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傳承紅色基因和國防教育工作走深走實,引導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延安精神、根植愛國情懷、志做有為青年,12月10日下午,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在新能源樓報告廳開展以“傳承紅色文化 培育紅色工匠”為主題的紅色文化進校園宣講活動。湘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周文兵,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陳鴻蔚,中共湘潭市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文孝男,湘潭市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鄧國強,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祖德潤,湘潭市非遺中心主任萬峰及部分高職高院、中職學校負責人、師生代表應邀出席,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各年級學生參加活動。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陳鴻蔚在致辭中表示,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紅色文化教育,充分利用湘潭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著力傳承韶山精神、湖湘精神以及延安精神,努力用紅色文化擦亮學生政治底色,塑造學生道德品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實施校地軍融合育人工程,已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實施立德樹人工程,扎實推進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建設,在學思踐悟中涵養“強國一代”。
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祖德潤簡要回顧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以來的崢嶸歲月,強調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學習人民解放軍聽黨話、跟黨走的無限忠誠,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湘潭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活動分為文藝匯演和紅色大講堂兩部分。文藝匯演緊扣活動主題,首先入場的是情景朗誦《如愿》,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學子用深情并茂的表達方式,誦出了歷史的回響,喚出了青春的力量,引起了在場學生的共鳴;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湘潭岳塘區文琴藝術培訓學校糜鶴云老師演奏的雙簧管獨奏《我的祖國》,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對祖國深深的熱愛與祝福,激勵著我們在新的征程上繼續前行;湘潭市楹聯家協會劉安定老師通過展示與毛主席相關的紅色楹聯作品,講述楹聯背后的故事,增強了全體師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湘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樂瑤等老師演唱的小型花鼓戲《主席的襯衣》展現了毛主席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引導學生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紅色大講堂以圖文并茂的講座形式開展,湘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劉雙、王軍力老師一同演繹了《光榮的奔赴》,作品講述了湘潭縣土橋鄉(今射埠鎮)青年劉海濤,72年前光榮奔赴朝鮮戰場的情景,烈士的女兒劉光榮接過父輩的使命,奔跑在奮斗的路上,激勵年輕一代,奮斗,永遠是青春最美的模樣;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葉鵬作了《丹心系國防,共筑強國夢》的主題分享,他介紹了我國國防事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當前國際形勢,鼓勵學生將個人成長與國防事業相結合,積極投身國防建設,為實現強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三創合一(長沙)研究院鄧堯老師以《點燃工匠精神 點燃就業創業夢想》為題,通過將紅色文化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向同學們傳授如何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創新創業的經驗和技巧,激發大家的創業熱情,還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創業資源和平臺指導。
整場活動精彩紛呈,氛圍拉滿,全體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覺得這既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黨性教育,更是接受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進一步引導大家憶黨史、感黨恩、銘黨志。
據悉,此次活動是由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湘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湘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辦,湘潭市弘揚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湘潭市職業院校思政教育一體化聯盟承辦。(作者:趙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