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都看了這個視頻:(視頻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5iBQUC2gswUC5SIAqDQYDg?token=225461415&lang=zh_CN)
綜合媒體報道,這是濟州航空7C2216航班,于曼谷時間29日凌晨1時30分從泰國曼谷起飛,原計劃于首爾時間29日上午8時30分抵達務安機場。
該客機準備在務安機場1號跑道降落時發現無法正常著陸而復飛,并在第二次嘗試“機腹著陸”時墜毀。
影像資料顯示,失事客機在跑道末端仍然未能減速,與機場圍墻相撞后遭嚴重損毀并起火。
推測事故造成179人遇難,只有兩名空乘幸存。
獲救男乘
十分悲傷,在2024年的年末,發生了如此嚴重的事故。
最早看到視頻的時候,我心中有幾個疑問:
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果機場已經得知飛機要進行這種無起落架的迫降,那機場勢必會做好萬全準備,比如在跑道鋪滿泡沫,道路兩邊會停滿消防車救護車等應急救援車輛。
相比較于飛機沖出跑道,無起落架的迫降更為兇險,因為機腹著地,極大概率會導致摩擦起火甚至爆炸釀成災難,但視頻中看到,現場空空蕩蕩,什么也沒有。
那是機場不知道,還是機長沒匯報?
韓國國土交通部官員在采訪中說,“如果有更多的時間,飛行員本可以要求地面采取準備措施,比如派遣消防車待命等”。
當現場記者問到“是否是因為時間不夠了所以消防隊無法提前部署”時,這名官員表示“據推測是這樣的”。
可機場消防的訓練中不就是為了應對這種突發狀況嗎,已經復飛了一次,肉眼可見的沒有起落架,“時間還不夠”,我不理解。
有很多媒體報道說“飛機撞鳥”,但在我們的理解里,鳥擊對起落架造成的影響有限,就算十分精準撞壞了液壓系統,波音737起落架也有其他物理釋放的方式。
真的匪夷所思。
又看媒體報道說,獲救空乘清醒后,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為什么會在這里?”
怎么看也不像是提前知道飛機要迫降的樣子。
但假如機長知道飛機起落架放不下來,要進行迫降,是一定、必須通知全體機組和旅客的,而且在第一次復飛之后,客艙機組是有時間組織進行迫降前的客艙準備的,但獲救空乘的一句“我為什么在這里”,我也很懵。
上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右發已經噴出火焰,或許是鳥擊造成。但單發失效屬于飛行員的必訓、必考科目,在波音737的設計中,一臺發動機也足以讓飛機落地。且在視頻的前幾秒,可以看到飛機的姿態沒有問題,就是沒有起落架。
用來在低速狀態增加升力的襟翼沒放下,右側發動機的反推卻拉開,而且飛機在觸地時幾乎已經過了跑道中段,留給自己滑行減速的距離明顯不夠,直至沖出跑道,撞上那個要命的“墻”。
那個“墻”也很奇怪,我看有博主發了現場圖,說那是“16振子航向LOC天線陣基座”,但不管是什么基座,一般都會要求與地面平行,不會像務安機場這樣堵在跑道盡頭上。
很多機場的跑道端頭會設置飛機跑道阻攔系統EMAS,原理大概是飛機高速沖進時,會很快達到這種特殊材料的閾值,會塌陷潰縮,然后讓飛機減速直至完全停下,但好巧不巧,務安機場的跑道正在維修,EMAS沒有生效。
天不時——遭遇鳥擊;地不利——跑道又短又故障還有要命的“墻”;人不和——莫名其妙的、毫無準備的迫降。
這可是179條鮮活的人命。
看@瘦駝老師分享,同樣是機腹著地,有準備的應該是這樣:
2011年11月1日,波蘭航空LOT16航班,一架波音767-300ER,搭載220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從美國紐瓦克機場飛往波蘭華沙機場。
起飛后不久,機組就發現中央液壓系統告警,顯示液壓油可能泄漏。
但是機組決定繼續飛向華沙,以消耗掉油箱里巨量的燃油。準備降落時,機組發現起落架無法放下。
機組人員向空管報告了特情,華沙機場立即進入特情狀態,清空機場跑道,暫停航班起降,消防和救護在跑道附近待命。
LOT16機組在華沙附近空域繼續盤旋一小時,以進一步消耗燃油,降低著陸時起火的風險。
同時,波蘭空軍起飛了兩架戰斗機,在空中對航班進行觀察和指引,在多次確認用其他方法無法放下起落架后,57歲的機長和51歲的副駕駛決定使用機腹迫降。
華沙機場的消防隊立即讓消防車在跑道上噴灑了大量消防泡沫,以降低機腹與跑道摩擦產生火花引燃油箱的可能性。最終飛機穩穩停在跑道上,全員安然無恙,飛機在評估后報廢。
昨天有媒體老師問我,說這種無力回天的空難,我們可以向旅客科普一點什么?
我想了想,覺得這種情況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只是如果我們在得知飛機需要進行迫降時,一定要聽從空乘的指示。
當機組宣布飛機處于緊急狀態后,旅客們一定要明確此時的情況已經處在危機之中,這種危機可能有多種誘發因素,但由于時間極其寶貴,沒有人有時間對當下的狀況去做出解釋,旅客所能做的,就是聽從機長的指示,并服從乘務員對你下達的全部命令。
如:取下隨身的尖銳物品和易燃物品,包括眼鏡、假牙、助聽器、絲巾、領帶、絲襪等等,將其放在行李架內或前方的座椅口袋內,系好并系緊自己的安全帶,確認周圍以及地板上沒有任何松散物品。
飛機在著陸如果遇到撞擊,速度會非常大,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極有可能使你受傷并威脅你的生命。而根據真實的情況,乘務員在迫降前的安全檢查中可能會對各種命令做出調整,但你一定不要有任何質疑。
在飛機迫降前,你要確認至少兩個以上的緊急出口在哪里,如果這些出口不能使用,你又該奔向哪里。
出口不能使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乘務員通過觀察窗發現機外有明火、煙霧、水位過高、機門嚴重破損無法打開等,她們會牢牢守在這個門前,用口令和手勢大聲的告訴你:“這個門不能使用!走那邊!走那邊!”
在每架飛機的客艙地板上,裝有應急撤離燈,客艙里濃煙滾滾,要彎腰捂住口鼻,順著地面燈光的指示撤離飛機。
如果指示燈光無法起到效果,也不用感到害怕,因為乘務員會拿著手電筒,蹲在地上為你照亮撤離的路徑,口令大概是:“低頭彎腰!用衣袖捂住口鼻!朝燈光的方向走!”
在真實的迫降和緊急撤離中,人們的情緒一定是恐慌的,但不管怎么樣,你都要記住一個原則:永遠不要去拿行李。
緊急撤離的時間按秒計算,誰也不知道危險會不會在下一秒繼續升級,你沒有任何權利耽擱其他人的撤離時間。在你伸手打開行李架拿行李的時候,早已亂成一團的行李架內物品會一涌而下,砸傷周圍的旅客,堵塞面前的通道,當其他旅客隨之效仿,整個客艙將會變成一個擁堵的煉獄。
同時,你的行李箱可能已經破損,當你拿著它跳下滑梯,若將滑梯刺破,后面的人們又該多么的絕望。
在你撤離出飛機后,你的第一反應必須是迅速遠離飛機,在陸地,你要撤離到風上側100米,如果是在機場內,便要朝著救援人員狂奔。
當然,在這整個過程中,如果你是青壯年,可以嘗試著幫助其他的旅客,包括老弱病殘孕、受傷的旅客,甚至是我們的乘務人員。
在迫降發生前,乘務員會在客艙里挑選援助者,如果你是軍人、警察、消防官兵等、你會成為首選,乘務員將對你們進行分工、解釋艙門的打開方法。
在介紹援助者的時候,最后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它就像一句咒語,每次乘務員說出口時都會讓她們變得無比強大:“如果我受傷,請將我帶下飛機。”
但無論是何種情況,身為旅客的你都不要害怕,我們的飛行機組和客艙機組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要經歷定期的、最嚴格的、最專業的訓練,在所有的未知狀況里,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保證每位旅客的安全。
將安全毫無保留的留給旅客,而危險,我們會面對。在撤離中,每個區域的乘務員以及當班乘務長、機長,都會在所有旅客撤離完畢后,最后離開飛機,這也是身為空勤人員的最高職責。
愿天下每個航班都能平安起落。也希望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愿意將此文傳遞給你關心的那些人們,至少在他們乘坐飛機遇到極端狀況時,多多少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