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2年5月26日
以海軍大將齋藤實為首的日新內閣正式成立,齋藤兼外相。
東北義勇軍李海青部5000人在哈爾濱西豐樂鎮一帶與日軍激戰。
鄂豫皖紅軍奪取京漢路的陸家山站。
1933年5月26日
馮玉祥組成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經吉鴻昌、宣俠父等人推動,馮積極作抗日軍事準備,一面調留駐汾陽之教導團到張家口,連同宋哲元部駐張的一個團為基干擴大編練;一面與退入察境之義勇軍廣取聯絡,加之方振武率抗日救國軍張人杰、鮑剛兩師亦已到達宣化。籌備就緒后,是日馮在張家口通電就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職,并派員分赴廣州、濟南、天津等地向有關方面說明抗日決心。通電略稱:“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得寸進尺,直以滅我國家、奴我民族為其決無變更之目的。握政府大權者,以不抵抗而棄三省,以假抵抗而失熱河。邇者,長城全線不守,敵軍迫攻平津,公言將取張垣,不但冀察垂危,黃河以北,悉將不保。當局不作整軍反攻之圖,轉為妥協茍安之計,方以安定民心之詞,自欺欺人。”“數月以來,平、津、滬、粵及各省市民眾團體,信使頻至,文電星馳,責以大義,勉以抗日。”“玉祥謹依各地民眾之責望……出任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率領志同道合之戰士及民眾,結成抗日戰線,武裝保衛察省,進而收復失地,求爭取中國之獨立自由。”“所望全國民眾,一致奮起,共驅強寇,保障民族生存,恢復領土完整。”
馮玉祥以原察省府代主席仵庸及各廳長不愿合作抗日,紛紛離張往平,是日委佟麟閣暫代察省府主席,派吉鴻昌任察省警備司令,張礪生任副司令。
古巴華僑抗日總會、舊金山旅美華僑抗日會電國民政府,反對與日訂妥協條約。29日,印尼雅加達華僑電汪精衛稱:“公等可下野,亡國協定萬不承認。”
顧維鈞在世界軍縮會議總委員會上發宣言稱:“中國政府在中國主權未伸張,并在此時殘害中國之侵略未解決前,不能允諾限制其采取御侮防衛所必須之自衛權。”
入新回軍新編第三十六師馬仲英部進攻奇臺。是日,盛世才率省軍及白俄歸化軍四五千人出發抵御。29日行抵阜康、孚遠間之三臺,得知奇臺失陷,恐省城有變,于6月1日率部返迪化。
1934年5月26日
日人擬開采興隆金礦。
日僑在天津組織的“在華青年聯盟”,阻撓中國海關檢查日船。
天津市公安局連日捕獲私募華工出關之犯人4名。
北平當局談,日方確已提出平沈通車辦法。
抗日義勇軍拆毀吉林省穆陵縣馬橋河站附近中東路軌,下午,日兵車至此顛覆。日軍若山師團森田支隊受伏擊,死20人,傷25人。
1935年5月26日
進抵遷安追擊孫永勤部之日軍本日起,分別向遵化馬蘭峪、撒河橋、古北口撤退。
1936年5月26日
田代在天津正式就任日華北駐屯軍司令官,并檢閱天津日軍。
有田決定派東亞局長桑島赴華北視察。
財政部設防止陸運走私總稽查處,以英人安斯邇為處長。
1937年5月26日
東京方面對華空氣突然緊張,各報紛紛煽動宣傳。
因汕頭事件,日駐臺灣海軍司令率軍艦抵汕頭。
華北日武官以柴山、清野為中心舉行會議。
天津日本浪人強行占領我海關分卡。
1938年5月26日
日本近衛內閣改組。“擴大派”頭目杉山元陸相辭職,由板垣接任;廣田外相辭職,由宇垣一成繼任。宇垣宣布取消1月16日近衛不以蔣介石政府為談判對手的聲明。
國民政府電賀宇垣任外相,暗示“日華協調”,宇垣電孔祥熙建議孔赴日商談。
日軍第16師團侵占豫西馬牧集,該師團混成第3旅團侵占河南虞城。
軍令部何成璞向軍委會建議在河南考城以西決黃河堤,阻止日軍西進。
第1、5戰區奉蔣介石令,以皖省歸德、亳縣、阜陽、潁上為據點,構成第一道防線;以豫省開封、扶溝、周口、潢川為據點,構成第二道防線,阻止日軍西犯。
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論持久戰》的演講,6月3日結束演講。
八路軍115師韓先楚689團、曾國華第5支隊、129師東縱2團在山東臨清附近消滅偽軍張殿卿、馮午橋部1000余人。
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代表毛那抵漢口,次日發表廣播講話,支持中國抗日。
1939年5月26日
日海軍發言人稱:封鎖中國大陸海域,日方要求有權在中國沿海地區勒令任何船只停止駛行。英、法對此提出抗議,美國表示密切注意。
日機5次輪番轟炸福建福州,毀房甚多。
毛澤東在《抗大三周年紀念》一文中提出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撲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彭德懷赴冀南與鹿鐘麟會談河北摩擦問題,未取得一致意見。
晉冀豫軍區接管“晉中人民救國合作社”,將其擴大為太行合作總社,下轄4個分社,主要從事經濟建設工作。
1940年5月26日
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巡視團湘贛桂組在團長蔣廷黻、委員吳景超(經濟部秘書)、倪渭清(內政部秘書)、李銳(財政部科長)、趙恒升(行政院秘書)抵衡陽視察。
1941年5月26日
冀東日軍大規模“掃蕩”盤山(在薊縣西北25里)、燕山(在薊縣東南)、別山(在薊縣東南30里)地區。
陜甘寧邊區政府發布《陜甘寧邊區政府為動員人民運銷60萬馱食鹽的決定》。
延安公營商店聯合會成立。
1942年5月26日
日軍第36師團一部,侵占太行區晉冀邊峻極關附近的梁溝,破壞了八路軍一個大軍火庫。
偽滿公布《日滿二重稅防止令》。
入緬中國遠征軍第5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18日在細摩公路戰傷,于本日在緬北茅邦村殉國,年38歲。10月16日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戴安瀾
1943年5月26日
鄂西會戰中,我江防軍于本日至27日與日軍激戰,尤以第5師、18師陣地最激烈,日軍傷亡亦最重。
國防最高委員會召開行政三聯制檢討會在軍事委員會大禮堂開幕。
中共中央發表《關于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表示完全同意解散共黨國際。晚上,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集延安干部會。毛澤東作了關于共產國際解散的報告。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定和共產國際的“提議”。
1944年5月26日
廣東東江游擊縱隊在大亞灣救出陳納德第14航空隊B25轟炸機失事隊員5人。
1945年5月26日
日軍第11軍從廣西南寧撤退。
第二方面軍主力3路大軍先后進抵廣西桂林城郊,28日收復桂林。
浙境日軍由永嘉進占瑞安,這是瑞安第四次淪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