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駐阿富汗大使于喀布爾與塔利班高層進行了會晤。會后,塔利班發布的新聞通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大使提及某些方面正意圖阻撓中國與阿富汗之間政治和外交關系的發展與深化。此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究竟何方勢力在暗中試圖破壞中阿關系?是否某個特定國家在其背后操縱?
在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道路上,確實存在企圖破壞的力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似乎成為了某些國家進行破壞活動的焦點。不久前,阿富汗塔利班與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發生了沖突,這不禁令人思考,是否與此前的某些外交接觸有關?
據了解,近期主要有兩個國家與塔利班進行了接觸。首先是俄羅斯,數月前,俄羅斯派遣了以紹伊古為首的高級代表團訪問阿富汗。其后,美國和阿富汗也在卡塔爾舉行了秘密會談。這些外交動態與隨后發生的塔利班與巴基斯坦的邊境沖突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
塔利班與巴基斯坦的沖突并非偶然。雙方積怨已久,但塔利班此前一直保持克制,避免與巴基斯坦發生沖突。這是因為塔利班深知巴基斯坦對中國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中國不希望西部邊境發生任何沖突,因為這將對“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巴經濟走廊等重大項目造成不利影響。中國渴望的是穩定與和平。
經過與塔利班、俄羅斯和美國的接觸,塔利班對于我們這邊的態度顯然已經變得不再顧忌。這主要是因為,塔利班當前最迫切的訴求是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鑒于其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關系緊張,塔利班現在主要將努力方向轉向了中國和俄羅斯,期望首先獲得這兩個大國的認可。因此,我們的態度對塔利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過去,塔利班對我們的看法十分在意,同時,他們也在經濟發展方面積極尋求與我們的深入合作,以期擺脫當前的經濟困境。然而,近期塔利班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無疑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困擾。至于這背后是俄羅斯還是美國的影響力更大,目前尚難以明確判斷。
另一方面,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近日發表言論,強調了中國、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與印度在阿富汗問題上的互動是正確的做法,并特別指出印度通過中、俄、巴、伊四方會議參與阿富汗問題會談的重要性。這一言論令人似曾相識,回想起印度當初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的情景。
觀察印度在上合組織中的角色,我們不難發現俄羅斯拉攏印度加入的深層動機。隨著我們的實力不斷增強,俄羅斯顯然希望通過拉攏印度,以在上合組織中制衡我們的影響力。盡管近年來俄羅斯對上合組織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但回顧過去,其對該組織的態度曾一度冷淡,這不禁讓人對其真實意圖產生深思。
他過去真正關注的是兩個組織:集安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這沒錯吧?相比之下,上合組織在他眼中僅僅是個輔助角色,他并未將其視為重中之重。然而,時移世易,面臨困境的他不得不調整策略,這兩年,俄羅斯開始將上合組織與金磚國家組織視為打破外交僵局的關鍵。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印度在上合組織中的表現并不出色。盡管如此,俄羅斯現在正試圖將印度拉入關于阿富汗問題的四方會議機制。這一機制最初由中國、俄羅斯、美國和阿富汗新政府組成,然而,隨著塔利班取代阿富汗新政府,該機制的成員轉變為阿富汗周邊國家: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和伊朗,共同商討阿富汗問題。
按理來說,阿富汗問題與印度無直接關聯。但近年來,印度對中亞問題,尤其是阿富汗問題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在美國占領阿富汗期間,印度曾向阿富汗投入巨額資金。印度的意圖顯而易見:阿富汗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我們的西面,能為印度提供一些戰略上的便利;同時,阿富汗與印度共同夾擊巴基斯坦,這使得阿富汗對印度而言具有多重意義。因此,印度對阿富汗事務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忱。
我們還需警惕的是,印度這個國家,曾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擅長暗中動手,搞小動作。在提及某些方面試圖破壞中阿關系時,雖然多個國家都有可能,但我們應該著重考慮俄羅斯的問題。在這個復雜的國際棋局中,每一步都需要我們審慎思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為何我們需要著重考慮俄羅斯的問題?這主要源于俄羅斯在此方面所投入的巨大努力和顯著動作。由紹伊古率領的龐大代表團與塔利班展開深度合作,涵蓋了多個層面,顯示出俄羅斯在此領域的重大投入和明顯動向。
此外,關于當前的俄烏戰爭,隨著特朗普即將上任,戰爭可能即將走向終結。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方面的態度變化表明,雙方在談判中已達成重要共識。盡管戰場上的爭斗仍在繼續,但在談判取得顯著進展的背景下,這場戰爭預計不會持續太久。
戰爭結束后,俄羅斯雖未傷筋動骨,但也將因巨大消耗而被迫進行戰略收縮。在這一過程中,俄美矛盾有望緩和,因為戰略收縮意味著雙方接觸的減少。然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俄羅斯的戰略收縮可能導致其與我們的矛盾上升。
這是因為,俄羅斯的戰略收縮并非意味著完全退回本土、對外界置之不理。事實上,這場戰爭已經深刻改變了俄羅斯周邊的地緣政治格局。中亞、高加索地區以及敘利亞等地的變局,加之歐洲部分被北約包圍,使得俄羅斯周邊的安全環境急劇惡化。
因此,在戰略收縮的過程中,俄羅斯將更加重視周邊問題,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由于全球博弈和爭奪已超出其當前能力范圍,俄羅斯將更加注重周邊態勢,并在這一區域加大博弈力度。
中亞地區如今顯然處于分裂狀態,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當戰爭塵埃落定,俄羅斯必將調整其戰略重心,將有限的資源投向中亞,意圖收復那些曾經失去的地盤。這將是俄羅斯戰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這場俄烏戰爭中,我們與中亞國家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例如,我們與中亞的“1+5”會談,這一前所未有的機制,如今已逐漸成為年度例行活動。此外,中吉烏鐵路的建設更是為我們打開了向西發展的通道。
然而,俄羅斯在穩定周邊局勢的過程中,其主要博弈對手并非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而是我們。戰爭結束后,隨著俄羅斯的戰略收縮,俄美間的矛盾與沖突可能會逐漸緩和,而我們與俄羅斯之間的摩擦卻可能逐步升級。
特別是當我們修建了中吉烏鐵路,一帶一路倡議向西推進時,由于雙方經濟體量的巨大差異,俄羅斯在經濟層面難以與我們抗衡。這條鐵路的建成,將使我們沿著這條線路向西擴展,這無疑會大幅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我之前曾提到,作為相鄰的兩個大國,中俄之間的關系本質上就充滿了復雜性。目前看似和諧的雙邊關系,主要得益于美國的外部壓力。然而,隨著美國壓力的減輕,我們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將愈發凸顯。
在地緣政治的角逐中,我們與俄羅斯的爭奪將變得尤為激烈。我們尋求擴大勢力范圍和影響力,而這必然會觸及到俄羅斯的利益。這種沖突不僅關乎國家的眼前利益,更影響著各自國家未來的發展空間。
因此,在我們向西拓展的道路上,俄羅斯可能會成為一個重大的障礙。鑒于此,某些方面試圖破壞我們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時,俄羅斯的可能性不容忽視。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審慎應對這一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