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兼具體能和智慧,對于身處工業革命時代的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黃金年齡。
但并非所有的國家,35歲均是受歡迎的年齡。
在《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第十六條,用兩個指標限定了公務員錄用的年齡,一個是”年齡為十八周歲以上,三十五周歲以下“,另一個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在絕大多數場景下,能夠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年齡限定,錄用為公務員時的年齡,應該分布在在21歲到35歲區間。
在企業或部分公務員崗位上,這些限制條件更加嚴格,比如將學歷條件限定為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待聘人員年齡,僅分布在23歲或25歲至35歲區間。
當然,在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崗位上,比如簡單培訓即可上手的文職崗位,18-25歲是過去一些年間,經常能看到的招聘需求。
從全國看,1970年以來,年齡分布在21-35歲區間的人口,數量分別是多少?占全國同期人口的比重,分別又是多少?
了解清楚這兩個指標,有助于HR更好地了解人才年齡分布趨勢,也對企業制定招聘需求提供參考。
1970年到2050年的80年間,按照《世界人口展望2024》低預測數據,21-35歲人口數量有較大的起伏。
這個年齡段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出現在1998年前,當年全國有3.6億人,年齡在21-35歲區間,占全國同期人口的比重高達29%。
即1998年,全國十個人,就有三個年齡分布在這個區間,想招一個20-35歲的人,根本不是問題。
2010年,這個年齡段的人口,下降到3.2億左右,但隨后又開始上漲,到2023年,再次下跌到2.9億以下。
從低預測數據看,未來仍然會有一個高峰期,但峰值僅有2.5億(2040年左右),回不到1998年的2.8億。
到2050年,這一年齡區間的人口數量,將下降到1.6億。比重則下降到14%,即全國100個人,僅有14個分布在這個年齡段。
1.6億和14%分別是什么概念?哪怕到了2050年,哪怕全國平均年齡達到50歲,只要給出合理(不是足夠高)的待遇,這個市場上根本不缺人。
所以,如果不通過稅收調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和提高低收人群的收入,隨著經濟進入下行期,35歲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