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3個月,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的收購案終于塵埃落定。
01
131.38億港元
阿里清倉大潤發母公司
1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與德弘資本訂立協議,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權,合計占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總數約78.7%。
根據協議,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 Retail將有權就待售股份收取最高金額約131.38億港元(約合123億元人民幣),相當于1.75港元/股。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出售高鑫零售73.66%股份,所得款項總額約122.98億港元。
圖來源:阿里巴巴。
此次出售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團將不再持有高鑫零售的任何股權。公告顯示,阿里巴巴將持續聚焦核心業務,提升股東回報。
圖來源:高鑫零售。
值得一提的是,高鑫零售CEO沈輝在公告發出后,也向大潤發全體員工發布了一封信,詳細闡述了交易的結果、由來及未來展望。
圖來源:聯商網。
此次收購方德弘資本是一家國際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成立于1995年,總部位于香港,由前KKR全球合伙人劉海峰和華裕能創建,管理團隊自1993年開始在大中華區進行投資,在過去的26年中,該團隊領導了一系列在中國PE界具有開創性的投資項目,扶植了眾多行業領軍企業。
在創立德弘資本之前,劉海峰先生曾任KKR全球合伙人、KKR亞洲私募股權投資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華裕能先生曾任KKR全球合伙人,負責大中華區的投資業務。在加入KKR之前,劉海峰先生與華裕能先生曾領導了摩根士丹利在亞洲及大中華區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他們領導投資了眾多行業知名企業,并在這些企業的董事會任職,例如平安保險、蒙牛乳業、青島海爾、圣農發展、遠東宏信、中金公司、百麗國際、現代牧業、中國臍帶血庫、中糧肉食、南孚電池、恒安集團、聯合環境、永樂家電、亞洲牧業、啟明醫療、MFS等。
02
牽手八年后
阿里與大潤發分手
回顧阿里與高鑫零售的交織關系,時間長達8年。
2017年,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宣布投入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2020年,阿里再次增資,直接和間接持有72%的股權,全面控制高鑫零售。
被收購的高鑫零售成為阿里的“新零售試驗田”。阿里特意從內部挑選出有快消工作經驗的林小海,接棒黃明端成為高鑫零售CEO。任職期間,林小海提出“多業態全渠道”戰略,通過數字化和組織創新,完成生鮮自營化的供應鏈能力建設。截至目前,高鑫零售旗下擁有大潤發、大潤發Super、M會員店三個主力業態品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鑫零售從2018財年至2023財年,無論是總銷售營收、收入還是經營利潤,都呈現出下滑趨勢。營收規模由2018財年的1013.15億元縮水到2024財年的725.67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則分別為25.88億元、28.34億元、28.72億元、-8.26億元、-7.39億元、1.09億元、-16.68億元,可以看出,2020財年盈利最高、2024財年虧損最大。
虧損之下,大潤發多次傳出被出售的消息。2024年3月,有消息稱“阿里將大潤發賣給中糧”。后大潤發雖否認,但決心聚焦主業的阿里明確“要逐步退出非核心的實體零售”。
2024年10月15日,高鑫零售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于2024年9月27日接獲一名有意要約人的接觸函,表明有意就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提出附先決條件的自愿有條件要約。
最終,在2025年1月1日晚,阿里巴巴將其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股權轉讓給了德弘資本。
圖來源:大潤發。
在傳出交易之前,高鑫零售并未放棄自救。2024年3月底,林小海辭去了CEO一職,由老將沈輝接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CEO,黃明端則繼續擔任董事長。新的管理團隊上任后,迅速進行了人事和業務上的調整。盡管部分門店關閉,但高鑫零售仍在積極拓展新店,并調整其經營策略。尤其是近幾年,公司不斷加大對“中潤發”(大潤發Super)及“M會員店”的投入力度,以期實現業績的逆襲。
財報數據顯示,2024財年內,高鑫零售新開了多家門店,已覆蓋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和城市。同時,公司還預計投入12億元進行業務投拓,包括大中型超市的開店和會員店的拓展以及門店設備的更新投資。未來,高鑫零售將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布局,不再局限于華東地區;而會員店則主要聚焦在華東的二、三線城市發展。
此外,大潤發還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利用自有APP大潤發優鮮等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自有APP大潤發優鮮占線上B2C營收的比例相當可觀,線上B2C總體訂單量也實現了同比增長。
最新發布的財年中期業績顯示,高鑫零售半年營收達到347.08億元,凈利潤1.86億元,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集團員工人數也達到了85778人。
最后,
近年來,阿里巴巴集團明確提出了“用戶為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并圍繞這兩大重心積極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的戰略優先級。這一戰略調整,無疑為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開始有序退出非核心資產,戰略聚焦核心業務的發展信號愈發清晰。去年12月,阿里巴巴減持小鵬汽車股份,套現近4億美元,隨后多次減持光線傳媒、商湯科技、華誼兄弟等公司股票,今年3月還出售持有的全部嗶哩嗶哩股份。
2024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與雅戈爾集團達成交易,將所持全部銀泰股權,以約74億元人民幣向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買方財團出售。
那么,銀泰百貨、大潤發之后,阿里巴巴下一步“清倉”又輪到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