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月,這對傅作義和蔣介石來說是個難忘的時光,張家口和天津戰役的勝利,讓傅作義不得不主動向我軍求和。此時的他幾乎已經沒有了可以談判的籌碼,但心中仍有許多的不甘。此時他的內心十分糾結,因為在城內還有老蔣的二十萬重兵,他們的態度始終模糊不清,傅作義無法簽署和平的軍事協議。天津城內有中央軍第四,第九兵團,整體火力較為完整,在兩軍談判之際,他們有很多機會和時間反攻,說不定能沖出四野包圍。但他們并沒有這樣做,究竟是為什么?1948年九月五日,楊成武兵團根據中央指示,遠距離奔襲張家口,采取圍而不攻之策,經過三天的戰斗順利包圍張家口。此舉意在引出傅作義部署在西線的主力三十五軍,同時四野程子華兵團率先入關,途經懷來,密云切斷平張鐵路。
考慮到三十五軍機械性能較高,火力強大,主席又給楊得志發了封電報,讓他從河北富平趕來支援楊成武兵團。只要三個兵團在作戰過程中不出什么差錯,絕對能吃掉傅作義三十五軍。距離和平解放京津也就不遠了。此時的傅作義卻陷入了難以選擇的絕境之中,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北上支援沈陽,二是聽從老蔣命令,率軍聯合湯恩伯集團部署長江防線。而此時東野戰軍正在圍攻錦州,而從華北到東北必須經過葫蘆島,錦州,恰好中了林彪的圍城打援之計。若南下必然會被老蔣奪走兵權,自己往后如同傀儡一般被老蔣拿捏。傅作義的顧慮早已被主席猜得一清二楚,于是他特意囑咐華北軍區,讓他們放慢推進速度,以防傅作義率軍離開華北。
就在他舉棋不定之時,他的一位美國朋友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美國政府決定另選一個國軍將領,這個人正是傅作義。因為美國政府已經猜到了遼沈戰役的結果,蔣介石注定失敗。有了美國政府的支持,傅作義心中有了八成把握,他決心駐守華北,說不定可以憑此戰扭轉戰局。果然老蔣兵敗東北,并集中傅作義,杜聿明等人在南京召開國防會議。同時美國政府再次致電傅作義,他們決定支持華北集團,要想長久合作他必須想辦法重創解放軍主力。有了美國這句話,傅作義堅守京津的決心無比堅定。在兵敗東北,淮海失利的情況下,老蔣決心集中傅作義大軍增強長江防線。為此他以東南軍政長官為誘餌,建議華北軍隊全面南下,指揮官依然是傅作義。
若是旁人自然深信不疑,但經過這么多年,傅作義早就看穿了老蔣丑惡的嘴臉。在國民政府,所有人都知道老蔣任人唯親,重視嫡系防備其他派系。一旦他離開華北,老蔣說不定在途中就會派兵俘虜他們。于是仗著美國在背后撐腰,傅作義對眾人堅決表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守好華北。老蔣心中頗為不滿,但最終還是屈服在了美國的淫威之下,經反復協商,國民政府計劃將傅作義主力部署到天津和塘沽,同時政府這邊再出動二十萬中央軍,把守北平,張家口一線。傅作義堅信東野打完遼沈肯定要休整三到五個月的時間,因此在實際的部署中,他并沒有將其主力放在天津和塘沽,而是駐守北平。
他萬萬沒有想到,東野僅休整了二十多天就秘密入關,這還是密云城被攻克的消息傳來后才知道的這個情報。十一月二十九日,楊成武帶著第三兵團圍攻張家口,僅三天就吃掉了敵軍三千余人。傅作義誤以為這是華北軍區發動的局部戰役,便計劃出動三十五軍,意圖消滅楊成武兵團,再轉頭對抗東野戰軍,殊不知此舉正中主席的圈套。三十五軍動身后,程子華兵團迅速向懷來開進。三天后三十五軍先頭部隊抵達張家口,與楊成武兵團展開激戰。而此時程子華兵團也推進到了密云,然而在這時程子華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讓兵團主力攻打密云。卻沒想到打了兩天才拿下城池,更重要的是還驚動了傅作義。讓敵人提前知曉了我軍的戰略計劃。而楊成武那邊也出了差錯,讓三十五軍從眼皮子底下離開張家口。
在主席的指揮下,三個兵團在新保安全殲三十五軍。傅作義被迫與我軍展開談判,中央一面對其施壓,一面部署天津戰役。由于自尊心作祟,和平談判一度陷入僵局。劉亞樓奉命集中三十萬大軍攻打天津,僅用了二十九個小時便俘虜了天津十五萬守軍。這一次傅作義主動坐回了談判桌上,毫不猶豫答應了雙方此前的協商條約。然而當我方提出和平解放北平之時,傅作義顯得格外猶豫。為此中央對其展開了政治工作,經過多輪協商,傅作義才說出了心中顧慮。如今北平還有中央軍第四,第九兵團,雖說戰斗力不如三十五軍,但憑借北平堅固的城防,也能堅持下來。此時中央軍還不知道傅作義正在與我方商量和平解放北平這件事,若直接對外宣布,他們極有可能反攻。
畢竟他們是老蔣親手培養出來的軍隊,對老蔣很是忠誠。若他們反攻,那么這座文明古城很難完整保存下來了,更重要的是會造成上萬北京民眾的傷亡,這就違背了黨中央的戰斗原則。據傅作義透露,第四兵團司令李文和第九兵團石覺對起義很是抵觸,并明確表示了拒絕。對于他們此時為何不反攻,傅作義心里很清楚,他們在等解放軍給出一個滿意的條件。他們很清楚自己與解放軍的差距,負隅頑抗只會落得和三十五軍一樣的下場,但他們手里有北京這個大籌碼,用它來爭取利益最大化還是很值得的。傅作義決定先穩住普通士兵,他命人給城內的官兵們發放了慰問金,給將領額外的補貼。隨后他以調整部署為借口,把中央軍調離城門,由嫡系311師接管。
并巧妙地將中央軍主力和普通部隊分割開來,讓他們分別把守城內和城外,就算指揮官有意反抗,也無法調動城外的兵力,最終也只能投降。此舉很快傳到了老蔣耳中,他恩威并施,一面放棄姿態,一面暗中派遣特務刺殺北平政府的一些高級干部,意在殺雞儆猴。傅作義又怎會不知老蔣的真實意圖,他的態度十分強硬,讓老蔣不得不繼續后退。從十八日開始,蔣介石與傅作義不斷通電。到了此時老蔣明白傅作義不會改變主意了,于是便打起了感情牌,希望對方能將少校以上的軍官和必要的武器送出城,他會派遣飛機將其送回南京。蔣介石難得用極其委婉的語氣與傅作義協商,這讓他感到十分為難。
兩人好歹認識了這么多年,多少還是有些情分在的。況且對于起義老蔣也并未阻止,反倒是求他幫忙。傅作義更不好開口拒絕了,再者城內的大部分守軍都是中央軍,若他拒絕老蔣的請求,恐怕他們會即刻反攻。于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黨中央,希望當天解放軍能打下蔣介石的運輸機。同時以防御解放軍為借口,先是在城內外部署了多支巡邏警隊,并集中石覺,李文等將領,讓他們每天必須參加五六個小時的會議,還邀請了各界影響力極高的人士參加和談會議。這些措施大大限制了石覺等人的行動,他們不得不接受這個和平協議。一月二十一日,傅作義正式宣布和平解放北平。三十一日,東野百萬大軍入駐北平。平津戰役以難得的和平局面而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