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逃了?這膽子真是太大了!”
1938年,一則從晉察冀軍區(qū)傳來的消息讓彭老總震怒,甚至揚言要槍斃此人。
原來,是軍中一位參謀長因不滿自己被降職,一時興起,直接持槍逃亡。
這樣的行為,性質(zhì)是十分惡劣的,不亞于逃兵,彭老總的憤怒理所應(yīng)當。
然而,在終于捕獲此人后,毛主席竟然選擇從寬處理,甚至到了1982年,這人還能享受正職待遇。
而理由則是因為這人戰(zhàn)功顯著,認錯態(tài)度良好,那么,此人到底是何人?有著怎樣的功績?能讓毛主席這樣重視呢?
從放牛娃變成長征“勇士”
1913年楊上堃在江西出生,父母都是農(nóng)民,給地主家務(wù)農(nóng)維持生計。
楊上堃也是如此,小小年紀的他就成為了地主家的放牛娃,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沒有金錢、沒有朋友……
小時候唯一的玩伴就是自己日日照顧的那頭大黃牛,因此,孤獨無助的他在童年時期飽受欺凌。
不論是來自地主的孩子,還是同村農(nóng)民的孩子,他們似乎都想要在楊上堃身上找到那份居高臨下的滿足感。
然而,這樣悲催的生活不僅沒有讓楊上堃養(yǎng)成自卑敏感的性格,反而點燃了他心中那份久違的怒火。
他對這些欺凌的行為嗤之以鼻,對社會的不公充滿了憤怒,革命的的思想開始在他心中發(fā)芽。
1929年,革命的炮火打到了這個不為人知的小農(nóng)村,而楊上堃也在那一年加入了赤衛(wèi)隊,成為萬千革命分子中的一員。
在今后的日子里,懵懂無知的楊上堃跟著赤衛(wèi)隊走南闖北,打倒了無數(shù)地主,解放了無數(shù)農(nóng)村。
在接連不斷的斗爭中楊上堃逐漸認識了革命,理解了革命,最終奉獻給了革命。
他不想有孩子像曾經(jīng)的自己一樣,在地主無窮無盡的壓迫中艱難度日了。
1931年,楊上堃由于出色的表現(xiàn),正式成為了紅軍部隊中的一員,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在之后的一年里,他憑借堅強的斗志和曉勇的作戰(zhàn)風格,總是沖在部隊的最前線,幫助黨贏得了多場戰(zhàn)爭的勝利。
因此也引起了黨的注意,派他進入軍校進修,為將來成為一名出色的紅軍干部做準備。
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楊上堃擔任連長,在白石山阻擊戰(zhàn)中立下奇功,硬生生將敵軍擋在白石山,為大部隊贏取了寶貴的時間。
在長征中,楊上堃擔任紅四團二連連長,在紅軍部隊被十萬多人圍追堵截的關(guān)鍵時刻,他所在的紅四團被授予了強渡烏江的職責。
這次任務(wù)是否成功對于紅軍大部隊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是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而紅四團面臨的則是數(shù)倍于自己的敵軍和惡劣的地形條件。
這樣的情況下,楊上堃所在的連隊竟然越戰(zhàn)越勇,在炮灰中前進,一個連追著敵人幾個團打。
短短幾日內(nèi)就連下數(shù)個小山頭,在最后渡江的關(guān)鍵時刻,楊上堃甚至帶著16個人就強渡成功。
這讓他在這一戰(zhàn)后,獲得了“勇士”的頭銜,是強渡烏江的大功臣。
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楊上堃一如既往跟著紅四團走南闖北,血戰(zhàn)過婁山關(guān),還參加過平型關(guān)大捷。
在無數(shù)次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中,楊上堃的軍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他的職位也得到了提高,最終來到了參謀長的位置。
然而,就是這樣正意氣風發(fā)的楊上堃,竟然慘遭降職,這讓他的火氣一下就上來,最后做出了持槍逃亡的蠢事。
一時沖動犯下大錯
1939年,此時的楊上堃還是晉察冀第一師的參謀長,這地位是他一步一步憑借功績升上來的,讓其非常自豪。
然而,就在他想著在今后又立奇功,升向更高職位的時候,黨中央傳下來的一則指令卻讓他感到了晴天霹靂,竟然被降職了,成為了一營的參謀長。
這讓自傲的楊上堃非常不滿意,他覺得憑借自己的功績怎么也不應(yīng)該被降職,便向上級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但楊上堃并沒有得到滿意的回復(fù),這讓性子有些直的他非常憤怒。
最終一氣之下竟然隨著二十幾個人離開部隊逃走了,說要去建立一支新的部隊,等壯大了再回來向黨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樣的說辭卻很難說服黨,不少人都認為他臨陣脫逃,是一名逃兵。
而當這件事傳到彭老總耳中時也讓他大發(fā)雷霆,說要槍斃了楊上堃。
不過,楊上堃在剛出去沒多久,火氣就消了,重新冷靜下來的他很快就認識到自己闖了大禍,之后連忙回到黨中認錯,說接受黨的一切懲罰。
這件事情說大可大,畢竟對于一名軍人來說,臨陣脫逃可不是什么小罪,但楊上堃終歸沒有實質(zhì)性的給黨帶來什么損害。
再加上他之前出色的功績和認錯態(tài)度的誠懇,毛主席最終決定寬大處理。
僅僅只罷免了他的職務(wù),開除了他的黨籍,給了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之后,被免去職務(wù)的楊上堃進入了抗大學(xué)習,新中國成立后才重新投入到國家的建設(shè)中去。
在他后半生全新的生涯里,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參與了多次剿匪工作。
擔任了贛州分區(qū)副總司令,為當?shù)氐慕ㄔO(shè)貢獻出了自己極大的一份力量。
1982年,在他退休后,鑒于其對黨和國家的出色貢獻,享受到了正職務(wù)待遇,擁有著上校的軍銜。
結(jié)語
如若沒有那次持槍出走的事件,楊上堃甚至可能擁有少校軍銜,他終歸還是為了自己的熱血上頭付出了代價。
但是,不論怎樣,楊上堃對于黨和國家做出的功績都是實實在在的,更別說后半輩子的他改過自新,一心一意為當?shù)氐慕ㄔO(shè)服務(wù)。
這樣的人,不僅值得歷史銘記,更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
參考資料
【紅軍長征在貴州】經(jīng)歷的三大著名戰(zhàn)役. 貴州文明網(wǎng)
長征中的英雄連長楊上堃.黨史文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