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眾所周知,碳水是秋冬的立命之本。所以本碳水黑洞,又來帶大家種草好吃的aka長秋膘了!
這次的碳水種草,是我攢了大半年的草單,搜刮了全國南北的寶藏小吃特產,經過十幾天高密度選品,成功又把公司喂胖了幾斤……
都怪我,怪我買到的碳水太好吃!
比如這如今在本地都少見的福清小吃,用地瓜米漿炸的海蠣餅,填滿海蠣、蝦米、紫菜和包菜,軟滑鮮美,還有甜甜粉粉的紅薯香,饞得編輯部直接上手瓜分!
你只要跟著我們網購,在家就能美美享用~
還有衢州龍游的蔥花饅頭,用酒釀發酵,蓬松到不可思議,像給舌頭鋪了層鵝絨被。
鮮美的蔥花豬肉餡,還放了本地筍干和剁椒,鮮辣過癮,山野氣息拉滿。
寧波和臺州的糯唧唧,又挖來了不少美妙選項:甜的咸的帶餡的不帶餡的,花樣多到你們能天天換著吃。
還有南充的鍋盔涼粉,遵義的正宗洋芋,安徽的香辣糯米鍋巴……這一次,在家賞遍全國南北的特色碳水!
本期含金量很高,看完后,估計購物車怕是又要塞滿了。
我們的建議是,千萬不要一個人獨饞,歡迎一鍵轉發給你愛吃的親友們!
01 寧波象山糯唧唧點心 一口鮮掉眉毛!
【象味】
象山,一直是寧波人的后花園,這里不僅是眾多鮮美海鮮的原產地,還因為靠近寧海、三門,也出產不少糯唧唧的好吃點心。尤其擅長用日常簡單食材,拼出精彩餡料。
這次買到一枚石浦番粉圓,彈、滑、香,又有蘿卜的甜、黃豆的香、還有五香豆腐干和蔥花助力,本是日常小點心,吃起來口感格外豐富。
雖然是蒸熟的圓子,但你能吃到一絲殘存的鍋氣——因為這番粉圓是小料加番薯粉水在鍋中炒熟凝固的!
乍一看很像潮汕的粉粿,但番薯粉本身要比木薯粉的糯感強,所以口感會更軟糯。蒸夠時間的話,入口會有點流淌感,和香香脆脆的小料一起吃,絕~
入冬了,也很推薦這枚蘿卜團。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團在象山人心中,就是年味的象征。
晶瑩潔白的糯米團子里,包著水汪汪的蘿卜,一口咬開還有湯汁流出來。
這蘿卜明顯殺過水,褪去了辛辣,保留了蘿卜本身的甜,又有肉絲和蔥花提鮮增香。
面團也是糯米混合了秈米,糯的同時有一點點嚼勁,還能吃出米香。平淡中透著象山人對糯點心的精準拿捏。
石浦大湯包,是我自己的心頭愛。
它其實和臺州的扁食差不多,主打一個皮薄而韌,餡多而香。
皮不是上海這邊流行的那種堿水皮,蒸熟后亮晶晶的幾乎透著光,入口有面筋的拉扯感和麥香。
餡料賊飽滿,有茭白、豬肉、胡蘿卜、五香豆腐干、油豆腐碎、咸菜和香菇,不同維度的甜、鮮、香和脆、嫩、軟等口感交織在一起,熱氣騰騰來上一口,真的很滿足。
這家店還有不少象山小吃,每日現做發貨,食材和手藝都很到位,調味也平衡。
如今是冬天,點心沒經過速凍,口感和新鮮的沒差!
02 臺州頂流點心 在家就能吃到
【葉子臺州美食】
這兩年的臺州糯唧唧可不要太火,但其實,即便不去本地,也能吃到不錯的出品。
溫嶺嵌糕,能買到這種程度的出品,我都覺得挺驚訝的。
它是臺州溫嶺的特產,外層是年糕團,像個超大餃子。
這家的糯米皮吃口還不錯,據老板說還是最傳統的工藝——用石臼和木槌攪打。這樣做出來的年糕粘糯又有嚼勁,延展性也好,不容易破皮(只是口感稍干)。
里面的餡料那是一個大雜燴——紅燒肉,混了肉丁、豆腐干、咸菜、豆皮、胡蘿卜等食材,吃得一個熱熱鬧鬧。
店家還附贈了肉湯包,劃開嵌糕后淋上去,味道咸鮮,讓餡料也更濕潤些(溫嶺本地就喜歡用嵌糕配豆腐生或綠豆面,加肉湯一起吃)。
喜歡甜口的,更推薦這枚炊圓。
餡料本質都差不多,主要是茭白、胡蘿卜和五花肉等,調味更偏鮮甜。
主要區別,還是在皮。
同樣是米制品,這枚用的是純糯米粉,非常粘糯,蒸軟后被水汽浸潤甚至有流動感,有種在吃熱氣肉大福的感覺!
這家還能買到紫陽街王天順的海苔餅,一定要買,真的好吃!
他家是臨海本地的百年老店(清光緒二十五年就開始做海苔餅和馬蹄酥),12年還被列入省級非遺,去當地旅游都要要排隊的名店。
很難有一塊酥餅,不復熱都能讓人這么上頭。餡料格外滿,香甜微咸,同時又有飽滿的海洋鮮味,很妙(像龍華寺的苔條果仁的鮮味加強版)。
更別說餅皮還用豬油開了酥,外殼又鋪滿芝麻,復烤一下都不敢想有多香~
這家老板是個懂互聯網熱點的,除了這幾款招牌小吃,還能買到糍粑、米面、板油糖饅頭等等經典小吃,大家按自己喜好去買吧。
03 福州古早香口小吃 海鮮塞滿滿,巨鮮!
【北仔福建手工小吃】
這家店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鮮”,兩個字,“真鮮”!不是我詞窮,吃完真的就這想法。
福清海蠣油餅,我相信沒人能拒絕。
薄薄一層地瓜米漿糊成的外殼,油炸后金黃酥脆,細嚼又綿綿糯糯,還有紅薯獨特的甜香。
里面兜著一大包銷魂的餡料,是多到要溢出來的紫菜(濃濃海洋鮮味,而且是薄嫩的口感很水潤),碩大鮮嫩的海蠣(沒有一點縮水!不腥超鮮甜),連蝦都是蝦干+蝦皮+蝦仁的組合拳,更別說還有瘦肉、包菜、芹菜、胡蘿卜,全都是清甜的食材。
你能想象這一口下去會有多幸福嗎?你能想象這一口如果剛炸完立刻吃能多幸福嗎?!(忍不住想買機票去福建了)
這家的點心都是老板媽媽自己做的,選料和工藝都用心。
地瓜海蠣餅,是從番薯蒸熟、浸泡磨米開始的,還是用手推石磨,一滴水都不加!油也是自家壓榨的花生油,冷凍后也沒有油耗味。
如今福清街頭都是以豆皮海蠣餅為主,這樣純手工的地瓜海蠣餅去當地都不一定能吃到,是挖到寶不舍得分享的的感覺(詳情頁都有圖片和制作步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
說到海蠣,那就不得不順便安利這張蚵仔煎了。
靈魂番薯粉+海蠣+香蔥,甚至連閩南人必備的甜辣醬都給你準備好了,真真正正的古早味!(救命我是真不會翻面,人家好一張圓溜溜的餅被我翻碎了
海蠣非常新鮮,碩大飽滿,沒有絲毫腥味,哪怕冷凍過依然鮮甜。
調味恰到好處,大量的香蔥和雞蛋提味增香,兩面煎焦后蘸甜辣醬,別提多惹味。
這枚福清東張紫菜光餅,也是好吃到不想撒手,特別像一張胖乎乎鮮美加倍的縉云燒餅。
餅殼鋪滿了芝麻,用老式炭爐烤出來的(很像新疆烤包子的那種炭爐,餅貼在爐壁上),里面包著幾乎2cm厚的鮮甜紫菜胡蘿卜豬肉餡,甚至熱完還有汁水!
老板建議的復熱方式是,將鍋燒熱,不放油,中小火兩面烙餅。我嫌麻煩,直接烤箱空氣炸鍋,也已經很好吃了,餅殼偏硬(責任在我)。
最后再安利一枚紅糖齋粿,蠻樸素,就是糯米皮又包了紅糖糯米餡,經典的糯米炸彈……
但粘糯柔軟不粘牙,口味又格外清甜,蔗糖的清香氣息很質樸溫柔,年節蒸上幾個喜慶又好吃。
這家店好吃的不少,炸芋絲、五香、紅蟳飯、炸鰻魚等等,很多寶藏你們自己慢慢挖吧~
04 衢州龍游手作點心 香辣過癮,山野味滿滿
【龍游符家手工小吃坊】
包郵區的點心我們是安利過不少了,大多是清麗可人的嬌軟模樣。
這次新挖到一些衢州的寶藏碳水,鮮香潑辣,山野氣十足!
這枚蔥花饅頭,是有點刷新認知的。入口之前,我還不知道饅頭竟然可以做到如此蓬松暄軟,比羽絨被還要輕飄飄軟乎乎。
不信你看。
它是龍游的特產,因為不用酵母發酵,而是用本地的酒釀發酵,松軟如絨被,吃起來還有淡淡的酒釀香甜。
這家的饅頭是自家每天現做的,里面的餡是豬肉蘿卜,還放了本地毛竹做成的春筍干,咸鮮香濃,好好吃!
推薦選辣的,這辣椒有獨特發酵酸鮮,很提味。
芋頭肉粽也好吃,連我這種不太愛吃粽子的人都愛了!
吃得出肉的品質很好,是非常新鮮的五花肉,連皮帶脂。剝開后稍稍一壓,就往外滲出汁水,讓人胃口大動。
衢州產芋頭,這芋頭自然細膩粉糯。切成絲用自制的醬料腌過,香香辣辣,搭配肥肥的五花肉剛剛好。
糯米吸收了芋頭和肉汁的滋味,早已是油亮晶瑩,吃下一整個也不會膩。
喜歡糯米點心的朋友,可以試試他家的各種粿。
龍游的粿是用糯米粉混合粳米粉做成的,既有糯米的柔軟粘性,也有粳米的米香。
最經典的是這枚白醬粿,用豬前夾做餡,有肥有瘦,又放了筍干和辣椒,再用辣醬一起炒香包進粿里。
鮮辣味厚,是悠悠醬香,和清淡的外皮形成鮮明反差,越吃越上癮。
清明粿就更特別一點,艾葉做皮,有淡淡的草本清香;餡料除了筍丁,又放了腌咸菜和五香豆腐干,有微微的發酵酸味,口感也更豐富。
05 遵義街頭小吃 糯米洋芋吃出花
【開心遵義美食】
貴州是這兩年越來越火的美食大省,而遵義,就是貴州的碳水王者。不僅有羊肉粉、豆花面、粑粑等硬核小吃,更是把常見的洋芋(土豆)做出了花。
這一碗炒洋芋??,就很有遵義街頭的煙火氣。
它是將洋芋煮熟搗成泥,然后放在鐵板上用鏟子來回翻炒。
遵義的黃心土豆,本就綿軟細膩,炒的時候還要加糊辣椒、魚腥草和苕皮。洋芋的糯,碰上苕皮的彈,魚腥草和酸蘿卜的脆,口感特別豐富,是貴州style的土豆色拉。
還有糯米飯,去貴州一定要吃的糯米飯,這家的花樣也很多!
它不是貴陽那種炒好撒白糖的風格,而是遵義本地泡豌豆湯版本。糯米上鍋蒸熟后特別油潤,每一粒米都飽滿發亮,吃起來彈糯度都剛好。
澆頭有四種,首推辣雞。是用貴州本地的那種糍粑辣椒炒制的,辣得夠勁兒夠香。
糯米飯浸滿紅油,不泡湯就夠好吃了。泡湯之后糯米會吸收豌豆的香氣,變得更濕潤,糯感也更強,很有趣。
這家還能買到遵義特色的豆花面,雖說少了豆花(因為豆花易碎發不過來),但水面、油辣椒和魚香,無一不正宗。
水面是堿面,開水滾一兩分鐘就撈出來,爽滑筋道,寬寬的很能吸汁。
靈魂是油辣椒,用菜籽油和糍粑辣椒,嗆成香噴噴的辣子。里面又放了花生和肉臊,拌什么都香,老板能不能讓它單獨出道啊!!
特別難得的就是這魚香,不是薄荷也不是折耳根,而是當地人愛用的一種蒿科香草。
商家擦干水分發了一包過來,到的時候,葉子還綠油油支棱著,十分新鮮。它獨有一股很特別的魚香氣息,而且老板發的是野生魚香,氣味更濃,和油辣子堿面是絕配!
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的吃法,可以將煮好的面條放進濃豆漿里,這樣代替豆花的香氣,滋味也很美妙(本地也有這種吃法哦,最好是柴火豆漿)。
06 南充名吃,碳水包碳水 紅油香濃,一吃一個不吱聲
【就是這家鍋盔店】
有沒人和我一樣,看了博主北歐薇子的視頻后,特別饞這一口鍋盔涼粉。
究竟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搭配啊,涼冰冰滑溜溜的紅油涼粉,填進香酥的鍋盔里。一口下去,冰火兩重天,兩種碳水在口中碰撞糾纏,把人香暈過去……
感謝物流,不用飛南充,在家也能吃上地道的南充鍋盔涼粉。
這家店專門賣鍋盔,鍋盔有方圓兩種,涼粉也是川北風格,特別是配的紅油,很靈魂!
鍋盔本身是純手工制作的,用烤箱或空氣炸鍋復熱一下,出來還香噴噴的。放了油鹽,有一定的起酥感,所以掰開也有些許層次,不會太軟。???
涼粉本身平常,但這紅油是真香!一撕開香氣就“跐溜”竄出來,整個廚房都彌漫著深厚香氣。
特別是大頭菜很靈魂,既有咸鮮風味,又脆脆的豐富口感。
你接著就把拌好的涼粉放進鍋盔,埋頭吃吧,一吃一個不吱聲~
07 桂林年節宴席菜 香濃入味肥美粉糯
【平樂縣甜園特產店】
這一碗是真硬核,廣西編輯Jan直言,自己都有十多年沒吃過了。畢竟是宴席必備硬菜,平時少見。
沒錯,就是芋頭扣肉。(有這么多芋頭怎么不算碳水呢?)
老板為了定型,直接連碗發過來,上鍋蒸50分鐘就能美美開吃。
一開鍋蓋,那種肥美的肉香和甜甜的芋頭香,隨著氤氳的熱氣飄散到各個角落~
五花肉切得厚實大片毫不吝嗇,外皮也炸出了漂亮的虎皮。
調味很簡單,咸鮮的腐乳風味帶一咪咪的甜,不辣,但惹味。
畢竟是桂林菜,用的自然是荔浦芋,除了粉糯外,最要緊的是口感很細膩,炸過定型,基本一抿就化,沒太多顆粒感。
而且這芋頭吸滿了腐乳肉汁和五花肉滲出的油脂,就,很質樸的滿足……
她家還有各種桂林平樂的粑粑可以買,荔浦芋也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
08 安徽土灶鍋巴 嘎嘣脆回味香
【大別山農家土特產店】
最后來安利一枚小零食,是安徽六安的鍋巴,聞著香,嘎嘣脆,還不油膩。
一般的鍋巴都是油炸的,而且調味基本都是香辛料粉堆出來的,吃多了又膩又口渴。
但這個鍋巴很特別,是用電餅檔或者農家土灶烙的,不油,特別脆,嚼起來嘎嘣響(牙口不好的人不建議嘗試)。
味道也很特別,有好幾種可以選。
喜歡這枚糯米咸肉鍋巴,里面真放了咸肉粒,聞著就有濃濃的咸肉香。
但吃起來不咸,主要是淡淡的糯米香,嚼著嚼著會吃到一點咸肉味。
原味的里面放了足量的蒿子葉,嚼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味。
好了好了,本期碳水種草到此結束,再多了怕大家吃不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