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這一群體正面臨嚴重的污名化問題。一些網絡平臺上的內容將陪讀媽媽與負面行為聯系起來,甚至出現了利用不同人物圖片拼接成陪讀媽媽的圖文,引發不良影響。
觀察了一下,你會發現媽媽與兒子的臉,都不是同個人。用不同的媽媽與兒子配圖,發陪讀媽媽的文案,然后引來奇怪小圈子的人聚集。陪讀媽媽,被污名化;回老家的意思,臟了。這是對中文的褻瀆與污染。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誤入過一個陪讀媽媽群,想了解陪讀的事,可是看她們聊天味不對,都是討論怎么克服心理障礙,很多媽媽講述自己心路歷程,給新人陪讀媽媽開導。甚至有人提出,實在不行就互換,這樣能突破心理障礙?!?/p>
這種污名化不僅扭曲了陪讀媽媽的真實形象,還可能導致社會對這一群體的誤解和偏見。平臺應該審查這類賬號,禁止對此類的推送,維護公序良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