫蘆吃起來是冰冰涼的。
不過,從舊時北京的吆喝來看,它的本義應該還是“冰糖~葫蘆”。
蘸白糖的糖葫蘆,糖殼易融化,也更粘牙。而冰糖的甜味更純,熬成糖稀更穩定,小販賣力吆喝“葫蘆兒冰糖的”,可見這也是它更值錢的賣點。
山楂在古代也叫“酸楂”,為了讓這種高酸度野果變得更好入口,老祖宗想過很多辦法:糖漬、熬醬、做山楂糕……但冰糖葫蘆,無疑是其中的劃時代創意。
讓我們從甜點品鑒的視角來分析冰糖葫蘆有多了不起:
視覺:美。冰糖葫蘆它不美嗎?任何水果都能鍍上一層漂亮的糖衣高光,如寶石般閃爍動人。
香氣:不明顯,有的話,也是以山楂的果香+糖的甜香為主。
不過,山東濟南有一種特別的冰糖葫蘆,叫“酸蘸兒”,會在熬制冰糖稀時加入香油,做成了也能聞出香味,為冰糖葫蘆在香氣上扳回了一票。
b站@2022國際短視頻大賽
味覺:經典山楂冰糖葫蘆,從圓潤的清甜,切換到濃香的山楂果,酸甜生津交錯,層次清晰又和諧,光是想想,口水就自動分泌了。
如今冰糖葫蘆種類更豐富,我們吃過清香型的人參果冰糖葫蘆(購于上海野栗香婁山關路店),叩開糖殼,爆出細膩清甜的人參果肉,是不一樣的鮮爽風情。
聽覺:“嘎啦!”清脆一聲,撕破凝固的空氣,咬下糖殼的那一瞬間,是享用糖葫蘆最牽動人心的時刻吧!
觸覺:則更豐富了,先是敲破糖衣的酥脆,再一把陷入又沙又綿的山楂果,中間可能包了黏彈的糯米,或細膩的豆沙。
如果不是山楂,山藥豆粉糯糯,葡萄脆爽;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最先想出來做冰糖草莓的?冰涼、柔軟多汁的草莓果肉在口中爆開,實在過癮......
如此看來,冰糖葫蘆作為甜點,還是個靈活百變的全棲選手。
這讓我想到了經典法式甜點中的圣多諾黑泡芙,也需要給泡芙頂裹一層輕薄的焦糖脆殼,底下是酥軟的泡芙與卡仕達奶油內餡。
這似乎也可以是一種冰(焦)糖泡芙?
在歷史的某個瞬間里,中國的市井點心與法蘭西櫥窗內精致甜點,兩者的靈感不謀而合。
也確實已經有甜品師做出了這個中法聯動!
杭州法甜店N2的主廚,在2019年創作了這款「冰糖葫蘆圣多諾黑」,將山楂與焦糖香草泡芙結合在了一起,這道作品還登上了法國權威甜品雜志《Fou de Patisserie》。
02 貫穿虛構與現實 古往今來的黃金配角
因為冰糖葫蘆的魅力實在巨大,影視作品中也常常出現。其中最佳死忠代表,不可不提《武林外傳》嗜糖葫蘆如命的莫小貝。
“趕緊給我準備一串糖葫蘆,山楂越大越好,糖衣越厚越好,否則我就撕票!”
1996年版《笑傲江湖》,林平之對岳靈珊說的那段“同甘共苦”的許諾,喝完苦藥后,變戲法似地拿出了一串冰糖葫蘆,看到冰糖葫蘆的岳靈珊喜笑顏開,眼睛撲閃著光。
這串冰糖葫蘆,打動了岳靈珊,也打動了不少電視機前的觀眾。
《霸王別姬》中,口氣狂豪的小癩子發誓要是成了角兒,要把冰糖葫蘆當飯吃;冰糖葫蘆的酸甜滋味是奢望,成角也是。
當影片中再次回響的冰糖葫蘆叫賣聲時,小癩子已經去了,上吊前囫圇吞下的冰糖葫蘆是成角的夢,他選擇離開前路迷茫的現實。
再到如今的古裝、近代作品中,冰糖葫蘆的出鏡概率更頻繁,可是,也更符號化了。
它通常出現在街市背景里,展示一點刻意的煙火氣;或是交到男女主角手中,成為感情升溫的萬能道具。
皮影戲+糖葫蘆+放燈+街市/夜市,已經變成了國產古偶劇的標配四件套,與日本少女漫中撈金魚+蘋果糖+煙火大會+夏日祭的套路如出一轍,而且蘋果糖也是一種冰糖葫蘆呢!
b站@影評人毛尖《滿屏冰糖葫蘆?古裝劇的想象力已經山窮水盡了》
現實中的冰糖葫蘆,也是每年入冬的話題女王。
2022年冬奧會爆火全世界的吉祥物——冰墩墩,墩墩這身虹彩冰晶外殼,其靈感正是來自冰糖葫蘆!
還記得去年冬天的冰糖葫蘆熱梗嗎?扁的山楂糖葫蘆更好吃。
因為扁的糖葫蘆是蒸過又去核了的熟山楂,相對沒那么酸,口感更綿軟,吃起來也更方便,價格相對圓山楂版稍貴一些。
從而,也催生了不少大同小異的短視頻:手動將圓山楂糖葫蘆壓扁后,告訴對方自己重新買了一串......
謝天謝地,今年的冰糖葫蘆熱點,終于沒有這種劇情了。
幾年前,還流行過冰糖螃蟹、冰糖雞爪,只管裹糖殼拍照,不管好不好吃……
如今的冰糖葫蘆宇宙,雖然也有些獵奇,但總算沒有浪費食物:冰糖葫蘆蛋撻、冰糖麥樂雞、糍粑糖葫蘆......
初聽有些莫名其妙,但仔細想想,口味搭配倒還有合理之處,比如冰糖麥樂雞加上甜酸醬,是不是有點低配糖醋里脊,或鍋包肉的意思?
03 冰糖葫蘆,出陣海外的波瀾
在海外平臺上,糖葫蘆Tanghulu這一行字,完全是來自東方的流量魔咒。
第一類:試做試吃挑戰。
對油管美食區網紅,一條1分鐘左右西瓜糖葫蘆視頻都能收獲4000萬次觀看量,隨之又可以繼續發布葡萄、草莓、獼猴桃......
比起琢磨其他食譜分鏡,幾乎可以復制粘貼的冰糖葫蘆挑戰,簡直就是信手拈來的輕松流量。
第二類:吃播音頻。
因其極具視聽效果的食用體驗,冰糖葫蘆也是油管、B站的吃播、ASMR分區的著名演員了。
AutonomousSensoryMeridianResponse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現具體表現為利用某種音頻,讓人頭皮發麻,身體由上到下傳播“觸電般”的感覺,在一瞬間調動身體的感官,從而有放松鎮靜的愉悅感覺。
去年下半年,冰糖葫蘆在隔壁韓國,掀起了一場全民熱捧的潮流旋風,繁華商圈都開出了大大小小的冰糖葫蘆專賣店,原因很簡單,因為咱中國的冰糖葫蘆確實好吃!
同時,韓國也是吃播+ASMR視頻的流行大區嘛......
2023.11.14《每日經濟新聞》報道
在韓國,以水果糖葫蘆最受歡迎(冰糖橘子尤甚)。當地水果昂貴,冰糖葫蘆價格也不便宜,卻依舊無法抵擋韓國人民不分季節的狂熱追捧。
當然,也有魔改出炒年糕糖葫蘆、辣條糖葫蘆這類獵奇款......
同時,冰糖葫蘆還在韓國K-POP圈了一把。一位12歲的韓國妹妹,因為喜歡糖葫蘆與麻辣燙,參與創作了一首《麻辣糖葫蘆》。
這首魔性洗腦的土嗨歌曲迅速火爆了全韓Tik Tok,連一線K-POP明星都爭相模仿挑戰。
圖源b站UP主@xxxx61,反復出現Tangtanghuluhulu是發射子彈聲的諧音,結合舞蹈手勢,象征學妹向學長撒嬌,發射充滿愛意的子彈;該歌詞梗在當下也被民眾用來吐槽:向尹錫悅Tang~Tang~
不過,韓國餐飲市場的流行風向舵,轉得可比偶像換代選舉都快,此刻的當紅花旦,輪到迪拜巧克力了。
如今在韓國SNS上,與冰糖葫蘆關聯的實時熱搜詞,是過氣。一年銷量驟減了40%,100萬家冰糖葫蘆小店相繼倒閉。
所幸的是,在冰糖葫蘆的老本家,它從來不會過氣。
每一個秋冬之交,隨著染金的銀杏葉落下,冰糖葫蘆的那抹亮紅,還是會與炒栗子的香氣,一起如約出現在由北及南的大街小巷里。
為什么冰糖葫蘆能夠經久流傳至今?
美味自然是理由,但應該也如梁實秋所言:冬天吃糖葫蘆,在北平是各階級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李子柒
到現在,各種貴價水果大大拓寬了糖葫蘆的形式,但最經典的山里紅裹糖殼,依然維持著簡單親民的定位。
無論男女老少,都能隨手買上一串,體驗咬開那一瞬間的清脆響亮,和脆與綿、酸與甜交錯的季節滋味。
今年入冬后的第一串冰糖葫蘆,你吃了哪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