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醫也經常說“濕氣”。但是它并不是指空氣濕度,而是說的人體的一種病理狀態。一個人體內濕氣過重,其實反映的就是他體內水液代謝失衡所產生出來的一種病變。
而水液代謝失衡與脾胃功能有著非常大的關系。脾胃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輸布水液。如果人體脾胃功能出現了故障,水濕不能及時運化造成水液停滯,最后形成了濕氣。
除了脾胃功能失調,濕氣也有可能來自外界。比如潮濕的環境,經常大量吃生冷寒涼的食物等,這些原因如果長時間伴隨,就會加大濕氣入侵的風險。
當濕氣進入人的身體之后,會慢慢阻礙人體內的氣血運行,久而久之,人就會感覺身體變得沉重,頭昏腦漲,四肢也越來越沒有力氣了,關節處還會有紅腫疼痛的現象。除了身體外在影響,濕氣還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濕氣過重的人常常容易感到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嚴重的情況還可能出現精神不濟、失眠多夢。
“無濕”身子清,想要遠離濕氣,建議日常生活中做好下面3點:
首先就要重視造成濕氣重的原因
比如,不要讓自己經常處于潮濕的環境,下雨天減少外出,如果不小心淋雨了,一定要及時洗個熱水澡,頭發要吹干才能睡覺,不要總在空調房內吹空調,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有新鮮的空氣。保護脾胃健康,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總吃一些生冷寒涼、油膩高糖的食物,避免不良飲食習慣傷害到脾胃,影響脾胃運轉。
其次可以多用物理方法
艾灸就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物理方法,將一支艾條點燃,對著肚臍眼的地方灸一灸,能夠讓你感覺到熱氣進入身體變得溫暖起來,而且還能讓人感覺放松,被艾灸的部位會有活絡起來了的感受。
艾灸所用到的艾條,它里面包裏的是天然植物艾草,這是一種純陽植物。利用艾草灸身體,有一定的溫陽散寒,祛濕止瀉的物理作用。
當然,艾灸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比如不要直接對著皮膚灸,可以隔一層薄薄的衣服,也可以放一條小方巾,隔開灸避免燙傷皮膚。還有每次艾灸不要灸太長時間,一般20分鐘左右就可以,連續灸一周左右,要停幾天。如果在灸的過程中覺得不舒服,應該停灸。記得艾灸之后要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及時為身體補充水液。
此外,適量運動幫助排汗
每次一說到運動,就會有一大堆人跳出來說沒時間,每天那么忙,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來運動。其實,運動不需要太長時間,也不需要太高的強度,適量運動就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還能促進排汗,多余濕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人在運動時可以顯著提升身體代謝率,有助于身體之中多余水分和廢棄物排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濕氣。所以,不要強迫自己追求高強度運動,身體過度疲勞,反而損傷身體。
如果你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上班族,可以每周抽出15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運動,每次40分鐘左右就行,像快走、慢跑、騎車、打球、太極拳、瑜伽等都是可以的,按你的喜好來就行,最主要是能夠一直堅持,讓身體有主動出汗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