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長勝
一直耕耘在ToC一線的美團,開始著力于ToB業務。
美團企業版自2018年以來經歷了快速發展和不斷創新的歷程,2024年升級了企業消費全景解決方案,并于12月11日在上海以“SIMPLE 激活企業內生力”為主題,舉辦了2024第二屆企業消費管理大會。
會上,人大商學院、美團企業版與美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企業消費管理白皮書》,推出SIMPLE模型,從可持續發展、一體化解決、成本最小化、個性化定制、合法合規、員工和客戶體驗六個維度概括了企業消費管理指標體系,為滿足企業消費管理訴求與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實踐的方法指引。
關于此動作,在市場和輿論中引發了無數遐想,也引起了我們的興趣。經過詳盡研究之后,撰寫了本文。
本文核心觀點:
其一,美團企業版找到了企業界“節流”的痛點,讓企業可以在保持正常經營運轉的前提下節省開支,防止“因省錢而切斷大動脈”的行為發生。
其二,美團企業版所處市場乃是一個數萬億的藍海,并非是ToC業務的附屬。
我們首先梳理一下美團企業版的主要業務邏輯。
業務邏輯:依托美團供給資源,美團企業版為企業提供多場景、一站式企業消費管理服務。
企業客戶:打通員工消費、支付管控和對賬結算,員工可在同一個平臺上輕松預定差旅服務,實現一站式、全流程、線上化的消費服務,并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解決方案。
供應商:拿到高質量企業訂單,且可以將其轉化為ToC的高粘性用戶。
從商業模式上看,這是一個多贏的利益共同體,這也是該業務能夠跑得通,跑得快的必要條件。
該觀點已經成為市場顯學,但并非本文討論的重點。本文想要探究的是,為何美團企業版發力恰在此時呢?這是許多文章所忽略的。
在宏觀經濟影響下,我國企業的消費行為開始變得日益審慎,簡單來說就是財務預算持續收緊。上圖為國金證券整理的全A上市公司中期間費用率情況,自2019年以來上述三項費用便被持續壓縮。
一方面,我們固然可以將此理解為應對不確定風險,企業經營風格趨向審慎,即從“省錢”中要利潤,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警惕,過分的省錢很可能會切掉主動脈,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這種案例在過去已經屢見不鮮。
以銷售費用為例,其主要組成部分乃是銷售人員的薪酬和差旅費用以及其他必要開支,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銷售人員在一線的推銷,銷售人員往往是企業的核心資產。但如果過多壓縮此部分費用,限制出差行為,則可能會動搖員工的積極性,最終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
對于企業而言,要在壓縮費用和正常經營中保持平衡是非常困難的,一些管理人士甚至將此視為硬幣的兩面,二者不可得兼。
在過去的管理模式下,企業的省錢多數要影響正常經營秩序,這成為了美團企業版被需要的機會。
美團企業版介入企業管理之后,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管理層和財務的預算管理能力,包括:
事前管控:支持事前配置管控規則等,確保“所見即可用”。
事中管控:支持事中消費報備和制度管理等,確保“預訂即合規”。
事后管理:支持事后多重真實性檢驗等,確保“真實可追溯”。
其成本節省的驅動力由“砍行為”轉向“提效率”,在確保正常經營行為下,有效降低費用,在當前宏觀條件下,價值感是持續放大的。
(美團企業版一體化解決方案)
在過去幾年,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的線上運營產品堪稱熱門賽道,各類辦公SaaS(軟件運營服務)都快速獲得了市場的青睞。這其中既有產品的創新機制,改造梳理企業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原因,又有企業需要對“效率”的追逐。
美團企業版也是如此,前文中我已經簡單勾勒了該產品當前對企業的必要性,在企業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突出了其業務對企業的必要性,“降本和增效”在此成為統一體,而非輿論所熱評的矛盾體。
正因為此“天時”,美團企業版開始深度參與諸多行業的消費管理變革,以個性化改造部分領域。
我們以最常見的企業用餐場景為例,當前還有眾多企業采用“團餐”的形式,目前市場分散程度高,頭部企業規模較小。
在原有采購模式下,企業的團餐采購環節存在相當多的跑冒滴漏現象,且團餐菜品的單一性又很難滿足員工的個性化需求,企業自建食堂,對成本和管理能力又提出新的要求,往往企業管理效率隨著組織架構的龐冗而低下。
在此思路下,我們更傾向于認為,美團企業版的終極目標乃是重塑企業的采購模式,如將集中采購的團餐模式轉為員工下單,集團統一結算的“化整為零”做法,在成本、效率及員工需求中獲得平衡。
僅用餐市場就有數萬億元的規模,加之差旅等業務,美團企業版所在賽道是非常可觀的,顯然不是有些觀點認為的ToC業務的附庸。
數字化時代,企業消費管理的價值正在被全行業看見。美團企業版作為企業消費管理賽道的早期創新者之一,持續打磨融合供應鏈整合、場景管控、服務履約三種能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讓企業消費變得越來越簡單。
遙想當年,我在報社和企業工作的時候,每到月底光貼發票這個活兒,就能折騰半天。更不要提每次出差,使用各種不同的ERP系統,填寫各種申請、匯報,真是麻煩得不得了。
現在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餐費報銷和電話費報銷,竟然不是同一個系統,要分別打開兩個系統操作,而且,我記憶相當深刻,每個月100元的電話費報銷填報流程,至少要用一個小時才能搞定,因此,我基本上沒報銷過電話費。
對比如今的美團企業版,簡直是云泥之別了。只得感嘆中國企業數字化進程的速度,一日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