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我一直在使用微信公眾號新上線的 AI 配圖功能,效率提升的同時也挺好玩的。
不過,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變化。
先給你們看一下我在之前文章里的貼圖,這是 AI 配圖功能剛上線時的頁面設計。
注意,此時的交互邏輯只允許用戶輸入提示詞并讓 AI 生成圖片。
圖片生成后,默認比例是 1:1 的正方形。如果我的需求是生成一張文章封面圖,那就必須重新選擇比例再次讓 AI 生成。
就目前微信的 AI 生圖能力來看,重新生成一次的時間需要等待 15 秒左右。
也就是說,我想得到一張自己滿意的文章封面圖,最少等待時間是 30 秒。如果再加上風格修改,那等待時間就更長了。
顯然,這個交互設計是不合理的,微信團隊錯誤估計了用戶意圖。
單從這個設計來看,微信是搞砸了。
不過,優(yōu)化后的方案很快就上線了。
在最新版本中,如果是選擇文章封面 AI 配圖,一開始的默認尺寸就是 2.35:1,并且可以在菜單里選擇比例。
這么一來,就可以至少節(jié)省 15 秒的時間得到一張封面圖。
一個交互優(yōu)化,帶來用戶使用效率成倍提升。
同時,如果是在文章中插入圖片時選擇 AI 配圖,那系統(tǒng)會自動選擇 1:1 的比例,這是區(qū)分了入口場景的設計。
繼續(xù)看上面這張圖,我用紅線畫出來的那行小字以及在右下角圖片上標記的「插入」按鈕。
通過文案可以理解這個交互邏輯,直接點擊圖片可以查看大圖并更換生成風格,或者直接點擊插入應用圖片。
這么看似乎沒毛病,但放在真實用戶場景中,故事就不是這么展開了。
就拿我來說,這次更新上線后我發(fā)現(xiàn)交互邏輯跟之前發(fā)生了變化,到了這一步后我默認忽視了下面那行小字文案,直接點擊了圖片上的「插入」按鈕。
在這個場景下,我理解的是以為選擇插入后再更換圖片風格,結(jié)果恰恰相反。
在第一版的方案中,選擇圖片后會自動進入風格選擇頁面,第二版改變了這個交互路徑,多了一步點擊圖片本身。
當我重新進入這個頁面后,還是沒有留意下方的文字,而是摸索著點擊了圖片本身,這才進入到我想去的頁面。
對于我這個用戶畫像來說,這種小字文案說明是失效的,因為我不會去看,反而會基于自己的直覺和常識去操作。
從我使用 AI 配圖的場景來看,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不會直接應用 AI 生成的默認圖,而是會切換不同風格之后再從中做選擇。
這么一來,我的產(chǎn)品使用路徑就相對固定,一定是先到風格選擇頁面,再去選擇最終的使用。
如果要驗證這一點,可以通過頁面埋點來查看路徑數(shù)據(jù)。
但是現(xiàn)在的交互設計跟我似乎并不匹配,他們把比較明顯的「插入」按鈕做了強化涉及,只要鼠標移到圖片上就能自動顯示,但是卻把風格修改做了隱性設計。
此時你可能會說,不是有文案提示么?
不能說這句話沒用,但這句話在很多用戶眼里就是會被自動忽略的,不信你回憶一下自己在使用新產(chǎn)品時會認真閱讀操作提示說明么?
產(chǎn)品設計要符合邏輯,又不能完全按照邏輯,用戶場景和心理權(quán)重在某種程度上是大于邏輯的。
我覺得,比較好的方案是當鼠標移到圖片上時,同時出現(xiàn)「插入」和「修改」按鈕,此時用戶在交互路徑選擇上就保持了一致性。
并且,相比于點擊圖片本身查看大圖來說,修改風格才是剛需,現(xiàn)在圖片的小窗顯示已經(jīng)夠用了。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在圖片風格選擇的分類上,這是第一版的選擇。
這是第二版的選擇。
多了一些,改了一些,刪了一些,但好像用處不大。
首先從起名來看,第二版的純真動漫和清新日漫似乎沒什么區(qū)別,然后就是莫奈和穆夏過去抽象,用戶并不能直觀理解。
然后就是風格,這些風格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把 AI 生成的現(xiàn)實場景圖片模糊化。
比如漫畫風格,極簡線條風格,總之讓你看不出原圖的效果。
在這里的設計上,用一些比較好理解的風格名詞對用戶會更友好,比如漫畫、懷舊、黑白這類的。
最后說下 AI 配圖的使用體驗。
如果說其他還好,那目前最不能讓我忍受的就是生成速度,一次生成 4 張要等 15 秒,每次看到結(jié)果就像開盲盒。
如果不及預期,我就要修改提示詞再生成一次,再等 15 秒。要是修改風格,至少又要等 15 秒。
這個過程比較痛苦,如果能提速的話就好了,不過這也是目前 AI 的能力邊界,或者說成本邊界。
如果在能力和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一次只生成一張圖片?然后選擇不同的風格來生成其他的,似乎會提效一點。
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現(xiàn)在的 AI 速度,我覺得還停留在 2G 時代。
等到了 AI 的 4G 和 5G 時代,會比現(xiàn)在好很多。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今天的封面圖是 AI 生成的,修改了 3 次風格,耗時 1 分鐘,這似乎不比我去 Unsplash 找一張圖片快。
唯一的好處,就是符合我對文章主題的配圖預期。
一個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落日前的辦公室里,坐在辦公桌電腦前,用筆在紙上設計著產(chǎn)品方案,陷入沉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