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令人震驚的消息傳出,中國似乎已擁有一款隱形、高性能的第六代載人戰斗機,相關圖像開始流傳。
這款新飛機在早期階段身份不明,但其設計元素與中國第六代空中力量的愿景高度一致。
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和照片顯示,這款之前從未露面的飛機正在進行白天試飛,旁邊伴飛的是成都殲-20S雙座戰斗機,作為追擊機。盡管無法核實拍攝地點和日期,但殲-20的存在暗示成都飛機公司(CAC)工廠機場可能是拍攝地。
這款新型戰斗機由殲-20S護航,其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平面形狀和無尾結構,擁有改進的三角翼,脊線延伸至機頭區域,中央機身部分與殲-20相似。寬闊的機頭可能提供并排機組人員空間,但座艙視野有限,無法確定是單座還是雙座,串聯雙座也是可能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下一代戰斗機將采用無尾設計,這種設計此前曾以技術研究形式出現。早在2021年10月,CAC工廠機場的衛星圖像就顯示了一種神秘的無尾飛機形狀,這是一種大型改進的鉆石狀三角翼,機頭較薄,翼展大,與殲-20相似,但形狀有所不同。
無尾設計也是美國軍方追求的主要設計驅動力,旨在顯著減少雷達信號,提高空氣動力學效率,尤其是用于遠程作戰時。然而,無尾配置會對整體機動性產生不利影響,即使使用最先進的計算機飛行控制系統也是如此。目前這款新飛機上未見推力矢量發動機跡象,發動機排氣管安裝在機身后部頂部,是掩蓋紅外信號的最佳位置,類似于YF-23。
無尾結構、尺寸、造型和排氣布局表明,這款飛機專為隱身和耐力設計,但具體增強低可探測性的水平尚不清楚。僅刪除尾翼和尾翼邊緣,提供更一般的空氣動力學清理,利用殲-20已有技術,也將是巨大改進。顯然,這款飛機采用了比殲-20更先進的低可探測技術。
控制面的精心布置與無尾設計相結合,每翼有五個后緣控制面,包括靠近翼尖的分裂襟翼,提供偏航控制,同時用作空氣制動器。
就尺寸而言,這款新飛機可與殲-20相媲美,圖像顯示其長度至少相同。殲-20長度接近70英尺,這款飛機的雙輪主起落架也表明其重量相當大。大尺寸反映了對長續航能力和內部空間的關注,以容納大燃料負載、武器和傳感器。
這款飛機最不尋常的特征是進氣口布置,機身頂部似乎有一個進氣口,機身下部兩側還有兩個進氣口,引發猜測其可能采用三引擎布置。未經證實的傳言指出,動力裝置由三臺國產WS-10C渦扇發動機組成,與殲-20相同。考慮到總重量比殲-20重,可能需要三臺發動機以滿足性能目標。
中國一直致力于第六代戰斗機計劃,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22年9月,時任空戰司令部負責人、已退役的空軍將軍馬克·凱利表示,中國正在研發與美國空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下推行的同類空戰“系統”,包括第六代載人戰斗機。凱利指出,中國對第六代空中力量的看法與美國大體相同,強調信號特征減少、處理能力和傳感能力加速,以及借助開放任務系統迭代改進的能力。
凱利警告稱,中國第六代空戰計劃的隱身性能將比現有平臺有“指數級”提升。目前尚不清楚新飛機是第六代戰斗機的原型機,還是用于測試新技術的演示機。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一直在對不同的有人駕駛戰斗機配置進行初步測試。
該飛機也可能與新型區域隱形轟炸機有關,可能是中國第六代空中力量計劃中載人飛行部件的一部分。被稱為JH-XX的區域轟炸機計劃仍處于高度保密狀態。
更可能的是,這款飛機與中國版的美國NGAD計劃更緊密相關,旨在開發類似的載人重型“戰斗機”飛機,作為無人機的指揮和控制節點。航程、巡航速度、武器載荷和低可觀測性被認為是首要任務。
這款奇特的飛機在白天飛行,且飛行地點容易被拍到,說明中國可能有意展示這一項目。總體而言,盡管仍有許多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款飛機是一架大型、非常重的戰術噴氣式飛機,重視作戰無線電和生存能力。高空作戰可能是其特點之一,特別是如果配備三個發動機。最重要的是,如果解放軍空軍采購,它將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并在遠離家鄉的駐地長時間盤旋。
這款飛機能夠將空中、地面和海上的目標置于危險之中,對美國加油機、空運機、空中預警和控制以及偵察機,以及在前沿地區作戰的盟軍艦艇和部隊都有切實影響。它還將充當關鍵的力量倍增傳感器平臺,與具有相關續航能力的無人機僚機配合使用,殺傷力和生存能力將成倍增加。
今天出現的新型戰斗機據稱來自成都飛機公司,現在據報道(盡管未經證實)是殲-36。一張新的噴氣式飛機照片顯示,前機身上有“36”代號,但其余數字被審查。殲-36的命名合乎邏輯,因為殲-35是目前中國戰斗機系列中確認的最高數字。
機頭兩側有兩組大孔徑,一個看似電光窗口,另一個用于射頻傳感器,可能用于側視機載雷達(SLAR)陣列,提供更大雷達覆蓋范圍,允許使用獨特戰術,提高飛機生存能力。光學孔徑對偵察和態勢感知有用,相對較大的攝像系統能安裝在窗戶后面。
飛機后部有三組類似YF-23的排氣裝置,武器艙配置與殲-20相似,但可能更深更長。中央尾部可見額外的后緣分段表面,排氣從上方排出。這些表面的鉸接程度尚不清楚,飛機后緣有多達18個獨立部分。
飛機機頭上的飛行數據探頭對早期飛行測試配置的飛機來說是常見的。這些圖像提供了對中國新型戰斗機設計的深入了解,盡管仍有許多細節等待進一步揭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