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沒有想到,閱讀清史的時候發現滿清末代慶親王奕劻的存款竟然足夠明朝宗室使用200多年了,這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但是他的存款數字就真實的記錄在了當時的歷史之中。
20世紀英國泰晤士報曾經披露,滿清慶親王奕劻在匯豐銀行的存款高達712.5萬英鎊,按照英鎊對中國白銀的兌換比例來看的話,1英鎊相當于白銀15兩左右,這是辛丑條約簽訂時候的兌換標準。也就是說慶親王奕劻的存款超過了1億兩白銀。
這無論在當時還是到現在都是一個天文數字。1億兩白銀比滿清國庫1年的收入都還要多,根據奕劻多年位居高位的情況來看,幾十年的貪污受賄的確能夠擁有這個數字的存款。
很多清粉之前都在說明朝宗室耗費國家財富,但根據明末幾十萬宗室耗費的白銀來看,那個時候國庫每年支付的白銀也只不過是400多萬兩白銀,對于崇禎來說都不敢動用這筆銀子。
可和清朝的貪污一對比的話,就會發現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清朝末年慶親王奕劻擁有的1億兩白銀按照每年400萬兩白銀支付給明末的宗室的話,足足可以支付200多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且明朝宗室數量的發展其實也一個從小到大的,朱元璋時代的宗室只不過是幾十人,那個時候用不了多少銀子,是200年的發展到了明末才有幾十萬人。所以說滿清慶親王奕劻貪污的銀子比明末宗室用錢多多了。
民國成立的時候,溥儀的皇室都沒有錢用了,但奕劻家里缺是一點都不缺錢,這700多萬的英鎊還只是他的存款,他國內的那些田地、房產、珍寶古董根本就計算不過來。
奕劻的貪污已經惡劣到清朝宗室內部的人都相當仇恨他,根據清史稿記載:“親王以下有給俸祿僅半者,有給十之二三者,有經年不得關領者,有三年五年不得關領者,而諸宗室乃大困”。
說的就是清末那段歷史,甲午戰爭賠款前后,老佛爺要修頤和園,三海工程將國庫都掏干凈了,連皇族和八旗子弟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和皇帝關系比較近的王爺發一半工資,疏遠一點的發三分之一,很多人都一年都沒有工資,甚至三年五年都拿不到俸祿。
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滿清的財政其實都已經奔潰了,大家都靠著貪污收復,賣官鬻爵搞錢,這其中搞錢最厲害的滿清宗室就是慶親王奕劻了。清朝滅亡好幾年之后,溥儀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的家產都已經被這位族叔掏空了。
為啥清朝宗室奕劻會那么有錢,其實就是滿清對于宗室太過于縱容,他們不僅壟斷了政治上的特權,還對經濟軍事進行壟斷,幾十萬的八旗宗室趴在幾億漢民身上不斷吸血,面對洋鬼子入侵的時候,他們就投降賠款。
最后到國家不得不變更政治體制的時候,當時康有為梁啟超提出了要搞君主立憲制度,但奕劻等人又搞出來了一個屬于愛新覺羅家的皇族內閣,和清初的八王議政沒有區別。
這些國家的蛀蟲從來不會管大清滅亡與否,他們知道自己是外來侵略者,能夠多在中國撈錢就撈錢,到時候滿清一倒下,他們就潤到國外,因為他們在國外存了幾輩子都用不完的銀子。
就是這些幾十萬的八旗宗室像虎狼一樣侵吞中國社會各個領域的利益財富,到最后清末的中國簡直就是變成了人間地獄,整個中國幾億人口的百姓在外國人眼中猶如乞丐一般的存在,這樣的奕劻和他背后的滿清,如果還有人幫助洗白的話,那就真的是沒天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