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后不久,陳賡便奉命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當學員的同時,還擔任學員隊隊長。
學習期間,根據統一安排,組織開展了對張國燾錯誤路線的斗爭。對于這場斗爭,陳賡政治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特別是他在紅軍時期,曾在四方面軍有過一段工作經歷,當過師長。在鄂豫皖期間,陳賡便反對過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后,考慮到陳賡對四方面情況比較熟悉,中央曾派陳賡到四方面軍,意在讓他多做一些工作,以促進兩個方面軍的融合。后來,張國燾對陳賡進行陷害,并且“準備把他殺掉”。周恩來為了保護陳賡的安全,專門派人給他送信,這樣陳賡才脫離了險境。
在對張國燾錯誤路線進行批判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主要就是張國燾畢竟是四方面軍的一把手,在批判張國燾時,難免波及到四方面軍的一些高層干部。甚至包括四方面軍不少名將,都被當作反革命,被逮捕關了起來。
顯然,在那種批判張國燾的大勢下,斗爭有不斷擴大化的勢頭。關鍵是,它已經波及到了一些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
此時的陳賡卻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認為這樣把斗爭擴大化的勢頭必須制止。于是,他向黨中央和毛主席直接反映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甚至這樣直言道:“在這場斗爭中,我們的做法有些過左”,“這些同志哪一個也不是反革命......”。
在那種政治形勢下,陳賡敢于這樣直言說出他的看法意見,公然提出“哪一個也不是反革命”,這是需要相當的政治勇氣和膽識的,絕非常人所敢為。
一是出于對革命事業的公心。陳賡作為資歷頗老的黨員,作為一個黨性非常強的黨員,他的仗義執言,主要是出于革命事業的公心。并不夾雜著任何個人情感的東西。對于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他是深惡痛絕,堅決批判與斗爭;但對于四方面軍的干部,他認為一碼是一碼,這些人都是革命同志,不能因張國燾的錯誤,而波及延伸到這些干部身上。
二是出于對四方面軍干部的了解。陳賡本就在四方面軍工作過,很多高級干部他都很熟悉了解。特別是在對敵戰斗中形成的彼此認知和結成的友誼,那是經得住任何考驗的。對于四方面軍的這些干部,陳賡深知他們政治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愛憎分明,特別是在戰場上都是錚錚鐵骨,以特別能打仗、特別能吃苦而聞名。對于這樣的革命干部,在政治上擴大化,把他們視為反革命,顯然是革命事業的重大損失。
三是出于剛正不阿的率真性格。很多人都知道陳賡風趣幽默的一面,實際上,這種風趣幽默的背后,更多的是陳賡率直率誠率真的性格品德。這使得他敢于仗義執言,敢于說公道話,敢于打抱不平。顯然,這種仗義執言,是為革命事業負責,是為指揮打仗負責。對于他的這種性格,黨內甚至黨外很多人都知曉這一點,這也是陳賡的威望影響頗高的又一個原因之一。
對于陳賡的意見看法,毛澤東主席十分重視。經過多方調查了解,主席決定制止這一錯誤做法。為此,主席還還“親自到監獄里去找被捕的同志談話,懇切地征求意見,迅速地糾正了當時工作中的偏差,放出了被關的同志”。
放出的這些同志很快投入到新的崗位,繼續帶兵征戰,后來大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有的甚至還成了開國上將、中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