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清宮劇在中國臺灣大受歡迎,不少細心的網友發現,后宮妃嬪好像都有留長指甲的習慣;其實,早在清朝之前就有貴族女子喜歡蓄甲,但清朝時達到鼎盛。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滿清時期的后宮妃嬪對美的追求,有一種獨特的形式,那就是喜歡戴指甲套;而此時華麗的指甲套已不僅僅只是裝飾品,還有特別的作用。
說起留指甲的緣由,并不是所有的古代女子都會蓄甲,蓄甲只限于一些皇宮貴族或富家女子,她們不需要干活,天天有人伺候,所以留長指甲不會對自身的生活有所影響,也正因為如此,長指甲也成了權貴的象徵,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權貴女子去留指甲和美化指甲。
到了清朝以后,后宮嬪妃更是人人愛留長指甲,以無名指和小拇指居多;不過,指甲留長以后,即使不干活,也很容易碰傷,為了避免不小心碰壞長指甲,便開始使用甲套,甲套多用金器加以珠寶修飾,夏季炎熱,夏季的甲套會做成鏤空的,十分美觀別致,在保護指甲的同時也更加美觀,而且戴甲套更是權貴的象徵。
換句話說,清朝妃子愛戴指甲套,除了美觀外,還有兩大作用,一是地位的象徵,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其后宮制度嚴格、等級森嚴。后宮妃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于她們的裝扮和飾品,都是被嚴格規定和控制的。因此,指甲套也成了地位的象徵。在等級森嚴的后宮體系中,妃嬪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指甲套的樣式和材質。
例如,皇后和貴妃佩戴的指甲套往往更為精美和奢華,可能會使用黃金、白銀制成,甚至鑲嵌珍珠和玉石,而普通嬪妃則只能選擇相對簡單的款式。
此外,指甲套也可以方便皇上辨識;眾所周知,在滿清的后宮中,妃嬪眾多,皇帝往往難以一一記住她們的面孔和名字;因而,指甲套上的不同裝飾和設計,成了皇帝識別妃嬪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標志。皇帝透過這些細節便能迅速辨識出嬪妃的身份,從而在后宮中與妃子們的互動更加得心應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