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育觀光部(以下簡稱 “文體部”)對違反概率型物品信息公示義務的游戲下達了公開整改命令。
文體部將一家中國游戲公司的《??????? 》列為公開整改命令的對象。處罰理由是未公示 “概率型物品(高級寶石箱子)” 的概率信息。文體部依據《游戲產業法》第 33 條(公示義務)第 2 項以及第 38 條第 9 項至第 11 項規定,責令其在 1 月 24 日前整改問題并提交結果。
《??????? 》是 2023 年 6 月通過應用商店在韓國國內開啟服務的移動端 3D 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根據谷歌應用商店公開的信息,推測其為中國開發商開發的游戲。(Hong Kong Homeless Project Tachnology Co.,Ltd)
文體部表示,由于通常手段無法確認接收整改命令者的地址等信息,依據《行政程序法》第 14 條第 4 項進行了公告。看來該游戲公司未指定明確的韓國國內代理人,且對整改要求及勸告也未予回應,所以才下達了公開整改命令。針對違反概率型物品標注義務的行政措施,按整改要求、整改勸告、整改命令的順序依次進行。
另一方面,2024 年 7 月游戲管理委員會表示,在概率型物品信息公開法案實施 100 天時,發現了 266 項違規事項并提出了整改要求。其中,外國企業的違規比重占 60%,在違規類型中,游戲內未標注概率的情況占比最高,達 59%。
如同此次案例一樣,海外開發商在未指定明確的韓國國內代理人的情況下開展游戲服務的問題也屢屢被提出。因為沒有代理人的游戲公司若突然終止服務,受損的將是韓國國內游戲用戶。若沒有國內代理人,就難以追究法律責任,而且對于遵守法律程序的開發商而言,還存在反向歧視問題。
韓國國會正在醞釀相關法案。在第 21 屆國會期間,共同民主黨議員李尚憲提出了 “海外游戲公司國內代理人指定制度” 法案,但因任期屆滿該法案被廢止,在第 22 屆國會,姜有貞議員已代表提出了相關法律。
議員李相憲曾提出,要求在韓國沒有地址或營業地點的游戲相關業務運營商,必須指定在韓國有營業地點的國內代理商,且代理人必須能夠履行相關合規事項。在媒體采訪中,議員李尚憲表示,許多中國游戲在韓國開服后立即誘導氪金,賺取了大量利潤后就很快停止運營,補充法案是為了保護韓國用戶。
若該法案通過,則意味著在韓國運營的外國游戲,必須在當地設立公司或尋求韓國公司代理合作。
文體部在 2024 年 4 月發布 “五年游戲產業振興計劃” 時表示,將通過國會盡快推進引入國內代理人制度,以解決反向歧視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