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犧牲時年僅29歲,毛主席卻在他的追悼會上演講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稱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號召全體官兵向他學習,要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就是全國英雄模范張思德。
張思德(取材網絡)
張思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儀隴縣一個窮苦農民家庭。也是朱德總司令的老鄉。在張思德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外出打工了。母親也在他幾個月的時候就去世了。幸好有著嬸母的收養,他才長大成人。
1933年9月,紅四方面軍進入四川,解放了儀隴縣。張思德就加入了紅軍,成為了長勝縣獨立團二營的一名通訊員,剛入伍三天,張思德就參加了瓦子寨戰斗。并在戰斗中立功了一次。
同年冬,張思德就進入到列寧小學學習,畢業后不久就當上了特務連的班長。
1935年3月,張思德跟隨著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征。在長征途中,由于食物短缺,往往就需要在草地上尋找能吃的草藥。而張思德就積極響應了嘗百草的號召。每次都走在部隊的前面。為部隊尋找能吃的草藥,他總是會把最危險的事留給自己,
張思德事跡(取材網絡)
1936年10月到達陜北后,張思德就積極進入到云陽榮譽軍人學校學習和養傷。并在次年十月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國民黨開始對我軍陜甘寧地區展開封鎖,企圖遏制我軍的發展。為了打破這種包圍,我軍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而張思德就在這種情況下,帶領一個班在三個月之內就完成了燒炭3萬斤的任務。成為了我軍的燒炭小能手。
1944年,為了準備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張思德再次承擔了燒炭的任務,為了能完成任務,張思德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燒炭之中,那里最苦最累,張思德往往就會出現在那里。在他的帶領下,短短時間內,就成功燒好了五萬斤上好的木炭。
張思德(取材網絡)
1944年9月5日,天空中朦朦下著小雨。張思德像著往常一樣,正在和戰友們修建著炭窯。突然,炭窯在雨中發生了崩塌。來不及多想,張思德一把就將戰友推出了窯口,而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炭窯中,戰友得救了,張思德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年僅29歲。
1944年9月8日下午一點多,為了紀念這位戰士的付出。舉行了“追悼張思德同志大會”。毛主席親自送了一幅花圈,挽聯上寫著:“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并在追悼會上,毛主席還做出了《為人民服務的講話》,稱贊張思德的犧牲是重于泰山的,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犧牲的。
張思德雕像(取材網絡)
張思德英雄短暫的一生,卻都是一直在踐行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中,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張思德精神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必不可少的軍魂。向張思德英雄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