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傳奇】日本第一種翼龍橫空出世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土面積不大,不過古生物化石的發(fā)現(xiàn)并不算少,命名了恐龍就有好幾種,但是卻一直沒有翼龍被命名。就在最近,古生物學家終于命名了日本的第一種翼龍,名字就叫做日本翼龍。
日本翼龍的化石發(fā)現(xiàn)于日本九州島熊本縣御船町,這里有一座天君水壩,水壩附近就有白堊紀地層——御船群(Mifune Group)。在御船群的沉積物中,古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塊屬于翼龍類的不完整頸椎骨化石,化石編號:MDM 349。
圖注:化石發(fā)現(xiàn)的位置,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天君水壩,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圖注:發(fā)現(xiàn)化石多角度照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0年,關(guān)于這塊化石的描述被首次公開,但是只能確定其屬于神龍翼龍科(Azhdarchid),然后就沒有更詳細的分析了。盡管描述中已經(jīng)判斷化石屬于第四火第五節(jié)頸椎,但實際上卻是第六節(jié)。
圖注:化石在翼龍個體中的位置,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2024年,古生物學家經(jīng)過研究終于確定編號MDM 349的化石代表了神龍翼龍科的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日本翼龍(Nipponopterus)。日本翼龍的屬名來自于日本的名字“Nippon”及古希臘語中的“翅膀”——“ptéron”,模式種名為御船日本翼龍(Nipponopterus mifunensis),種名則是來自發(fā)現(xiàn)化石的御船群。之所以用日本的國名來命名,是因為這是日本命名的第一種翼龍類。
日本翼龍的命名論文于2024年11月發(fā)表在《白堊紀研究》上,論文名為《日本上白堊統(tǒng)御船群一神龍翼龍科標本再評估》(Reassessment of an azhdarchid pterosaur specimen from the MifuneGroup, Upper Cretaceous of Japan)。
圖注:日本翼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由于僅僅發(fā)現(xiàn)了一枚頸椎骨化石,關(guān)于日本翼龍的體型只能靠推測,不過古生物學家注意到其形態(tài)與在蒙古發(fā)現(xiàn)的名為“Burkhant azhdarchid”的翼龍類非常相似,兩者的體型也應(yīng)該相近,于是推測日本翼龍的翼展在3至3.5米之間,降落在地面上時高約1.5米,已經(jīng)算是大型翼龍啦。
日本翼龍的樣子應(yīng)該也類似于神龍翼龍科,長著尖長的大腦袋,之后是細長的脖子,身體瘦而短,雙翼展開也較為狹長。日本翼龍的后肢較為強壯,與前肢配合能夠在地面上快步行走,甚至跳躍助跑幫助其從地面上正常起飛。
圖注:對于日本翼龍化石的研究,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日本翼龍的系統(tǒng)發(fā)育學位置,圖片來自論文
發(fā)現(xiàn)日本翼龍化石的御船群形成于距今9000萬至8600萬年前,地層中發(fā)現(xiàn)過恐龍化石并命名了多種海龜,表明這里曾經(jīng)是濱海環(huán)境,所以日本翼龍很可能是以魚類等海洋生物為食的。
盡管發(fā)現(xiàn)的化石很少,但是日本翼龍打破了日本沒有翼龍的歷史,對于我們研究神龍翼龍科在東亞的演化輻射意義重大!
圖注:神龍翼龍科中有許多巨大的成員,比如神風翼龍(中)和阿特茲哥翼龍(右),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參考資料:
1.Zhou, Xuanyu; Ikegami, Naoki; Pêgas, Rodrigo V.; Yoshinaga, Toru; Sato, Takahiro; Mukunoki,Toshifumi; Otani, Jun; Kobayashi, Yoshitsugu (2024-11-16). "Reassessmentof an azhdarchid pterosaur specimen from the Mifune Group, Upper Cretaceous ofJapan". Cretaceous Research. 167: 106046.doi:10.1016/j.cretres.2024.106046. ISSN 0195-6671.
2.Andres, B.; Langston, W. Jr. (2021)."Morphology and taxonomy of Quetzalcoatlus Lawson 1975 (Pterodactyloidea:Azhdarchoide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41 (sup1): 142.Bibcode:2021JVPal..41S..46A. doi:10.1080/02724634.2021.1907587. ISSN 0272-4634.S2CID 245125409.
3.Watabe, Mahito; Tsuihiji, Takanobu;Suzuki, Shigeru; Tsogtbaatar, Khishigjav (2009). "The First Discovery ofPterosaur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DF). Acta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4 (2): 231–242.doi:10.4202/app.2006.0068. ISSN 0567-7920.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