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王曉磊
配音 | 史杰
零下三度、零下五度、大風降溫……北方的冬季,電動車主們你們還好嗎?不過說來也是奇怪,近一兩年,我們很少聽到輿論上對電動車冬季續航尿崩的吐槽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隨著國產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減也不再是個惱人的問題了,在最近的一兩年,汽車制造商用上了超乎你想象多的手段。
首先就是電池自加熱技術,最早,電動車的電池自加熱是用效率很低的“電熱”,也就是我們初中物理學過的公式:Q=I^2×R×T,和電熱水壺是一個道理,用在家里沒有問題,但用在電動車上,本來電池容量就捉襟見肘,產熱還要浪費一些電量,是老一代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水最直接的原因。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有了更多的手段來給電池包、座艙進行加熱。最基礎的,還是從電池入手,通過電子的電磁振蕩,來產熱,實現的方式和微波爐類似,給電池包施加一個振蕩的電磁信號,讓電子抖動起來,就可以均勻產熱。
另外一點,就是800V高壓平臺的普及,首先電池包的能量密度上去了,能有更多的電量,近幾年新上市的電動車,實際續航普遍在400km以上,也就有了更多冗余電量去進行產熱。另外在供給端,800V超充站的建設腳步也更快,不說別的,在小編居住的老小區,也都換裝了800V高壓超充,提升補能速度的同時,也讓冬季用車更方便。
評論(8)
請遵守《搜狐我來說兩句用戶公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