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仙河鎮幸福社區黨委緊緊圍繞“幸福花開”黨建品牌的工作思路,探索實施黨建引領下的老少兼顧“服務圈”、共治共享“輻射圈”的“雙圈聯動”社區工作法,聚焦急難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實際問題,“圈”出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
黨建引領
筑牢基層黨建基礎
幸福社區針對自身特點,確立“黨建引領、黨員帶頭、融合推進、幸福花開”的總體思路,夯實黨建基礎。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優化完善“社區黨委-居民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樓棟長-單元長-庭戶長”的6級組織架構,吸納一批熱心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使居民與社區聯系更加緊密。踐行幸福樓道建設。聚焦百姓身邊的“關鍵小事”,居民公共生活的“最小單元”,實施“一樓一特色”文化工程,打造了一批孝老愛親、綠色健康、書香文明、平安建設、鄰里和睦的特色鮮明幸福樓道,成為基層黨建打卡“新地標”。加強黨員教育學習。強化“線下+線上”教育場所,設立“陣地閱讀區”“燈塔書屋”“視聽墻”,充分保障黨員、居民有新書可讀、有內容可學。針對轄區內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以支部為單位,開展“送學上門”,確保教育全覆蓋。
因地制宜
打造老少兼顧“服務圈”
幸福社區以實現小區居民家門口有活動場地、學習有去處、精神有需求為目標,整合轄區資源,打造老年關愛、兒童友好的老少兼顧“服務圈”。一方面,聚焦“為小”服務,托舉時代“朝陽”。依托幸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圍繞青少年各年齡階段需要,有針對地增設“海洋球池”“攀巖墻”“微劇場”“兒童游樂區”“早教課堂”等活動陣地;積極整合轄區學校、社會組織、商圈資源、自治組織和公益團隊等多方資源,圍繞青少年群體的切實需求,開展大手拉小手、陪伴共未來等服務活動10余次。另一方面,聚焦“為老”服務,情暖時代“夕陽”。加強硬件改造升級,建設老人棋牌活動室、乒乓球活動室、便民服務大廳、多功能廳、燈塔書屋、墨香苑、手藝坊等服務設施,豐富和滿足了老年人的娛樂需求。同時,在幸福一區設立“協商議事長廊”,為老黨員、居民開展居民議事活動提供交流平臺。
組織聯建
打造共治共享“輻射圈”
幸福社區黨委發揮黨建聯建優勢,共聚多方力量,細化資源清單,打造共治共享“輻射圈”。創新實施“公益+抵償+商業”的社區合伙人模式。立足居民需求,聯合港區、企事業單位實施“物語傳情”和“情暖幸福”兩類9個微項目,安裝60盞太陽能滅蚊燈等“小切口”微改造項目,讓社區居民可感、可知、可信,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歸屬感。組建“銀齡新社工”隊伍實施“幸福微項目”。成立5支以離退休黨組織書記為主體的“新社工”隊伍,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幸福巡邏”“幸福安全護航”等一系列的“幸福微項目”認領活動,為社區基層治理貢獻“銀發力量”。構建黨員發揮作用常態化機制。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建立項目、崗位、人員“三張”清單,按照黨員的工作特長、服務意向科學匹配對應崗位和項目,推動200多名機關、企事業黨員主動到幸福社區報到,成立康乃馨“老黨員”先鋒宣傳隊、勿忘我“金剪刀”等志愿服務隊13支,開展幸福巡邏、整治花磚凸起等系列活動36次,入戶理發78次,打掃衛生82次,代買生活用品1521次。
下一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仙河鎮幸福社區黨委將圍繞“幸福花開”黨建品牌,不斷優化完善黨組織體系、健全完善各類群眾性的組織體系,進一步深化“雙圈聯動”治理方法,凝聚各方先進力量,持續共建“幸福生活圈”,譜寫幸福社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