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點進來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在這兩年都經歷了一些不順。平心而論,這些不順,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大家的能力、運氣或努力程度不行,而主要是這幾年大環境的變化,讓大家一下子沒適應過來。
你肯定也一直在想各種辦法,試圖把這些不順解決掉,重新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但是在一個逆風的大趨勢下,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順應這種大趨勢,并且思考在這個大趨勢之下,還能做些什么?
1
有一位朋友的經歷,或許能給你一些參考。
朋友是某國民新消費品牌的創始人。在前些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時候,他的企業以更猛的速度發展,上了市,市值高達千億人民幣。
但這幾年形勢一變,公司發展開始遇到重重困難,營收進入下行軌道,市值的下跌都不能說“腰斬”,都斬得快到腳底板了。
可想而知,朋友心中有多么焦慮。他想了很多的辦法,做了很多努力,希望公司能重回前些年的黃金時代,但是形勢比人強,當風向已變,再厲害的蒼鷹,也沒法飛出原來順風時的速度。
后來,他專門到日本去了一趟,就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在經濟低迷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而他去的那些日本公司,出奇一致地給出了統一的答案:在經濟低迷期,公司的首要目標是活下來,而不是快速增長。然后告訴了他怎么能活下來的辦法。
聽完這些日本企業家的答案,朋友瞬間了悟:原來,我追求的方向本來就錯了。要快速增長很難,但是要活下來,那還不容易嗎?
從那天起,他的焦慮霍然而愈。
說來也怪,當把目標調整為活下來之后,他的心就安定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業務的推進,也不再瞎折騰了,就踏踏實實練好內功,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沒想到這樣一來,企業反而止住了原來的頹勢,又開始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樣子。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原來的增長態勢,但是活下來挺過寒冬,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是肯定沒問題的。
2
我們都聽說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意思是,在大約三十年的時間里,日本的經濟增長幾乎停滯了。
從數據上看,1995年日本的GDP有5.55萬億美元,而到了2023年則縮水到4.21萬億美元。人均GDP也從原來的4.42萬美元下降到3.39萬美元。也就是說,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日本的整體經濟實力反而變弱了,人們的平均收入也整體降低了。
事實也是如此,按照人均收入和消費構成來看,過去三十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而且由于長期的經濟前景不明,對未來的希望黯淡,日本整體陷入一種所謂的“低欲望社會”狀態。
這一點在商業上也有所體現。過去三十年來,日本在全球重大的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中全面缺位,沒有新產生過在全世界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甚至原來日本的優勢產業如家電、汽車、半導體等也逐漸在萎縮。
而中國在過往三十年的發展則恰好與此相反。GDP由1995年的0.73萬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7.79萬億美元,人均GDP由609美元增長到12614美元,總體經濟實力以及人們的平均收入都有了質的飛躍,也產生了比亞迪、寧德時代、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含TikTok)這樣一批在全球都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公司。
我們已經習慣了經濟總是快速增長、創新總是層出不窮、生活總是不斷改善,完全無法想象,如果今天的中國,經濟實力、產業發展還有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還停留在1995年,會是一種多么可怕的景象。
但是,天道無常,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長盛不衰,中國經濟已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如此大一個國家,在如此長的連續時間段里,如此高速增長”的奇跡,也必將有回歸正常狀態的時候。
這幾年,我們看到GDP增速已經慢慢降下來,從原來的10%以上,降到7%以下,到這幾年甚至出現了三十多年都沒有過的2.2%。
2024年已經到年底了,從前三季度的情況看,今年GDP增幅應該是低于5%的,雖然在全球主要經濟大國中已經算是相對較好的,但是與我們過往相比,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得適應新的形勢了。
這種新的形勢,大家應該也都已經有切身體會。做企業的朋友都已經感受到,這幾年做生意越來越難。我們隨便看一看周邊,業務萎縮、盈利下降的應該是大多數,還有不少已經陷入虧損甚至倒閉。大家普遍的心態是:對未來很迷茫、很焦慮。
每個人都有必要考慮:在經濟增長沒那么快,發展機會沒那么多的時代,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辦?
這樣的形勢,我們沒經歷過,不知道怎么辦,但是日本人知道啊!他們都已經這樣過了三十年了。
在“失去的年代”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企業,怎么在有限的增長前景下過好現在的日子,怎么保存實力熬過寒冬,怎么尋找機會等待春天,甚至怎么逆勢增長,日本人已經摸索了三十年,已經有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經驗。
這些我們過去可能用不著,但是現在,有可能就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或許,我們也應該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那樣,到日本去看看?
3
受朋友經歷的啟發,何加鹽·商道研習營專門策劃了一期日本之行。
去日本,我們需要學習什么呢?
最重要的,應該是以下三個方面:
研習內容一:低迷年代如何確保有質量的生存?
繁榮的年代和低迷的年代,生存法則肯定是不一樣的。很多在繁榮年代行之有效的打法,在低迷的年代會一下子行不通。如果非要繼續用那一套打法的話,只會一敗涂地。
低迷年代,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著,而且要高質量地活著。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去了解,那些曾經穿過一個又一個周期,既經歷過繁榮,也挺過了低迷,最終活得還不錯的企業,在低迷期是怎么做的?
有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你或許聽過他的名字,叫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在27歲和52歲時,先后創立過兩家公司:京瓷和KDDI。這兩家公司經歷了種種風風雨雨,穿越了一個又一個周期,全都做成了世界五百強。而且在日本“失去三十年”之后,這兩家公司依然活得很好。
更厲害的是,稻盛和夫曾經親身經歷過一家公司因為大環境變化而瀕臨絕境,經他出手救助后,很快起死回生。那就是2010年的“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傳奇經歷。
當時,由于金融危機等的影響,日本航空公司瀕臨破產,時任日本首相邀請稻盛和夫擔任日航CEO以拯救這家公司。稻盛和夫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并創造了該公司歷史最高的利潤。
我想,我們面臨的不順再難,也難不過當時日航的絕境。而稻盛和夫究竟用了什么法門,把日航救活過來的呢?
更進一步,稻盛和夫究竟是怎樣把兩家公司都做到500強,并且讓這兩家公司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能持續發展的呢?
本次日本研學,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去稻盛和夫紀念館和他一手創建的京瓷公司學習交流,了解稻盛和夫屢次成功,在逆境中屹立不倒,背后究竟有怎樣的奧秘。同時,以“敬天愛人”為核心的“京瓷哲學”,也是企業經營管理非常值得學習的經典。
另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對象,是“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和他創立的余市蒸餾所。
竹鶴政孝早年在蘇格蘭學習威士忌釀造,回日本后,跟朋友合伙,釀出了日本第一款威士忌,名叫“山崎”。但后來,他跟合伙人之間發生了矛盾,就離開了,自己創辦了一家果汁公司。
但果汁公司也遭遇了巨大困難,差點倒閉,后來竹鶴政孝將公司轉型,在北海道札幌市成立了余市蒸餾所,開始生產威士忌,即后來鼎鼎大名的“NIKKA WHISKEY”。
本次我們將去余市蒸餾所學習。我們將參觀竹鶴政孝和其蘇格蘭妻子麗達的故居,了解竹鶴政孝的創業故事,尤其是創立余市蒸餾所、并將其發展壯大的故事。同時,還可以學習威士忌的歷史,參觀釀造流程,并現場品嘗威士忌。
研習內容二:大環境不好的時候還有哪些機會?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不論怎樣的環境下,總還是有一些敏銳的人,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機會,賺到了別人認知之外的錢。
據我們觀察,日本那些在失去的年代保持基業長青的企業,主要是抓住了這么幾個機會:一是經濟結構轉型的機會;二是消費降級的機會;三是情緒價值產業機會。
1.經濟結構轉型的機會
在經濟好的時候,人們會大量購買家電和電子產品,而這些產品用到一定年限,就會面臨淘汰和升級換代的問題,這個現象疊加在經濟轉型期,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機會。
中國也進入到家電和電子產品由原來的“耐用消費品”逐漸變為“非耐用消費品”的時代,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提高,每年廢舊電器和廢舊電子產品的數量全球第一。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環保技術,對這些廢舊電器和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有巨大的需求。
日本的松下公司,早在20多年前,就根據日本當時的經濟轉型需求,建立了大規模的環保技術中心,該中心是松下集團為了實現循環型經濟社會而建立的實驗性工廠,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家電回收處理中心。
我們將赴松下環保技術中心參觀和交流,了解在一個社會大規模更新換代情況下,如何利用環保理念和技術,獲得發展機會和創造社會價值。
此外,松下是日本代表性的成功企業,常年處于世界五百強之列,曾經多年引領世界家電和電子數碼產業的發展。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也被稱為“經營之神”,在全世界享有盛譽。到松下工廠學習,還可以學到松下集團發展歷史和經營管理經驗,并親身感受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管理之魂。
2.消費降級的機會
經濟繁榮的時候大家愿意多花錢,經濟低迷的時候大家不想多花錢,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其實這里面也隱藏著巨大的機會,因為消費習慣的改變,就意味著產業重塑。
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里,涌現出一些發展得很好的企業,例如優衣庫、無印良品、堂吉訶德等。它們基本上都成立于80年代,從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不景氣時開始騰飛,在所謂的日本“第三消費時代”和“第四消費時代”最終成為行業巨頭,并走向世界。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堂吉訶德百貨店。堂吉訶德是在日本“失去的三十年”興起的商業奇跡,原本只是一間小小的折扣店,現在已經發展為日本排名第四的零售業巨頭,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開出了分店,被稱為“零售打折之王”,是經濟低迷期逆風成長的最佳樣板。
我們將去大阪難波的道頓堀City Walk,這里是大阪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也是電視、電影里經常看到的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既有眾多高檔商場,也有集市型的商業集中地,還有美麗的運河夜景和無盡的美食,可以考察日本不同的商業業態,也可以給家人選購禮品。唐吉訶德道頓堀店是大阪最具代表性的門店,其地位相當于胖東來的天使城店。
3.情緒價值產業機會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經濟低迷的時候,提供情緒價值的產業就越是興旺。例如在中國,當其他行業紛紛叫嚷艱難的時候,演唱會、露營、釣魚等行業卻異常火爆,很多商場其他業態都變得相對冷清,但是餐飲、游樂等項目卻反而更紅火。
這是因為,當經濟形勢變化的時候,人們的主要關注點從原來的“如何搞錢”變成現在的“搞不到錢的情況下怎么以較低成本尋開心”,情緒價值產業就會大發展。
日本的情緒價值產業體驗,我們將主要去北海道雪國溫泉、札幌啤酒和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
北海道是眾所周知的“雪國”,北海道的雪景應該說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雪景了。我們都在電視、電影、書上、網上可能看過過無數次,而溫泉也是人們提起北海道就會馬上在腦海中浮現的場景。
北海道的雪每年都會一直持續到3月份,因此,我們2月去的時候,正好也是屬于賞雪的季節。我們也將去日本代表性的溫泉勝地,早在1866年就開湯迎客的著名的定山溪溫泉,體驗日本獨有的溫泉文化。
北海道是日本最早的啤酒釀造基地,札幌啤酒(Sapporo)是日本代表性的啤酒之一。札幌啤酒博物館最初是札幌啤酒的生產基地,后來工廠另辟新址擴建,原址被建成博物館,現在是日本最著名的啤酒專門博物館。
在這里可以了解啤酒的歷史、釀造過程,以及札幌啤酒的文化與傳統。還可日本啤酒發展史,看到早期的啤酒海報和廣告,感受不同年代的設計風格,并現場試飲獨一無二的鮮釀生啤,品嘗北海道最有名的美食成吉思汗烤肉。
白色戀人(白い戀人)是日本著名的巧克力和冰淇淋品牌。從1976年發售起至今,已經成為風靡全世界的一種北海道特色點心,也是北海道最有名的伴手禮,每年能售出約2億多塊。
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是巧克力夾心餅干和冰淇淋的生產地和展示地。我們可以參觀制造工廠,品產點心,也可以體驗親手制作。
除了上面的產業考察之外,我們還專門安排了一場官方交流。在北海道期間,我們會去北海道道廳,與札幌市政府官員座談。
根據日本的行政區域劃分,“道”相當于中國的省,“道廳”相當于省政府所在地。札幌是北海道首府,日本第五大城市,也是日本北部地區的行政中心和工商業中心。
2024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將東京都、大阪府和大阪市、福岡縣和福岡市、北海道和札幌市四大區域指定為“金融與資產運用特區”,并出臺了一系列金融資產運用措施,來支持四大特區的發展。
我們將與札幌市政府官員,就札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情況,以及作為金融特區的特殊政策與舉措,在札幌的產業和金融投資機會等方面,進行交流洽談。
研習內容三:不順的時候如何保持良好心境?
人這一生,其實誰活得質量更高,到最后比的是一個心境,尤其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更是如此。
大家都難,但你在難的時候不焦慮、不抱怨、不沮喪,還能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一份快樂,那才是真正高手。
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順,如何在不順的時候保持良好心境,也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目前的形勢,正是我們需要為這門課交答卷的時候。因此,這個時候去日本,我們一定要好好學學這方面。
這塊內容,我們主要安排的是日本代表性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點。
1.奈良市
文化考察是研習的重要一環。越是經濟低迷的時代,人們越是需要文化的滋養,并且從文化中去尋找破局的機會。
奈良是日本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日本古代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在中國唐朝時期,奈良曾一度成為日本的首都,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度影響,因此,奈良的古建筑有非常鮮明的中國唐代長安和洛陽風格。
著名的唐代高僧鑒真法師,東渡日本后,就是在奈良傳法,成為日本佛教律宗始祖,并最終圓寂于此。
2.奈良東大寺
東大寺是鑒真法師傳法之所,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筑古寺,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鑒真法師生平六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有一次被海風吹到了海南三亞,還有一次被當成海盜抓起來,多次差點死掉,總共歷時十二年,才終于成功。抵達日本時,他已經66歲,雙目失明。但最終,他成為深度影響日本佛教和日本文化的著名高僧。
鑒真的故事和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了解。在面臨人生任何困苦的時候,鑒真的精神都可以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激勵我們。
3.奈良公園
奈良公園是日本的國家名勝公園。除了景色優美,文化氛圍濃郁,這里最有名的就是遍布公園的奈良小鹿。
網上提起“說走就走的浪漫”,常常會用“去巴黎喂鴿子”來舉例,但是在初春的季節,去奈良喂小鹿,這份浪漫,跟去巴黎喂鴿子相比,分毫不差,甚至額外增添了一份別有風味的美好。
4.奈良國立博物館
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以佛教文化而聞名,是探索佛教歷史、文化、文物、美學、藝術的絕佳之所,自然也是收起一切焦慮,尋回禪心,讓靈魂歸于寧靜的的絕佳之所。
5.唐招提寺
鑒真法師主持修建,也是鑒真圓寂的地方,是日本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佛寺,有眾多詩詞文章歌詠。其中有一尊千手觀音,被認為是現存日本最古老的木雕,其與寺中的盧遮那佛和藥師佛,都是日本國寶級的文物。
6.北海道神宮
北海道神宮是北海道最重要的神宮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1869年日本明治時期,最初是為了祈求神靈保佑北海道的平安與繁榮而建立的,現在是日本神道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承之所,也成為人們祈福的地方。
這也是體驗日本傳統文化重要的地方,既是在喧囂的世界里感受心靈寧靜的絕佳場所,也是新年祈福的勝地。
7.小樽
小樽是一個極其漂亮而寧靜的海邊小城。她曾經是北海道重要港口,現在以浪漫文化和絕美風景而聞名。宮崎駿動漫電影《千與千尋》經典片段“水中列車”,就是以小樽的實景為原型。
巖井俊二的著名電影《情書》,也以小樽為主要取景地。“為了見你一面,因此來到小樽”是其中最著名的臺詞,也成為小樽這座浪漫小城最好的廣告語。
前不久,《情書》女主角中山美穗不幸逝世,也讓很多人再次憶起小樽,甚至專門到小樽去紀念她。
美人已逝成追憶,小樽飄雪有情書。在下雪的時候去小樽,將會有一份獨特的情感體驗。
小樽壽司也是久負盛名,“壽司屋通”(壽司一條街)是小樽名氣最大的一條街,日劇《將太的壽司》也是在這里拍攝。我們逛完小樽也會在這里體驗壽司。
以上就是本次日本研習的主要安排,希望你會喜歡。
在行程中,會有五位研習老師全程陪伴。
1.何加鹽,商道研習營創始人,經濟學碩士,曾長期在政府研究部門任職,商業&牛人成長研究者,暢銷書《持續進化》作者。
2.郎晴,旅日華裔企業家,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曾在北海道大學、北海道科學大學任教,在日本商社與律所任職,現從事中日中小企業商務交流事業。
3.Tom,國內某名牌大學碩士,日本名校博士,現為大學老師,對日本文化與商業有深入研究。
4.胖子,商道研習營聯合創始人,國際關系學碩士,曾在大型國企任職,后從事投資業務,現為加鹽文化合伙人。
5.真哥,商道研習營聯合創始人,歷史地理學碩士,曾從事外事工作,后為投資人和連續創業者,現為加鹽文化合伙人。
研習的具體行程如下,歡迎報名參與:
附:今年十月,商道研習營曾經去韓國研習,我寫了一篇回顧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看完你就會知道何加鹽·商道研習營是什么風格,你可能會有什么收獲,以及會有怎樣的感受和體驗。
歡迎掃碼報名參加日本之行。明年二月,咱們日本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