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土地是家的象征,中國人安土重遷,家不僅是一個居所,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但拆遷來臨時,很多拆遷戶不光得不到合理補償,往往還要打起精神應付拆遷方層出不窮的拆遷陷阱。
近日西安市灞橋區紅旗街辦引起了公眾的注意。陜西宏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潤地產)是灞橋區穆將王村城改項目的第一個開發公司。2017年12月2日,宏潤地產從新聞中得知,穆將王居委會主任王建忍曾說向每個村民支付拆補償償款34000元,按照2775個人計算,共向村民支付補償款9435萬元,但宏潤地產實際支付1.1億元,剩余1565萬元不知去向。
可見在拆遷補償中雷區眾多,稍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那我們都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規避風險呢?
要點一:盲目擴大棚改范圍,拆遷征收再開發。
根據國務院對棚戶區改造的相關規定,棚改是安居利民工程,其主要適用范圍是城市、國有工礦、國有林區、國有墾區等區域內的高密度、危舊設施的集中居住區,所謂“臟亂差”是其主要特點。但實踐中卻出現很多居住條件較好的區域也被劃為棚戶區的現象。
如果您自家房屋也不適當的被劃入棚戶區,不要急著簽字,很可能拆遷項目從一開始就是違法的,盡快找專業人士進行法律調查介入維權。
要點二:拆遷查違建,壓低補償,輕松拆房。
拆除違建是拆遷方降低補償的慣用伎倆,常見的有以下兩種類型:
1、恐嚇逼簽型
“你的房子不在2010年的航拍圖上,是違建,所以只能給你一半的補償,快簽字吧,不然給你強拆一分錢也沒有。”這是很多地方在拆遷時常聽見的說法,以航拍圖為說詞,以強拆恐嚇為手段,順利拆遷降低補償。
2、認定違建強拆型
補償談不攏,緊接著“一紙通知”張貼在自家門上?!跋奁诓鸪ㄖ獣篨XX你位于某處的房子違反了《城鄉規劃法》,限你3日內自行拆除,逾期不自行拆除將予以強制拆除?!彪S后,房子被拆毀。
根據法律規定,違建的認定和拆除都應按照法定調查、認定、催告、救濟等程序實施,是否為違建絕非拆遷方口頭之言,更不能直接強拆。作為被拆遷人,當房屋遇到拆遷卻被當做違建時,不要恐慌,要清楚自己有權進行救濟,協商合理補償,申請撤銷違建認定通知,如若被非法強拆,也可申請查處和賠償。
要點三:宣傳標語代替公告,動容拆遷戶“先拆遷,后補償”。
法律規定拆遷中被征收人有知情權,征收方應將“征收范圍、用途、補償方式、批準文件等”依法公告。但現實中,被征收人看到更多的是到處都是的標語和宣傳冊。有些拆遷方甚至鼓動被拆遷人先拆遷后補償。
面對知情權被侵害,被拆遷人不能在不清楚的時候盲目簽字,而是要及時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申請信息公開,并就征收方不依法履職的行為進行打擊。并且更要注意的是拆遷方“先拆遷,后補償”的說法,因為這是違法的。政策規定,必須“先補償,后拆遷”。
要點四:運用心理戰術,多重施壓逼簽字。
拆遷是涉及到家家戶戶利益的事情,而諸如此類涉及眾多人利益的事件中,從眾、觀望是常見的心理,由于信息和專業知識的不足,很多人持觀望態度。拆遷方便利用此強力動員,每天去被拆遷人家中談話,并且告知“別人都簽了,你也簽字吧,現在簽有很多好處,不然只剩你可就什么都沒有了。”
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記得簽字與否被拆遷人是有選擇權的,即使最后簽字,也是有獲得合理補償的權利的。
拆遷本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涉及利益重大、法律程序復雜、拆遷周期長、影響大,然而拆遷方在拆遷過程中還準備了重重陷阱和種種套路,對此被拆遷人稍不留神可能就無法得到合理補償,錯失維權機會。所以被拆遷人面對拆遷一定要擦亮眼睛,積極應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