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讓我們走進山東出入境邊檢總站,看看向戰而行的袁志遠的青年故事。
十年磨劍
他是戰訓融合的“開拓者”
2024年春,一場驚心動魄的“紅藍對抗”演練在山東某口岸營區打響。作為山東出入境邊檢總站藍軍骨干成員,濱州邊檢站袁志遠帶領“破襲小組”突襲重點區域,在爆破聲與煙霧中“暴恐分子”快速突入,紅軍預設的多道防線被逐一擊破。
“他的戰術設計就像手術刀,刀刀切中要害。”參演隊伍感嘆。這一場場貼近實戰的對抗演練,飽含著他從警情想定、戰術行動到實戰復盤全過程付出的成果。
自2015年入選山東邊檢總站實戰教官團以來,他始終潛心研究警務實戰技能的實踐應用,常常是白天組訓不停歇,夜晚復盤到深夜。
入選山東邊檢總站中級兼職教官后,這位“尖刀教頭”的足跡更是遍布齊魯大地所有國門口岸,累計開展實戰送教與對抗訓練數百課時。翻開他的戰術背包,總有一本寫滿批注的《警務實戰教學案例集》——這是他從警10余年沉淀的“武功秘籍”。
2024年5月,在國家移民管理局警務實戰技能戰術培訓班上,他融合傳統武術中短促發力等訓練理念提出的“狹小空間警械使用訓練法”引發廣泛共鳴,獲評優秀學員,并在山東邊檢總站實戰送教過程中得以推廣;同年11月,被抽調國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實戰練兵考核組期間,他以嚴實細致的工作作風獲得兄弟總站廣泛贊譽;今年年初,更是獲評國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實戰練兵標兵個人。
研戰合一
他是攻堅克難的“研究生”
面對日益復雜的口岸安全形勢,袁志遠將執勤現場變成研究陣地。針對山東口岸各港區危化品泊位及儲備區較多的實際。他實地調研數十個重點部位,上報《執勤現場及危化品口岸應對爆炸襲擊風險的處置對策探索》被山東邊檢總站納入全省推廣學習材料。
同時作為古文化愛好者和業余“收藏家”,他曾多次向駐地文博機構無償捐獻藏品,并敏銳發現口岸一線防范走私文物的漏洞,撰寫《移民管理機構打擊文物走私工作探索》專題調研報告。他還創新提出“一線主控、區域聯查”等工作法。
主動破局
他是勤務發展的“助推器”
濱州邊檢站建站初期,面對業務空白,袁志遠白天帶隊執勤,晚上梳理出數十項勤務流程規范,并集全隊智慧編寫成《勤務流程一本通》,被民警稱為“通關寶典”。這種近乎苛刻的精神,正是他所在執勤隊實現連續5年勤務零差錯的秘訣。
他負責編寫的3大類20余項處突預案、十余個實戰教學課件,正在助力一線民警在應急處突和勤務規范化道路上昂首闊步。
近年來,隨著港口外貿業務不斷增長,船多泊位少的矛盾凸顯,錨地管控壓力加大。經過梳理調研,袁志遠發現單一執法力量難以應對復雜情況。他主動敲開駐地海事、海警、海關等5家單位的大門,白天協調會商,深夜整理協議草案,最終促成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的落地。如今,這項機制已推動聯合執法數十次,化解風險隱患多起,港口通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從青澀的業務小白到戰訓專家,從單兵尖兵到團隊帶頭人,袁志遠用十年光陰在國門線上刻下戰訓融合的青春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