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背叛婚姻了,離還是不離?#
在許多人心中,出軌并不是多么嚴重的過錯,比起家暴、離婚,出軌不過是在履行婚姻責任的同時,“順便”接觸一下其他異性,既沒有動搖婚姻的根基,又沒有對原配造成身體上的實質性傷害。
尤其是許多人壓根沒有打算離婚,只想通過出軌小小的娛樂、放松一下,就跟出去唱個歌、吃頓飯、旅個游差別不大,出去游樂玩耍不都是要花錢?反正最后還是會回歸家庭的,家里的主要財產也不會全花在第三者身上,當事人大部分的時間精力依然放在家庭里,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所以,對于很多人而言,出軌就是“開個小差”,心猿意馬一下,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這些人出軌前早就想好了,只要隱瞞功夫做到位,等爽完這一陣子,再神不知鬼不覺回到原配身邊,當作無事發生,能一輩子演戲瞞住原配,就無人受到傷害,家庭也沒有破壞,自己的欲望也得到紓解,可謂毫發無傷,皆大歡喜。
正因為如此,這些人才能有恃無恐地出軌。他們認定了只要足夠小心,就不會被原配發現,而且出軌還能讓他們減少對伴侶的怨氣,讓他們更有動力好好對待伴侶、補償伴侶,出軌甚至可以成為婚姻的調劑品,第三者又“哪里是妖孽,分明是祥瑞”。
打著這種算盤的人不在少數,那么他們的如意算盤可能成真嗎?出軌的人想瞞著另一半回歸家庭,這可能嗎?
出軌之后到底能不能神不知鬼不覺回歸家庭,不是當事人說了算的,甚至也不是原配說了算,而是要看出軌者回歸家庭都有哪些障礙,他們能不能解決、跨越這些障礙。
在很多人眼里,他們能看到的障礙無非就是防止被原配發現,只要能消除一切出軌的痕跡,把第三者拉黑、斷聯,把聊天記錄、轉賬記錄徹底毀掉,自己守口如瓶,何來障礙?
可他們沒有想過的是,雁過留聲、人過留痕,只要發生過的事情,一定會留有痕跡。
有些痕跡在表面,有些痕跡在心里,經歷過了出軌的人,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自己,他的心境思維都會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未必能讓他好好面對未來的婚姻。
具體來說,出軌之后,想要回歸家庭的人會面臨以下幾重障礙。
一重是現實層面的障礙,這種障礙來自于能否真的隱瞞住出軌的痕跡。
有這種想法的人會很自戀,認為一切盡在掌握,只要自己足夠小心,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讓出軌的一切痕跡消失于無形,就能瞞住伴侶。
這種想法有兩個漏洞。
第一個漏洞是人有失手、馬有失蹄,當事人以為可以消除所有痕跡,會不會有漏網之魚?
會不會某個痕跡忘了、或者根本無法消除,比如開房記錄,比如在銀行內部存檔的轉賬記錄?
更不用提現在各種黑科技發達,連格式化后的手機據說都能恢復所有記錄,表面上抹去的痕跡,真的能完全抹去?如果伴侶起了疑心下決心要查,真的能否蒙混過關?
第二個漏洞是,能否瞞住出軌的過往,不僅僅取決于出軌當事人自己,也取決于許多不可控的條件。
比如第三者會不會死纏爛打,會不會殺個回馬槍、向當事人索愛索財?比如其他的目擊者會不會無意中看到了出軌的事實,旁觀者無意中拍下的照片、視頻會不會暴露出軌?
如果現實層面的障礙都無法解決,原配發現了出軌的事實,必然會鬧得雞犬不寧,當事人的如意算盤自然落空。
另一重則是出軌后,當事人心理上發生的變化,這種心理的改變看不見摸不著,卻對關系的發展至關重要。
而心理的變化,又包括了以下這些部分。
01
愧疚感讓當事人的行為變形
無論出軌的人有多么理直氣壯,當發生出軌后,他多多少少都會對伴侶懷有愧疚感,他會知道自己畢竟背叛了婚姻的承諾,辜負了伴侶的信任,他一定會受到天然的良知上的譴責,否則他不至于偷偷摸摸,想要瞞著對方。
可是愧疚感又會帶來兩種防御機制。
有些人愧疚時,會想要對伴侶更好,加倍補償伴侶,來化解內心對自己的譴責。這種好剛開始可以讓家庭氛圍真的向好的方面發展,但這種“好”暗含著“雷”。
愧疚不是愛,愧疚的動力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關注點只在自己身上。
就算當事人因為愧疚,想要對伴侶更好,他也沒有真正看見伴侶真實的需求,他所謂的好只是“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因此他也無法給出真正的愛,他早已缺失了關系中最寶貴的“真誠”,在心中和對方豎起了高墻。
出軌者還會因為愧疚,對原配多了一些“包容”,他或許會因為自己犯過出軌這種極大的錯誤,而愿意包容伴侶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小不滿。
看起來,他們的關系變得和諧了,可這種包容并不是出于對伴侶的理解,而是一種隱形的交易:
我都對你這么寬容了,我那些過錯也不算什么了。
總有一天,當事人的耐受力達到了極限,這種表面上的包容也就難以為繼,甚至委屈感油然而生,反而滋生更多怨懟。
另一種防御機制,則是由于當事人出軌過,他時時刻刻承受著內心的煎熬,很可能產生應激反應。
雖然伴侶尚不知道他出軌,但天知地知他自己知道,便不可能當作無事發生。
他可能隨時擔憂事情敗露,總忍不住想象東窗事發時,伴侶會如何指責痛罵自己,婚姻破裂、身敗名裂,孩子和事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在這種焦慮和壓力之下,當事人極容易草木皆兵,變得易怒、煩躁不安、可能因為伴侶的某件小事便遷怒對方,莫名其妙勃然大怒。
如此,就算出軌的事情沒有被發現,兩人的關系也會走向衰敗。
02
疑心病讓信任崩塌
當一個人出軌之后還會全身而退,他除了會慶幸自己的幸運,驕傲自己的聰明,還往往產生一種后怕:我既然可以偷偷出軌,對方是不是也能如我這般?
當一個人做出了違背道德或情感承諾的行為,他的內心往往會啟動一種自我保護的防御方式——投射。
他開始將自己的過錯、不安和恐懼投射到他人身上,試圖通過懷疑或猜測對方的忠誠度來平衡自己內心的與不安。
同時他自己限于人格、道德和責任感的缺失,當婚姻中遇到問題,他只會通過向外尋找第三者飲鴆止渴,便自認為聰明地想象自己的伴侶也只會用這樣的方式,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還有什么方式能解決婚姻中的困頓、不滿和糾結。
他的懷疑,又會引發伴侶的反感,于是婚姻中最寶貴的信任,便被他撕碎了。
03
逃避讓矛盾隱藏更深
許多人會把出軌當作婚姻中最大的問題,認為只要出軌這件事解決了,當事人不再出軌了,婚姻中就沒有了障礙,兩人就又能濃情蜜意。
可我們只要看看周圍人們的婚姻便知道這種想法有多么天真。
不出軌的夫妻,一樣有天天吵架的,有冷暴力的,有互相挑剔指責的。
出軌只是癥狀之一,當婚姻有了病灶,有的人會選擇發脾氣,有的人會選擇不回家,有的人則是選擇了出軌。
出軌后偷偷回歸,表面的癥狀消失了,可疾病并沒有得到治療。就像咳嗽的人單純吃止咳藥并沒有用,還需要化痰、甚至要改善飲食、作息、調理脾胃,調節全身體質,才能避免以后再次生病。
出軌本來就是一種逃避,是內核虛弱的人無法直面關系中的問題,想通過向外尋解決心中的痛楚。
逃避后悄悄回來,那些關系中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以前你看不慣彼此的事情,現在依舊看不慣,以前你們會爭吵的點,現在依舊會爭吵,不同的是,由于出軌方“心懷鬼胎”,這些矛盾會被掩蓋得更深。
真正解決婚姻中的問題,需要的不是簡單地解決出軌這一行為,而是深入婚姻的肌理,去探究那些導致出軌發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溝通的缺失,可能是價值觀的分歧,也可能是個人成長的不同步。
04
破窗效應讓再次出軌變得容易
我們都聽說過,比起初次犯罪者,慣犯的比例更多,這就是破窗效應的體現。
破窗效應指的是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從而導致更多的不良行為。這里的“窗”可以理解為規則、秩序或底線,“破窗”則指的是這些規則或底線被打破。
一個從未出軌過的人,面對婚姻中的問題,可能出于對規則的遵循,盡量避免出軌,而是嘗試用科學、合情理的方式解決,可一個出過軌、嘗到過甜頭又沒有付出過任何代價的人,他的選擇會完全不同。
他剛回歸家庭時,或許也發自內心想要改邪歸正,重新做人。
可是當他在婚姻中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當他和伴侶話不投機半句多,當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婚姻中那些問題時,他很難不去回憶出軌的那段美好時光。
都知道飲鴆止渴不對,可是若找不到其他解渴的法子,渴死和毒死,很難說哪種方式更痛苦。
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出軌只有一次或零次”,婚外情確實會給婚姻中痛苦的人提供一個溫柔鄉,讓人沉溺其中不去面對現實,而出軌過的人,更是甚至其中的誘惑。當他終于抵抗不住誘惑,再次出軌之時,很難說是否還有那樣好的運氣,神不知鬼不覺又能全身而退了。
也就是說,出軌的人想瞞著伴侶偷偷回歸,想象起來很簡單,真正落地卻困難重重。
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類“狠人”。
他既有極強的反思能力,去思考婚姻中的問題到底是什么,自己存在哪些人格缺陷,又有極強的行動力,能對自己、對關系下狠手,不去選擇最簡單的路,而是去選擇那條看起來更難、更麻煩、但更有可能帶來長遠改變的道路。
他能夠壯士扼腕,果斷割舍掉那些誘惑和短期享樂,全心全意投入到修復婚姻的努力中。他明白,真正的回歸不是簡單的身體回家,而是心靈的回歸,是對伴侶的忠誠與承諾的重新確立。
他愿意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彌補過去的錯誤,去重建與伴侶之間的信任與情感紐帶,他更愿意去探索出自己人格上的陰影和缺陷,揪出心中真正的“鬼”,通過學習和成長,修補人格的裂痕。
這樣的人已經不再在乎是否能“瞞得住”伴侶了,他甚至有可能主動坦白自己的過錯,積極尋求伴侶、和專業機構的幫助,如心理咨詢或婚姻輔導,以確保自己能夠真正走出過去的陰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伴侶。只有這樣,他的回歸才有可能成為婚姻中的一次轉機,而不是又一次的傷害。
可見,出軌的人能否好好回歸家庭,跟他瞞天過海的本領沒有直接關系,他的自省、認知、和自我成長,才塑造了他后來的婚姻走向。
本文首發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