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出軌到底該原諒還是離婚#
背叛了婚姻的中年男人,他們會離婚娶第三者嗎?
無論是在咨詢室內還是之外,我都時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問出這樣問題的人往往焦慮又疑惑,她們迫切想要知道一個確定的答案,“會”還是“不會”,似乎這個答案就將決定她們的命運。
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各執一詞。有的人說,中年男人又不是毛頭小伙子,他們沒有那么沖動,不會因為婚外情人而拋棄穩定的家庭和孩子;也有的人說,要是老婆孩子對他這么重要,他又怎么敢出軌呢?現在那些第三者都可狡猾了,肯定會想盡辦法哄著男人,讓自己上位,這種拋妻棄子另尋新歡的中年男人我見得多了!
到底哪一個答案才是正確的?如果要我來說,我會回答:
哲學家薩特說,“人通過選擇獲得自己的本質。”
不是“中年男人”這個標簽決定了他會怎么做,而是男人會做出的選擇塑造了他們是怎樣的人。
問問你自己,你真的想知道每一個中年男人會怎么做嗎?還是你所關心的,其實只有和你共處一個屋檐下、某個特別的“中年男人”呢?與其籠統地用所處的年齡階段去討論和分析,你更應該做的其實是深入理解另一半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做出不同選擇背后究竟有怎樣的心理機制。
為什么面對帶給你深深傷害的另一半,你卻只能用蒼白無力的“中年男人”會概括他呢?你也許沒意識到,但這種無視與忽略可能正是你們婚姻出問題的導火索之一。
好,我們還是先回到你的問題上來。為什么我們不能直接得出“中年出軌男人會做什么”的結論?因為比起從男人的標簽中推斷他們會做什么,不如從不同的選擇中解讀他們為何會這么做。
問一個中年男人出軌后會不會離婚和第三者在一起,好比問一個中年男人喜好米飯還是面食,換成這樣簡單通俗的例子,你就更容易看出為什么這是無法回答的——條件里根本沒有給出任何信息,又哪里能夠判斷呢?全天下不知道有幾億中年男人,他們當然各有各的偏好,你只能說一個頓頓面條的男人可能更喜歡面食,不是去猜,而是去看他做出怎樣的選擇。同樣的,如果你想要什么樣的男人可能會做出那些事,就需要去觀察做出不同選擇的兩類男性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區別。
01
會離婚娶情人的男人
出軌后會離婚娶情人的男人,他們的心理畫像總體上呈現出更明確的情感需求和更高的行動力,在風險決策上傾向于冒險,樂于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那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的道德。
對激情的高度敏感
在親密關系中,這一類男性的核心動力是追求新鮮感與激情,他們非常容易被關系中的吸引力和認同感打動,更注重感性體驗。
如果讓他們說清楚自己中年出軌的動機,很多人會想也不想告訴你,一眼能望到頭的乏味婚姻生活讓他們覺得窒息,和第三者在一起讓他們體驗到一種年輕時戀愛才有的久違的熱烈感。
人到中年,生理機能的下降和生活瑣事堆積會讓許多男人產生焦慮與無力感,此時他們急需一種新奇的體驗來激活自己沉悶的人生。但在別的正經賽道上,跳出舒適區哪有那么容易?只有婚外情是最易得的,只需要放縱自己,男人就能沉淪下去。由于他們對激情的高度敏感,很容易將婚外情的體驗拔高到本不應有的高度,讓他們覺得原有的婚姻在失去激情之后也沒有了全部的意義,所以急于擺脫現有的一切,好徹底擁抱新的生活。
這種特征其實表現出了他們對深層感情需求的覺察力不足,過分依賴性感情的刺激,離婚娶了第三者之后,當激情逐漸消退,他們很可能再次感到不滿足。
在感情中追求理想化的幻想
要說這一類男性有多喜歡第三者,其實也不是那樣,他們只是習慣于在親密關系中追求理想化的幻象,選擇眼前的某一個對象視為“理想伴侶”的化身,將對現有婚姻的不滿反向投射為第三者的“優點”,把第三者和原配進行片面的比較。
比如,他們可能會說第三者溫柔貼心,有多么多么關心他的心情和想法,但老婆只會為了一點小事和他鬧脾氣,甚至瞧不起他,在家里從來不讓他順心如意,所以他才要和原配離婚,只有第三者才能讓他得到幸福。男人卻忘了,老婆對他的耐心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消耗殆盡,而是在婚姻里的一件件瑣事里消磨的。第三者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只不過是沒有經歷柴米油鹽的考驗罷了,要是他們兩個當初就早早結婚,說不定崩得還更快呢。
這樣的男人渴望完美無缺的關系,卻沒有意識到現實中的關系里一定會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就算他們和情人順利結婚也很容易遭遇情感的落差。他們缺乏解決的能力,就只能在不同的關系中不斷逃避下去,永遠抵達不了真正的幸福。
對自身缺乏長遠規劃
這樣的男性也更關注當下的感受和需求,容易被當下的情緒和欲望所驅使,卻不重視未來生活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這種缺乏長遠規劃的思維模式使他們忽略了離婚帶來的種種麻煩,比如經濟分割,子女撫養,長輩能否接受第三者上位,社交圈子里對他的評價降低……他們對這些后果的敏感性極低,甚至可能認為所有問題都會隨著新關系的確立而自動解決。
以上這些特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同塑造了他們:對激情的渴望促使他們理想化第三者,將其視為現有婚姻的“救贖”,進一步推動離婚的決心,缺乏規劃的思維模式也使他們在決策時低估了將會到來的種種惡果,讓他們在親密關系中陷入了“尋找激情→逃向外界→再度失望”的惡性循環。
02
出軌后不會離婚的男人
出軌后傾向于不離婚的男人,他們的心理畫像則表現出將穩定與責任置于優先位,卻又不甘心壓抑自我情感需求的矛盾心理。他們有較強的風險規避傾向,偏向于關注生活中務實的部分,比如離婚會帶來的對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的損失。所以他們會更容易進行維持現狀的選擇,但不離婚并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第三者,他們只是想要通過更隱秘的方式實現情感滿足,而不是冒險改變生活結構。
對責任的傳統化認知
這一類男性的行為更受傳統責任觀念的影響,他們更重視婚姻作為社會契約的一面,對婚姻的理解更多是穩定、秩序、完整,是對家族和社會的承諾,而非兩個人的情感關系,因此即便他們覺得婚姻伴侶對自己的吸引力有所減弱,他們也仍然傾向于保留婚姻關系,以履行自己作為父親、兒子的責任。
你可能忍不住想反駁:男人都出軌了,這還談什么傳統和責任?這首先就是不道德,不負責任!
此言差矣,這是因為你所理解的責任和傳統觀念中的責任有所不同。在保守觀念里,男性的責任是養家糊口、維持家庭穩定,至于男人也應該保持忠貞、從一而終,這其實是建國解放后才隨著男女平等的國策所建立起來的新觀念。
責任觀念傳統的男性被內化了“要為孩子負責”、“要成家立業”的價值觀,他們害怕離婚可能會帶來的對下一代的情感創傷,害怕自己在長輩眼里成了拋妻棄子的小人……這些恐懼讓他們壓抑了個人的情感需求,也讓他們產生了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感受,在情感上的孤獨和空虛之中,他們不由得渴望婚外情能帶來些許慰借,卻又不敢指望和第三者建立穩定的聯系,走入婚姻更是不可能發生。
情感需求的分裂性
這種保守心理也讓這一類男人在情感上呈現出一種分裂的現象:他們既在婚姻中尋求穩定與安全感,又渴望情人關系帶來的自由,他們追求著一種危險的“平衡”。
傳統的責任觀念讓他們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想要努力維持表面上的“好父親”、“好男人”的社會角色,但面具戴得越久,他們就越能清晰地意識到真實的自己并非如此,自己的內心中還存在著另一層次的需求,必須通過摘下面具來滿足。
但他們對自己的情感需求認知并不清晰,傳統的責任觀念從不鼓勵男人去思考自己想從親密關系中獲得什么,他們只知道婚姻和原配應該向自己提供秩序與安穩,而責任束縛之外的東西,他們也就下意識認為只能從婚外情中得到,通過第三者來滿足對個人存在意義的補償性追求。
這反映了他們在心理整合上的不成熟,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在一段關系中做自己,又保持這段關系的穩定,所以選擇用兩段的關系來分別承載自己不同層次的需求。
他們對激情和穩定的對立認知,使得男人無法在婚姻中尋找傳統責任觀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加劇了情感需求的分裂。
這兩種特征共同形成了牢固的枷鎖,把他困在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唯有撬開這些枷鎖,男人才可能跳出桎梏,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在婚姻的復雜情景中,中年男人的每一種選擇既是對外部的回應,也是對自身內在需求的映射。關鍵不在于選擇了哪條路,而在于能否從選擇中洞察內心的真實需求,尋求心靈的整合與成長。
同樣地,不論你是作為旁觀者,還是作為當事人的另一半,了解這些選擇背后的心理動因,你才能更好地在情感困境中找到自己的答案,成就內心的平衡與自由。
本文首發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